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的民族,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千多年前的炎黄传说时代。
他们没有文字,没有史书,便用针作笔,用彩线为墨,把民族的风风雨雨绣在衣裙上,把几千年的历史用刺绣记录下来。他们,被学者称为“把历史穿在身上的民族”。而苗绣,便成了苗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贵州省黔东南居住着大量的苗族同胞,他们创造了不同样式、风格的服饰。苗绣是苗族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也是苗族女性文化的代表。她们的服饰有便装与盛装之分,平日着便装,在节日或重大活动时着盛装,无论服装还是头饰,工艺复杂,做工精细。
生活在清水江畔的台江县施洞镇、施秉县马号镇一带的苗族同胞,他们的刺绣以破线绣独具特色。破线绣,就是将一根丝线破成6-8根来进行刺绣,更精细的可以破成16根,其难度可想而知。破线绣针脚细密,匀称、光滑,锁边整齐圆润,图案主题突出,纹样内涵丰富,构图饱满。其刺绣的题材广泛,主要以动物和人物为中心,辅以藤蔓、花草、果实等纹样为点缀。这种绣法往往用于绣嫁衣、庆典盛装,完成一套精美破线绣嫁衣,大概要4-5年时间。
苗族刺绣另一特色是借助色彩的运用、图案的搭配,达到视觉上的多维空间。史书上有过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记载。施秉县双井、马号苗族盛装的绣片用深红、桔红、天蓝色等刺绣而成。红色大量用于主题花纹上,形成大片色块,再以其它色补边,再由黑色底布衬托。使整个画面十分鲜明和谐,立体感、层次感极强。
刺绣,是苗族妇女的特长。在过去,苗族的小女孩从四五岁就开始学习绣花,刺绣手艺是由祖母传给母亲,母亲传给女儿,世世代代的传承,从五岁到七十五岁,刺绣伴随着每个苗族妇女的一生。
苗族刺绣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刺绣的图案上。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纹样都有一个来历或传说,都深含民族的文化,都是民族情感的表达,是苗族历史与生活的展示。因此,很多苗绣作品都具有技术高超、造型奇特、想象丰富、色调强烈、风格古朴的特点。各种美丽古朴的纹样,赋予了苗绣与众不同的的灵气。苗绣的细腻,就体现于它繁复的工艺中。
只要亲眼见过苗绣,就会难以忘怀它的美丽。针与彩线的相遇成就了苗绣的辉煌,针与布帛的交锋深深镌刻了一个民族的历史。
原标题:《【非遗贵州】藏在锦绣中的旧时光》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