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物 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传承人物  
侗家最美的“月亮” ——记侗族刺绣传承人陈显月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11-09-22 21:47:46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吴育瑞 点击: 评论:0

 

陈显月


侗族宝宝银帽

    今年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贵州省锦屏县的侗族刺绣榜上有名,成为该县首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日,为了进一步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锦屏命名了19位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陈显月作为侗绣传承人名列其中。

    侗绣是刺绣的一种,是侗族人民一针一线在侗布上绣出来的,其风格自然、朴素、大方。侗绣中的精品当属北侗盘轴滚边绣,该绣种仅在锦屏县的平秋、石引、黄门等北部侗族群体中流传。据陈显月介绍,盘轴滚边绣是纯手工制作,历经作模、打面浆、粘布、拟模、贴面、镶边和绣花等数十道工序,制作一件完整的盘轴滚边绣精品往往要花一年的时间。

    陈显月于1964年出生于锦屏县平秋镇平秋村,外婆、母亲均是当地赫赫有名的侗绣能手。在陈显月12岁那年,体弱多病的父亲不幸去世,家里的负担全压在母亲身上,幼小的她不得不辍学回家,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挖田、砍柴、喂猪,她样样在行,闲暇之余她开始要母亲教她刺绣。短短两年时间,她就把母亲掌握的所有刺绣技能学会了。陈显月说:“对于侗家姑娘来说,学刺绣是没有专门老师的,靠的是一个人的模仿能力与悟性,以及勤问和勤练。”学完妈妈掌握的刺绣技能后,陈显月并不满足,开始向寨上的其他刺绣能手求教,学做侗家背带、绣花鞋、宝宝银帽等。出嫁后,陈显月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绣花针,并开始学习侗家土布的制作技艺。“侗绣都是绣在侗家自己制作的土布上,要想把侗绣绣好,布料也是关键。我们学织布的过程与中原地区不同,要从种植棉花开始,然后纺织棉纱,直至织成侗家粗布。”陈显月回想当年学艺的情景时,嘴边仍挂着淡淡的微笑,丝毫不觉得这个过程有什么辛苦。

    侗家小儿背带制作是最能反映绣女们技艺高低的作品,一块小小的侗家背带十分讲究,上面要有龙有凤,有蝴蝶有花朵。陈显月指着背带上特别漂亮的“圆”说:“这个圆代表太阳,黄线代表阳光的温暖,圆里面的花鸟、蝴蝶和鱼等代表自由快乐、吉祥如意和年年有余等意思。”据介绍,背带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绣女们要先把图案做成剪纸贴在背带上,然后再根据个人爱好,用不同色彩的丝线把这些图案绣在上面。制作一条较好的背带,往往需要花上一年半载的时间。据悉,陈显月除了是制作背带的能手,少女腰带、小腿包绑带、少女披肩、宝宝银帽及渚绫(侗家妇女盛装)等这些侗家民族特色刺绣工艺品,她都是行家里手。

    尤为珍贵的是,自上世纪80年代后,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愿意坚持学习刺绣的侗族姑娘越来越少,但陈显月在劳动之余,仍哼着侗歌,苦练刺绣,抒发着自己对人生的美好憧憬,盘轴滚边绣技艺日益成熟。1995年,陈显月在平秋镇上开了一家小店,从事侗家刺绣工艺品及侗家染织工艺品的经营,研究侗家刺绣成了她生活的主要内容。同时,她的小店也成了当地喜爱侗家刺绣的妇女们交流技艺、学习刺绣的场所。如今虽已人到中年,但陈显月仍十分热心侗绣的传承工作,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当地妇女。据悉,目前经她培训的人员已达80人次,并带出了6个徒弟,这里的侗乡人称其是“侗家最美的月亮”,既无私又亮丽。2010年10月,她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来源:中国文化报 记者:吴育瑞)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非遗文化 > 传承人物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