寸发标
八宝盘
九龙桶
九龙壶
黝黑,微胖,个头不高——其貌不扬的寸发标,举手投足间还带着农民的朴实诚恳,而头上却已戴上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桂冠。在中国,获得此桂冠的只有20人。
十几岁就随父辈挑着担子闯天下,一路敲敲打打,沿街卖艺,昔日的白族小银匠靠着天分、勤勉与机遇,不仅将祖辈传下来的手艺发扬光大,还将其推上了大雅之堂。
16岁挑起银匠担子
见到寸发标时,他刚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讲学归来。作为客座教授,他定期从云南到北京,为那些学工艺美术的孩子们上课。
每次上课都让寸发标很感慨。在他还是孩子的年代,做银器哪儿称得上是“工艺美术”啊?无非就是养家糊口的手艺。跟师傅学上两三年,然后走街串巷地卖艺,手艺人干的是辛苦而卑微的活计。寸发标就是这样度过了青少年时期。
出生于云南鹤庆银匠世家的寸发标,从小就对银器制作耳濡目染。然而,天资聪颖的他那时并不打算继承祖业,而想规规矩矩地读好书,将来出人头地。上中学时,他的美术天分就显露出来了。他随手勾勒的素描,让班主任老师不敢相信这出自一位少年之手。出于爱才之心,老师想方设法地给他找了个推荐上云南省艺术学院的名额。然而,这时他的母亲去世,使原本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父亲沉重地叹了口气说:“咱家上不起学,你就跟着我学做银器吧。”
从此,16岁的寸发标开始跟着父亲走村串寨,沿街卖艺。那时,使用银饰品的多是少数民族,他们大多居住在偏远的村寨。寸发标稚嫩的肩头挑着沉重的银匠担子,风里来,雨来去,足迹踏遍了云南、贵州、广西的村村寨寨。他边学边做边琢磨,又得到村里老艺人的悉心指点,渐渐领悟出门道来。
彝族的手镯、围腰链、领花,壮族的项圈、长命锁、衣角牌,以及傣族的银腰带、瑶族的银钮扣、佤族的耳环、苗族妇女那一头闪动耀眼的银饰……无论是哪个民族、哪种风格的银饰品,寸发标都做得有模有样,令人赞叹。
那时,经常有藏族商人到寸发标的家乡。寸发标最感叹的就是那些商人带来的银制品,连一个银碗盖上都有极为精巧繁复的花纹雕饰,而别人却说这只是最简单的银制品而已。
寸发标暗忖:“别看自己做了好几年银器,还带了徒弟,实际上也只是会些微末工夫而已。比起藏族人的手艺,那真是差得远。要学到真本事,还得到西藏去。”
那时,他已经结婚生子,到西藏就意味着抛妻别子,远离故土。更何况,西藏是个遥远苦寒之地,那里无亲无故,去了又将如何呢?
25岁的寸发标踌躇满志。他决心,趁年轻,心气还在,再艰苦也要到青藏高原走上一遭,学点儿名堂回来!
“寸银匠”扬名西藏
1987年,寸发标来到拉萨,开了间银器小作坊。人生地不熟,加之西藏的气候、饮食与云南完全不同,寸发标说:“那种苦没法形容。”
但是,寸发标一点儿也不后悔,因为到了拉萨,他才感到自己是多么渺小。他一有时间就流连于寺庙名胜,观察佛像雕刻的精微之处,壁画唐卡的色彩搭配,乃至宗教法器的形制,从中体会藏族工艺的高妙。
没有人教,全靠自己钻研,经过几十次地加工打造,寸发标终于琢磨出了如何制作银质佛像。因为藏族人信佛,这些银质佛像大受欢迎。此后,寸发标不断研究西藏的工艺特色和藏族人的审美心理,为寺庙制作了大量宗教用品。
由于工艺精湛、为人诚实,“寸银匠”的名声很快不胫而走。西藏自治区民政厅也因此聘请他为西藏福利企业总公司民族用品加工部经理。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寸发标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外国元首访问西藏的新闻。在和西藏自治区主席互换礼物时,外方送的是一个包装精美的小锦盒,而西藏方面送的是一条织有布达拉宫图案的藏式挂毯。寸发标心想,布达拉宫固然是西藏的标志性建筑,但挂毯体积大,携带不便,作为礼物并不合适。如果打制一个布达拉宫图案的金属纪念品,装在锦盒里,岂不很好?
