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江加走木偶头雕刻非遗传承人黄雪玲在工作室雕刻木偶。 吴冠标 摄
中新网泉州1月14日电 (孙虹吴冠标)“‘五福钟馗’是传统木偶头形象,有着镇宅、辟邪、保平安的作用。之前有次聚会,大家谈到既然钟馗像放家中可辟邪,那也可以放车上,做成车载香水也不错。”“江加走木偶头”第四代传承人黄雪玲如是解释作品《五福钟馗车载香水》的灵感由来。
在近日举办的“润物无声”泉州文创旅游商品设计创作大赛中,黄雪玲的作品从300多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金奖和5万元人民币奖金。在她看来,这不仅是对其跨界尝试的莫大鼓励,或将是“江加走木偶头”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开始。
木偶,古称傀儡,是一种“刻木为偶,操偶作戏”的艺术。传承久远的泉州木偶头雕刻刀法洗练精确、粉彩工艺水平极高。早在明清时期,泉州已有专为傀儡戏班制作木偶头的专业作坊。民国初期诞生的木偶雕刻大师江加走,被国际木偶界誉为“木偶之父”,其作品更是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已臻出神入化之境。
黄雪玲(中)获得“润物无声”泉州文创旅游商品设计创作大赛金奖。 钟欣 摄
作为泉州江加走木偶头雕刻技艺传承人,黄雪玲和姐姐黄紫燕都师从父亲——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黄义罗。同为“70后”的两姐妹,从默默制作木偶头的手工匠人,转变为热心的非遗文化传播者。
“我的主业还是在对木偶头手艺的传承上。”黄雪玲告诉记者,即便没有客人定制,我和母亲、姐姐都在不断地雕刻新的木偶头,在技艺上精益求精,在推广上尽力尝试。
2015年,父亲黄义罗去世后,黄雪玲更觉重责在身。几年来,她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开设体验课程,让更多人接触、了解传统木偶文化;她走进校园,为高校、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学生们讲课,由浅入深地传播江加走木偶雕刻技艺……
为了让舞台上的木偶艺术更接地气,让非遗技艺成为“国潮”,黄雪玲和徒弟、助手组成了小团队,共同研发了作品《五福钟馗车载香水》。“整件作品以简约大方的葫芦为形,考虑到原本的钟馗形象过于凶悍,我们把他设计得卡通化一些,以提高消费者的接受度。”黄雪玲说,为了参赛而制作的钟馗偶头车载香水使用了3D打印技术,目前还不够完善,算不上一个完整的作品,尤其是要推向市场的话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让更多人知道泉州有木偶头制作这么一项传统手艺,这就够了。我做的一切无非是埋下一颗颗种子,相信未来总会发芽的。”黄雪玲如是说。
钟馗偶头车载香水并不是黄雪玲尝试创新的第一次。“现在非遗技艺传承大多面临着失传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是因为这些手艺、技术太老,没有新的东西注入。”在黄雪玲看来,新兴事物与传统手艺并不冲突,在传统手艺传承的同时,创新的市场可以养活老的传统。
在开工作室的几年时间里,黄雪玲一直在尝试制作木偶头的牙签盒、杯垫、挂饰等文创产品。“一来可以产生效益,二来可以吸引年轻人关注、学习传统手艺。”
作品《五福钟馗车载香水》。 钟欣 摄
“有市场,才有人愿意来学习与传承,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她笑着说,生产出传统手艺的衍生品,让大家关注了,大家就会来寻找产品的源头,传统手艺才能生生不息。“木偶头的形象太多了,它可以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更希望它不仅仅是一个摆在柜子里观赏的物品,而是融入于生活之中,能拿在手上、用在杯子上、汤匙上等等,延伸性和作用性对我们未来的传承很重要。”
对于此次获奖,黄雪玲坦言是“意料之外”。“钟馗偶头车载香水虽然花费了我们很多精力,但还不算尽善尽美,能够获奖我觉得更归功于‘非遗’的魅力,以及传统文化变‘潮’的大环境。我希望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而不是一个结束。”(完)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