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讯 修文县六广镇龙窝村苗族狩猎技艺,是当地苗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通过不断实践摸索,总结形成的、拥有自身独特技艺特点的一种狩猎方式。
近代以来,充满智慧的当地苗族同胞,为增加肉食来源,提高生活质量,长期观察实践,充分利用野鸡和鸟类的自然习性,配合自己制作的围子、套杆等工具,进行狩猎,其成功率较高,对环境不产生污染。
据资料表明,远古时代的世界各地,许多民族都具有悠久的狩猎史。因狩猎者常常困惑于遭逢猎物的种种机遇,并将能否打到猎物视为是神灵的恩赐或惩罚。再加上受一些原始图腾思维观念的支配和影响,从目前许多禁忌的习俗存在来看,不言而喻,这是人与动物之间的一种较量与搏弈。这项古老的谋生技能,甚至比农耕种植更为原始,而持续的年代更为久远。当时,人类的食物全部都靠采集野果、狩猎、捕捞鱼虾获得。
说起中国古代的狩猎活动,最熟悉的莫过于在清朝一年一度的“木兰秋狝”。它是康熙皇帝在平叛“三藩之乱”过程中,开创的又一杰作,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醒后世子孙,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练好骑射武功,才有资本维护自己的统治。同时,狩猎成为军事演习、保护农田及部落之间的娱乐和消遣,亦是对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种传承与载体。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说的就是捕猎者不可缺少的帮手有狗,猎物有鸟、兔,借助的工具有弓箭、刀、枪、弩、矛等。在捕捉飞禽时,一般狩猎者大多遵循“谁道群生性命微,哺雏觅食展翅飞。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唐朝白居易诗)因为,春天正值鸟儿们在产卵,如果此时打死了一只正在外出觅食的鸟,则有可能意味着那一窝嗷嗷待哺的幼雏,由于没有母鸟的照顾而死亡,其罪过是很大的,且容易造成生态链的不平衡。这种朴素的自然生态观,至今,对人们仍具有一定的教益。
由于狩猎者对所收获实物的控制力较低,或出现归属之类的纠纷,所以,渐渐地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则,于是,就有了“隔山打鸟,见者有份”这样的一句歇后语。
猎人一般都比较热情、厚道,并遵守一条古老传统的规矩,无论相互间是否认识,只要你跟着跑上一趟,或行路中碰到获得猎物时,狩猎者一定要分给对方一部分。如果你不好意思而客气推脱,便会盛情地邀请至家中,喝上几盅酒。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六广镇龙窝村苗族传统狩猎技艺,源自清朝初期,修文作为水西安氏管理的“水外六目”之地,鄂尔泰在平定安氏的统治后,实行“改土归流”。苗族一系的青苗支系,进入六广龙窝一带居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技艺。六广镇龙窝村苗族传统狩猎技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六广镇龙窝村是一个山地村,属于岩溶地形中的典型山地河谷地形,多为石灰岩山体,土壤为黄壤。气候上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134毫米,植被为落叶阔叶林与针叶林混交林。同时又是一个苗汉杂居的自然村,居住人口均为农民,苗族占多数;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以种植水稻和旱地作物包谷、油菜、烤烟等为主。交通上,有一村级公路与修文至六广乡级公路相通。
在历史岁月和计划经济年代,当地苗族同胞日常生活中由于肉食较少,狩猎成了他们一个重要的肉食来源。因此,狩猎成了一种生活的必须技能,传承至今。
抓捕野鸡,是青苗同胞的一种生产生活技能,它主要通过训养媒鸡,利用野鸡中的公鸡,在交配季节有抢占地盘的习性,进行捕捉。
捕捉时先修一围子,必须选一处山林较密、有一块较平的空地,先用竹子搭成一个竹架的圆圈,大约2个平方,用草进行伪装,竹架上盖草,面对空地之处留一个洞,便于狩猎者从里面观察,并捕捉飞来的野鸡。
围子搭好后,人藏在围子中,用线将训好的媒鸡系在围子上,让其鸣叫,引来山上的野鸡,此时,躲在围子中的人用捉鸟杆将其捉住。
随着人口的增长,特别是过去因滥伐森林和无序滥捕,野生动物的数量已急剧减少。如今,国家加强了注重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一些古旧的传统围猎习俗也随之被人们谈忘而刀枪入库。大部分尘封已久的乡村记忆,至今仍残存在老一辈人那沉睡的脑海绉褶里,而永远定格。然而,这些陈年旧事,却在潜意识中,似乎还在默默地向人们述说着什么……
由于社会发展,科技振兴,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已经能通过养鸡、养猪,购买等方式获得肉食,此项技艺没有了用武之地。国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不允许对野生动物进行捕捉,但它作为一种传统的生产生活技艺、一种民族技艺、一种珍贵的遗产记忆,值得我们对其进行保护、记录。(江跃华)
