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10月2日电(新华社记者骆飞)国庆黄金周,2016年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现场吸引了不少观众参观。来自贵州的非遗传承人一展手上绝活,指尖上巧做精美民族工艺品的同时,也传递出可贵的“匠人精神”。
2日一大早,“民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区就迎来了不少市民。尽管已是展会的最后一天,但观展的群众仍络绎不绝。
喧闹的展厅内,52岁的高光友独自安静地制作磨漆画。作为贵州大方漆器的第四代传人,他人生最好的年华都凝结在了其中。
距今有600多年历史的大方漆器,曾与贵州茅台酒、玉屏箫笛并称“贵州三宝”。其工艺精良,但工序繁复。高光友说,从生漆收割、胎坯制作到漆器形成,制作一件漆器要经历50多道工序和80多个生产环节,绝大部分靠手完成。
“做精品没什么技巧,全凭耐心和坚持。完成一道工序,有时一坐就是一天,没耐心根本坚持不了。”高光友说,检验漆器工艺好坏,就靠手和眼,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训练,才能看出门道。
在一块约60平方厘米的黑漆木板上,高光友一手拿着镊子将碾碎的蛋壳粘贴在用笔涂绘的地方,一手不断调整木板的位置,确保如沙粒大小的蛋壳分毫不差地与线条叠合。
高光友说,做人做事都一样,切忌浮躁。手上功夫的区别就在毫厘之间,半点马虎都刻在工艺品上,必须耐心细致。“艺术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熟能生巧,还需厚积薄发、坚持不懈,根基才坚实。”
谈到功底,高光友停下手中的工作,指着黑漆木板说:“这是经过几十次反复上漆、打磨、补漆、风干而得,色泽和手感都很细腻,这是坚守的结果。但用来作画,是一种创新。拓展了漆器的使用,给其注入了新活力。”
的确,古老的技艺需要坚守,还需要创新。对此,正在展示古法造纸技艺的罗成颇有感触。今年24岁的他来自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当地古法造纸的技艺传承了上千年。
“古法造纸一般要经过10多道工序,每一步都有不同的要求。例如抄纸,对力度要求很高,用力过猛或不足都会影响纸的品质,需要反复训练。”他说,“但守着技艺固步自封只能落后,还需要了解时代的需求,因此我们大胆创新,把纸做成了灯罩、笔记本、书签等,很受欢迎。”
正如人们在“民博会”现场看到那样,民族民间工艺灿烂多彩,其工艺技法也千差万别,但却有着共同的价值标准和精神追求,那就是精湛技艺与艺术美感中包含的对事业的热爱、对传统的坚守、对传承的耐心以及对理念的创新等所化成的“匠人精神”。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