想到这里,寸发标兴奋起来。第二天,他就研究起布达拉宫的图案,画了其正面、侧面的好几款设计图,并尝试用金属片打制、绘色。两个月后,半浮雕造型的彩色金属布达拉宫工艺品问世了。
不久后,西藏自治区代表团要出访美国,听闻“寸银匠”独具匠心的发明,就定制了20个彩色金属雕布达拉宫,作为西藏的形象礼品。此后,这个造型的工艺品不断被送给外国尊贵的客人收藏。西藏的工匠艺人也纷纷仿效这个图案,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工艺品。
一语惊醒梦中人
在西藏闯荡了几年,寸发标学到了精湛的手艺,但他自认“还没有摆脱多赚几文钱”的心态。直到有一天,一个陌生人一语点醒了他。
一天,寸发标在民族用品加工部上班时,来了个陌生的中年男人。这个人东瞧西转,并不言语。寸发标身在藏区,对周围的藏族人都很谦和,因此尽管不相识,仍客客气气地为他敬烟泡茶。想不到,这个人一连来了好几天,每次都是转转就走,也不说话。
到了第八天,那个陌生男人又来了。这次,他突然劈头说道:“寸师傅,信不信我今天要揍你?”寸发标大惊失色,同时无比纳罕,说:“虽然我不知道你的来历,可对你也很尊敬,你为什么要揍我?”
男人又问:“你做的这些佛像,你都明白是什么吗?”“当然知道啊!”寸发标就向那人指出哪个是宗喀巴大师,哪个是观世音菩萨,哪个是绿度母、白度母。
“你知道啥?我看你一样都不知道!”陌生男人仍厉声说,“你看你做事稀稀拉拉(意为马马虎虎)的,做的佛像随便一摊,有的就放在地上, 这像话吗?我们藏族人不像你,我们做佛像前都要洗手沐浴,要对佛恭恭敬敬的!”
一记当头棒喝,让寸发标有如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他马上拱手向那人恭敬地说道:“谢谢你!今天你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藏族人能做出那么精美的工艺品。原来你们是用一颗信仰和虔诚的心在做事!你就是我的老师!”
寸发标马上请这个“老师”吃饭。他感激地说:“我来了6年,你的这番话点醒了我,以后我也要告诫我的徒弟,要怀着虔诚的心做人做事。”
这之后,那个人再也没有出现过。寸发标向周围的人打听,谁也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直到现在,寸发标仍会想:“莫非这就是佛祖在冥冥之中点化我呢!”
回乡创业,创制九龙壶
自从寸发标在西藏闯出一片天地后,他家乡新华村的白族乡亲就纷纷沿着他的足迹而来。白族银匠们在拉萨街头,以前门店后作坊的形式,加工各种工艺品,并承揽制作了寺院的大量宗教用品,成为西藏制作金属工艺品的主流队伍。
到拉萨购买金属工艺品的游人或许并不清楚,这些打着“西藏文化”烙印,流传到尼泊尔、锡金、阿富汗等周边国家的工艺品,其实大多数出自云南鹤庆新华村的白族工匠之手。
1995年的时候,云南援藏干部任琴有一次在拉萨的八角街买了些金属工艺品送给家乡的朋友。朋友笑她:“你到拉萨,怎么买回的是我们云南人做的东西?”任琴不明就里,等她弄清楚拉萨原来有这么一群技艺不俗的白族工匠时,她决定找到这群工匠的带头人——寸发标,动员他回家乡创业。
任琴找到寸发标后,和他促膝长谈。“你这么好的手艺,应该为家乡做事。我在省里是搞宣传工作的,以后你做了好东西,我帮你宣传,好不好?”任琴语重心长地说。
寸发标动心了。8年的漂泊,对家人的思念,加之长期的高原生活带来的身体不适,让他起了归意。然而,他在西藏好不容易创下的事业又难以割舍,他决定留下徒弟,只身回乡创业。
回到新华村,寸发标又开起了小作坊,头几批货还是给西藏定做青稞酒壶。他思忖:“既然回来了,眼光就不能只盯着西藏、盯着少数民族,得做些大家喜闻乐见的东西。”他想啊想,突然灵光一现——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家乡鹤庆又是“龙潭之乡”,何不做龙的图案呢?他又记起评书里有“三盗九龙杯”的故事,立马想到了可以做九龙壶。