统筹:刘禹涵
责编:王琪
近代以来,充满智慧的当地苗族同胞,为增加肉食来源,提高生活质量,长期观察实践,充分利用野鸡和鸟类的自然习性,配合自己制作的围子、套杆等工具,进行狩猎,其成功率较高,对环境不产生污染。
据资料表明,远古时代的世界各地,许多民族都具有悠久的狩猎史。因狩猎者常常困惑于遭逢猎物的种种机遇,并将能否打到猎物视为是神灵的恩赐或惩罚。再加上受一些原始图腾思维观念的支配和影响,从目前许多禁忌的习俗存在来看,不言而喻,这是人与动物之间的一种较量与搏弈。这项古老的谋生技能,甚至比农耕种植更为原始,而持续的年代更为久远。当时,人类的食物全部都靠采集野果、狩猎、捕捞鱼虾获得。
说起中国古代的狩猎活动,最熟悉的莫过于在清朝一年一度的“木兰秋狝”。它是康熙皇帝在平叛“三藩之乱”过程中,开创的又一杰作,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醒后世子孙,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练好骑射武功,才有资本维护自己的统治。同时,狩猎成为军事演习、保护农田及部落之间的娱乐和消遣,亦是对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种传承与载体。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说的就是捕猎者不可缺少的帮手有狗,猎物有鸟、兔,借助的工具有弓箭、刀、枪、弩、矛等。在捕捉飞禽时,一般狩猎者大多遵循“谁道群生性命微,哺雏觅食展翅飞。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唐朝白居易诗)因为,春天正值鸟儿们在产卵,如果此时打死了一只正在外出觅食的鸟,则有可能意味着那一窝嗷嗷待哺的幼雏,由于没有母鸟的照顾而死亡,其罪过是很大的,且容易造成生态链的不平衡。这种朴素的自然生态观,至今,对人们仍具有一定的教益。
由于狩猎者对所收获实物的控制力较低,或出现归属之类的纠纷,所以,渐渐地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则,于是,就有了“隔山打鸟,见者有份”这样的一句歇后语。
猎人一般都比较热情、厚道,并遵守一条古老传统的规矩,无论相互间是否认识,只要你跟着跑上一趟,或行路中碰到获得猎物时,狩猎者一定要分给对方一部分。如果你不好意思而客气推脱,便会盛情地邀请至家中,喝上几盅酒。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六广镇龙窝村苗族传统狩猎技艺,源自清朝初期,修文作为水西安氏管理的“水外六目”之地,鄂尔泰在平定安氏的统治后,实行“改土归流”。苗族一系的青苗支系,进入六广龙窝一带居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技艺。六广镇龙窝村苗族传统狩猎技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六广镇龙窝村是一个山地村,属于岩溶地形中的典型山地河谷地形,多为石灰岩山体,土壤为黄壤。气候上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134毫米,植被为落叶阔叶林与针叶林混交林。同时又是一个苗汉杂居的自然村,居住人口均为农民,苗族占多数;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以种植水稻和旱地作物包谷、油菜、烤烟等为主。交通上,有一村级公路与修文至六广乡级公路相通。
在历史岁月和计划经济年代,当地苗族同胞日常生活中由于肉食较少,狩猎成了他们一个重要的肉食来源。因此,狩猎成了一种生活的必须技能,传承至今。
抓捕野鸡,是青苗同胞的一种生产生活技能,它主要通过训养媒鸡,利用野鸡中的公鸡,在交配季节有抢占地盘的习性,进行捕捉。
捕捉时先修一围子,必须选一处山林较密、有一块较平的空地,先用竹子搭成一个竹架的圆圈,大约2个平方,用草进行伪装,竹架上盖草,面对空地之处留一个洞,便于狩猎者从里面观察,并捕捉飞来的野鸡。
围子搭好后,人藏在围子中,用线将训好的媒鸡系在围子上,让其鸣叫,引来山上的野鸡,此时,躲在围子中的人用捉鸟杆将其捉住。
随着人口的增长,特别是过去因滥伐森林和无序滥捕,野生动物的数量已急剧减少。如今,国家加强了注重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一些古旧的传统围猎习俗也随之被人们谈忘而刀枪入库。大部分尘封已久的乡村记忆,至今仍残存在老一辈人那沉睡的脑海绉褶里,而永远定格。然而,这些陈年旧事,却在潜意识中,似乎还在默默地向人们述说着什么……
由于社会发展,科技振兴,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已经能通过养鸡、养猪,购买等方式获得肉食,此项技艺没有了用武之地。国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不允许对野生动物进行捕捉,但它作为一种传统的生产生活技艺、一种民族技艺、一种珍贵的遗产记忆,值得我们对其进行保护、记录。(江跃华)
统筹:刘禹涵
责编:王琪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