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非遗动态  
新春走基层丨传统非遗扮靓贵州苗乡新春游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1-27 14:01:37 来源:新华网 作者:骆飞 点击: 评论:0

  连日气温回升,为新春出游的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心情。春节长假,地处乌江源百里画廊的化屋村游人如织,行走在绿水青山之间,人们提前开启了“踏春模式”。

  在化屋村同心广场的舞台上,身着节日盛装的“歪梳苗”妇女们载歌载舞,对唱山歌、跳芦笙舞。欢快的节奏,优美的曲调,吸引进村旅游的游客驻足观看。

  1月25日,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同心广场,苗族村民为游客表演民俗歌舞。新华社发(史开心摄)

  舞台上的演员几乎都是化屋村的苗族村民,这几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他们纷纷参与其中,把世代传承的非遗文化搬上舞台,将刺绣、纺线等司空见惯的生活日常融入舞台表演,为游客带来别具特色的文化大餐。

  这几天,参与表演的苗族妇女何兰每天都有固定场次的表演,尽管跳了很多次,但每次走上舞台,她都表演得很认真。“以前唱山歌只有本村本族的人在一起,现在很多游客慕名而来,越来越多人了解并喜欢‘歪梳苗’的传统文化。”何兰高兴地说,很多人不一定能听得懂苗语,这反而成为乡村旅游的特色。

  1月25日,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同心广场,苗族村民跳起芦笙舞。新华社发(史开心摄)

  化屋村位于贵州乌蒙山腹地的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是苗语音译,意思是“悬崖下的村寨”,这里自然景观雄奇险峻、民族风情浓郁。苗族刺绣、蜡染是当地人世代传承的非遗文化,对唱山歌、吹芦笙是他们逢年过节的传统庆祝方式。

  如今,随着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已经脱贫的化屋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昔日藏在深山中的传统非遗逐渐成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最大亮点。

  苗族村民赵玉学开起了农家乐,尽管不是大厨,但他也有自己的拿手菜。手工黄粑、散养土鸡,成了他家热卖的食物。“很多游客进村就是想品尝特色,我家的菜虽然很‘土’,但很受大家喜爱。”赵玉学说。

  过去,赵玉学夫妇俩在外打工,如今参与乡村旅游发展,他们在“家门口”也找到了致富门道。距离赵玉学家不远处的“化屋村非遗工坊”内,身着民族服装的“歪梳苗”妇女正在刺绣。

  展示区内,除了传统的民族服饰外,还有不少文创产品,如刺绣抱枕、布艺台灯等,“跨界融合”让人眼前一亮。“对传统苗绣技艺改良,提升设计感,与当前市场需求有机结合,才能拓展更广阔的消费市场。”工坊负责人杨文丽说。

  在村里观光的汪明学来自贵阳,他和家人自驾到化屋村。“这里离家近,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很适合休闲游。”他说,极具“歪梳苗”特色的歌舞表演、苗绣文创等,使得游览的内容更丰富。

  兔年春节,立足美丽自然山水主打特色民族文化牌,用传统非遗扮靓乡村新春游,是黔西市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举措。“突出非遗特色,让乡村旅游更有内涵和看点,把本地民族文化融入旅游经济发展能打破同质化发展,增强乡村旅游的竞争力。”黔西市文体广电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记者骆飞)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非遗文化 > 非遗动态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