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猫河村非遗传承人李敏(左)正在传授刺绣技术。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宁 摄)
踏上雷山县猫猫河村的地界,把车子停好,漫步而行,不由得赞叹一声,这是今年最值得一来的地方。我还从未见过如此独特的村寨,这里使人感受到一份美丽的力量,这股力量弥漫在村寨里,暗潮涌动,欲喷薄而出,想展现它的激昂澎湃。
猫猫,勇敢而浪漫的苗族先民对老虎的称呼,让人闻风丧胆的猛兽、山林之王,在苗族人民的嘴里,只是一个“猫猫”而已,把凶猛变成优雅,这是先民独有的智慧。至于“河”,我问了身边的村民,他表示,“村里没有大河,想必是寨子下面那条小河沟,老虎能一跳而过的一条大沟。”我正在想这“河”是苗族先民的夸张形容,还是另有原委,他紧接着补充了一句:“也许几百年前有大河也不一定。”我们相视一笑。
猫猫河,口里轻声念着这个名字,霎时间感觉这片土地可爱起来。让人愿意去感受一番,沉浸其中。
这个距离雷山县仅2.5公里的小村,依山而建,坐落于猫猫河谷的半山腰,共600余人,是一个苗族聚居的地方,2020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我们去的那天,是冬日里难得的暖阳天气,时值黄昏,没有多少游客。安静、整洁,这是人们如今对大多数村寨的基本要求,猫猫河自然也不例外。寨内有两个停车场,沿着一条水泥公路徒步而上,放松心情,悠闲地观赏着小寨的模样。苗寨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游览变成一场攀登,走到半山腰时,停下脚步,回首望去。闯进眼帘的首先是对面山坡上茂密的松树林,挺拔俊秀。山脚下是村寨各家各户的稻田,千百年来寨民们安身立命之本,如今稻谷已收割完毕,田里还留水养着田鱼。山风徐来,心旷神怡,夕阳映照,波光粼粼,如诗如画。朋友告诉我,全国文明县城——雷山县就在对面那片山林的后面,我大感意外,一座美丽的城镇,就这样被大山悄悄地遮掩着。这么短的直线距离,一点都没让人发现,美丽的事物,是否总需要历尽辛苦,才能感受得到?
我们走进村委会办公室,村支书简单介绍着村寨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我们照例问了问村寨获得的荣誉,他微笑着打开了旁边那扇门,阳光随着他一起淌进房子,照在对面的墙上,我一时间看不清这无数的奖牌,耀眼的光映得我的眼睛发痛。这些牌匾,有中央文明委颁发的“全国文明村镇”,有全国绿化委员会颁发的“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有国家计生委颁发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等等。年轻干练的村支书历数着每一块牌匾的来历,以及为之付出的艰辛,介绍着村寨依靠党支部、团组织、本土企业、致富能人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措施,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无数人在辛勤付出,让人动容。猫猫河的村支书、团支部书记余晓成,多年来辛苦工作,获2018年雷山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先进会员、团省委“青年先锋大讲习”讲习员、2019年度雷山青年协会“优秀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称号;余武,创办雷山县猫猫河蝴蝶苗绣体验馆,把苗绣产品的独特魅力和原汁原味的苗寨风情融合在一起,热情接待着每一位游客;李江富,一位本不是猫猫河村的90后诗人、网络作家,把事业的重心和猫猫河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连续推动了三届猫猫河征文大赛,不遗余力宣传这个美丽的苗寨。正是这么一群人,用他们的力量让猫猫河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我知道猫猫河村早在数年前就组织了苗绣培训,把苗绣列为村级重要产业来做,积极引进“宋庆龄基金会”等项目,开展培训,发展民族特色产业,涌现了非遗传承人任永敏等一批优秀的绣娘,带领苗族妇女同胞共同致富。截至今天,猫猫河村已连续举办了数届“苗绣节”,手工刺绣产业已初具规模,并与文化创意、乡村体验游有机结合,苗绣已成为猫猫河的一张文化名片。
从村委会出来,前面民居上张贴的宣传板吸引了我的注意,走近一看,竟然是一份制作精美的牌子,上面写着“遇见猫猫河,遇见你”几个大字,下面是一首以猫猫河为主题的诗歌,读了几句,隽永有趣,内容引人入胜。我一下子来了兴趣,读完还感觉意犹未尽,四下寻找着类似的牌子,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很多房屋都张贴有这种牌子,现代工艺制作的诗歌宣传牌,和传统的木屋完美融合在一起,一切都显得那么协调。我一面面读过去,在日落的黄昏中,我的影子被时间拉长。我感受到一个叫“叶子”的作者“用整个秋天去了一趟猫猫河”的执着,感受到杨天宇“我已渗透了你的模样”的自信,也感受到王海清“去奔赴一场爱或美的邀约”的期待。诗歌,让猫猫河迸发出一股美丽的力量来,这是独特的馈赠,仅给予猫猫河村和所有来过、爱过它的人。
诗歌维系着这个普通苗寨的尊严。在古树环绕的芦笙场,我听说了他们八月份在这里组织了一场“苗绣+诗歌”文创研讨会,不禁心向往之。我在这里驻足良久,仿佛看到一伙年轻人围坐在古树下,大声吟诵着他们青春的诗句,畅谈着家乡的发展前景,每一首诗歌都使人心潮澎湃,每一个发言都让人热血沸腾。在这里,一股美丽的力量持续漫延,深入人心。诗,不在远方,就在我们身边,就在这个小小的村落里。
一个担着蔬菜的村民从我面前经过,已是初冬的季节,而他只穿着薄薄的外衣,手臂的肌肉鼓出来,黝黑的肤色显示出他的强健,岁月虽然在他的眼角刻下痕迹,却掩盖不了他的笑容,也许是刚从田地里劳作回来,浑身还散发出热气。我们拉着他在路边摆门子,聊村寨的风光,聊以后的发展,他侃侃而谈,豁达而乐观,淳朴又直率。天色渐晚,他邀请我们到他家去喝酒,我虽然意动,但因我们人多,只能作罢。我忘记问他的名字,但却深知他就是我们农村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无数优秀的个体,会成就我们的未来。
今天,猫猫河村的这群人,振奋精神,拼尽全力,用产业、用诗歌、用情怀,持续经营着这一方土地。在他们的身上,有一股力量正在酝酿、在漫延。这股力量生出了韵律,悄悄传递到客人倚坐过的吊脚楼旁,传递到广场繁茂的马尾松下,传递到旷野金黄的稻田上,传递到长桌宴上苗家姑娘的歌喉中,传递到无数游客的相机快门里。它好似有了形态,这形态无疑是美丽的,这美丽的力量流淌到村寨的每一个角落,让猫猫河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让整个苗寨熠熠生辉。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