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物 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传承人物  
杨枝光:侗族芦笙守望者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16-02-29 22:34:1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何彬 点击: 评论:0

   

杨枝光在制作芦笙


杨枝光,1954年4月出生于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坪寨村,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家乡,制作侗族芦笙,因手艺出众,在湘黔桂三省的侗族村寨颇有名气。如今,杨枝光不仅在湘黔桂侗族地区比赛中屡屡获奖,而且每年要为广西、贵州及怀化市邻近的侗族群众制作芦笙200多个。2008年6月,侗族芦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枝光荣幸地成为侗族芦笙制作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杨枝光小时就对芦笙非常感兴趣,7岁就会吹奏芦笙了。从20岁开始,杨枝光跟他的叔叔学习制作芦笙。由于他善于钻研,勤于练习,只用3年时间就掌握了别人需要5年才能学会的技术。

  芦笙制作是一项十分繁琐的手工技艺。芦笙为侗族竹制吹管乐器,由笙斗、笙管、共鸣筒、簧屯、箍等部件组成。笙斗由木制呈葫芦瓜状,上接一段小竹管供含吹,竹制笙管分两排呈60—80度角插入笙斗,竹管在笙斗内安装铜质簧片,每根竹管均在按近笙斗处开1个音孔,再以篾片或麻线捆束。器具主要有大刀、小刀、钻子、钳子、锯子、熟铜、松香脂、锉子、十四管校音器等36种。根据芦笙吹奏的形式和表演手法的不同,芦笙共分为6种,传统芦笙共有3个音,12个调,如今,随着芦笙的不断发展和改进,芦笙发展到12管、14管、16管和18管。

  在通道县,每年都要举行侗族芦笙节活动,各寨芦笙乐队互相比赛、同时吹奏,十来支大型芦笙队相互争鸣,震撼山谷,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杨枝光不禁心潮澎湃,更加激起他对侗族芦笙的喜爱。

  在杨枝光的芦笙制作室里,四周堆满做好的芦笙及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用于制作芦笙的竹子。许多时候,他独自一人在这里享受着芦笙制作的乐趣。杨枝光说,制作芦笙,前后要经过采竹、晾干、做笙管、做笙斗、做共鸣筒、制簧片、点铅、校音等工序。材料选用皮薄、竹节长的“芦笙竹”,在每年农历十月以后至次年开春前采回,晾干备用。

  制作芦笙的关键是制簧片。簧片由铜制成,先炼铜,再打平成薄片,然后用锤在砧上反复敲平,直至把铜片打得极薄极匀,再用刀刻簧舌,将簧舌刻得极直,每一步都需要用耳朵反复听音,直到满意为止。在笙管底端开口处,装入簧片,芦笙发音部分总算制作完成。制簧片是一项极为精湛的技艺,往往都由经验丰富的师傅制作。一把芦笙做好了,工作并未完成,还必须将一队十几把乃至上百把芦笙的音调统一起来,这就是“校音”。这是决定一队芦笙是否能吹得好的最关键工序,只能由大师傅去完成。每批芦笙制作完成,杨枝光都要反复比对、试听,再用小刀极小心地刮薄或刮短簧舌进行调节,使一组芦笙的音调统一起来。

  如今,村寨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会吹奏和制作芦笙的人越来越少。杨枝光的两个儿子,一个当兵,一个打工,基本都不做芦笙。杨枝光曾经带过十多个徒弟,现在继续做芦笙的也只有四五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通道侗族自治县是“全国芦笙文化艺术之乡”。谈到侗族芦笙的制作与传承,杨枝光说:“侗寨离不开芦笙,我不能让这门手艺失传。”他希望侗寨的芦笙文化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发扬和传承,让侗族芦笙文化能够在侗族文艺殿堂里永远灿烂辉煌。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非遗文化 > 传承人物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