寸发标精心构思,画出了九龙壶的设计图,给当地的老艺人看。老艺人们说:“这图好是好,就怕你做不出来。”寸发标心一横:“不管怎样,我总要试一试。”
随后的两个月里,寸发标足不出户,反复地钻研、敲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千锤百炼,第一个银制九龙壶诞生了。
做好九龙壶的那天,寸发标在自家院子里爱不释手地清洗银壶。或许是阳光太强,照在银壶上反射出去,晃到了路人的眼。一个路人走进院子,对他说:“你这东西很不错啊!”“这东西花了我两个月时间,刚做出来,你是第一个见到的呢!”寸发标呵呵笑道。“卖多少钱呢?”那人问。“怎么也得六七千吧。”寸发标随口答道。想不到,身后马上传来了“嚓嚓”的数钱声。寸发标一看急了:“哎呀,这个东西以后是要卖的,可今天不行,我还要摆起来,看一看哪里要修改。”那人却执意要买,并自报家门:“我叫兰瑜,是县城里的医生,我买回去,你要看就上我家看嘛!”
寸发标见兰瑜如此欣赏自己的作品,是个知音,也就不再坚持。送兰瑜出门时,他开玩笑说:“我这壶配有8个杯,把壶里的水倒进杯里,是一滴不多、一滴不少呢!”兰瑜也笑了:“你这可就吹牛了!”过了半晌,寸发标接到兰瑜的电话,那边声音很大:“你怎么弄的啊?”他正想是不是壶出了什么问题,那边又激动地说:“真的是一滴不多、一滴不少啊,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这一下,连寸发标自己也懵了——因为他根本没计算过,也没试过,所谓“一滴不多、一滴不少”只是句玩笑话而已。
当晚,寸发标赶往兰瑜家,两人都兴奋异常,将一瓶茅台酒喝得精光。寸发标由此更相信,用心做事,必有天助。自古以来,那些巧夺天工的工艺品就是这样诞生的。
永守一颗虔敬之心
继九龙壶之后,寸发标又设计创制了九龙火锅、九龙桶、九龙烟筒等一系列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大受欢迎,还为寸发标赢得了广泛的声誉。人们渐渐不再把他当成一个手艺不错的银匠师傅,而是一位有着极高禀赋和创造力的工艺大师。他的作品越来越多地被收藏,并作为政府礼物馈赠给贵宾。
1998年,寸发标为敬献给江泽民主席的玉佛制作了银制支架;1999年,他设计的九龙壶获得国家专利,并被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2001年,他应邀为朝鲜领导人金正日打制了一套以金达莱花为图案的银制茶器;2004年,他打造的金钥匙,作为大理市政府赠送金庸“荣誉市民”的礼物;他还为成龙制作了纯银中华龙……
1999年6月,寸发标被授予“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称号,是云南13个受此称号的艺人中最年轻的。2003年12月,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成为中国享此殊荣的20人之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亲自到鹤庆为其授奖。
在寸发标的带动下,他的家乡新华村将银器制作产业越做越大,家家户户都传出“叮叮咚咚”悦耳的小锤敲击之声,新华村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随着名头越来越大,人们开始称呼寸发标为“寸大师”,但寸发标自己总忘不了当年西藏那位有缘人对他的当头棒喝:“要用一颗虔敬的心来做事。”如今,他还会时不时想起20多年前,自己在北京故宫看到那些前辈艺人留下来的珍贵工艺品而潸然泪下的情景。那穿越时空的杰作仿佛时刻在提醒他:将祖辈的技艺传承下去,用心、用灵魂去创作,为后代留下百世流芳的艺术品。(来源:中国民族报 记者:肖静芳)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