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非遗动态  
品牌 让贵州非遗“活”在当下“火”在市场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10-30 02:15:39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彭芳蓉 点击: 评论:0

 

  杨成兰教孩子们染布。

 

  “王的手创”团队对绣娘进行设计培训。

 

  开展非遗研学活动。

 

  “匠·生万物”设计产品。

 

  非遗文创产品中的苗绣技法。

 

  9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贵州省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促进条例》9月1日正式实施。两个文件释放出的信号,是贵州对非遗保护一如既往的高度重视,更是日益清晰的发展思路。

  过去数十年间,贵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别是非遗手工艺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上经历了漫长的探索。从最初通过抢救性保护等方式,最大限度留存了濒临失传的文化和手艺;到近几年来,以生产性保护为手段,培养非遗传承人,助推非遗活态传承,培养出一批非遗文旅作坊、企业;再到2021年,贵州提出“苗绣产业化”,非遗产业化的时代也已然到来。品牌化、产业化、时尚化、国际化的端倪,让长期深耕于这一领域的从业者信心大增。

  放眼全国,越来越多的品牌与非遗建立了良性互促关系,很多品牌为非遗而生。近观贵州,在一批老牌企业示范带动的同时,高校、中小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各方力量也都在品牌之路上不断摸索。一个个品牌的诞生,正如一块块拼图,拼凑出贵州非遗在当今时代的生长图景。

  品牌引领早现端倪

  随着非遗的保护传承,当苗绣纹样、蜡染服饰被贴上价格标签和品牌LOGO时,便意味着藏于深山的传统手工艺品已经变成商品,进入到市场化的语境,参与到范围更广的商业竞争中。在贵州,这样的品牌意识觉醒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发生。

  1989年,贵州黔粹行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立,董事长付国艳怀揣着民族手工艺品之梦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30多年。随着贵州旅游业的兴盛,“黔粹行”这一品牌在旅游商品中渐行渐稳。独具匠心的服装和饰品成为游客青睐的旅游商品,也随着旅游推介会等外宣活动走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成为外界了解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具象载体。

  如今,“黔粹行”产品所覆盖的非遗品类涉及蜡染、苗绣、马尾绣、银饰、土布等类别,产品多达上万件,相关发明专利15项,版权86项。品牌开发的“枫蝶梦”系列蜡染真丝围巾、马尾绣手工土布包等已成为引领贵州民族工艺品潮流的时尚新品。在贵州天河潭风景区,还设有以民族手工为主题,集酒店、茶楼、卖场于一体的黔粹行综合项目。2019年,在国庆70周年贵州代表团的“多彩贵州”彩车上,群众代表所穿的民族服装就是由“黔粹行”设计制作的。

  在贵州,凭借非遗的独特性树立品牌的企业并不鲜见。

  2000年,已与贵州少数民族工艺品和旅游商品打了多年交道的杨成勇,放弃在美国的生活回到贵州,成立了“黔艺宝”品牌,此后,又用2年时间开发了全国首项苗族手工“装框银饰”。这一设计不仅让他一举拿下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金奖,更让“黔艺宝”这一品牌一炮打响。

  2006年和2008年,又有两个银饰品牌诞生,分别是“太阳鼓”和“祥纹”,前者致力于传承发展银饰锻制工艺、苗族刺绣工艺,后者则文艺腔调十足,在创新工艺上下了不少功夫,成为许多文艺青年喜爱的品牌。

  除了这些品牌创始人在市场上搏击外,近年来,贵州在非遗产业化的道路上也为品牌打造提供了广阔平台。

  2020年8月,由省委、省政府主导,多彩贵州文化产业集团发起组建的贵州银产业协会成立。协会成立后,从市场角度出发,推出“贵银”公共品牌,分为生产端的产品品牌和销售端的渠道品牌,采取“1+N”的母子品牌模式进行产品布局和定位。“1”即“贵银”公共品牌,“N”则是无数符合准入标准条件的银饰子品牌。目前,已有单位会员40余家,“太阳鼓”“祥纹”“黔艺宝”以及新兴品牌“瑞银鸟”均已加入“贵银”阵列,进入贵银销售渠道进行统一销售。

  非遗创客焕发活力

  在当今的全国文创领域,只要谈起专注于非遗产品开发的代表性品牌,人们大多会想到一个名字——“王的手创”。该品牌创立于2013年,目前,品牌网店已吸引80多万粉丝关注,曾与《大鱼海棠》《大圣归来》《你的名字》等电影合作开发动漫周边产品,获得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IP正版授权……

  “王的手创”成绩斐然,而它的起点与贵州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品牌创始人王丹青和饶勇都是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产品设计(民族民间美术技能)专业的学生。品牌成立之后,他们将创意与非遗结合,在凯里、台江、剑河、贞丰等县开设手工基地,进行集中培训之后,以订单的形式与贵州的绣娘、染娘展开合作,目前已有1000多位绣娘、染娘通过手工基地受益。2019年,“王的手创”入选原国务院扶贫办“企业精准扶贫综合50佳案例”。

  早在2009年,就有外来力量汇入贵州非遗产品的开发中。在丹寨县,来自安徽的宁曼丽在旅游时被贵州蜡染深深吸引,有开办纺织厂经验的她决定留下来,着手打造蜡染手工艺品的产业。宁航蜡染这一品牌就此诞生,在十多年的发展中,从原生态的蜡染服饰开始做起,逐步将这一非遗手艺融入时尚设计,登上了国际时装周的大舞台。如今,宁航蜡染不仅成为当地颇具影响力的非遗品牌,更带动了数百位染娘就业。

  有外来品牌助力贵州非遗手工艺发展,也有本土品牌的茁壮生长。

  在榕江县的栽麻镇丰登侗寨,研学或体验非遗手工艺制作的人络绎不绝地来到“倚山人家”基地。该基地集植物染坊、手织布空间、晾晒场、传统手工艺再造产品和民宿为一体,同时,“倚山人”也是一个初露锋芒的品牌。品牌创始人杨成兰在侗布制造上秉承传统技法,在设计上运用更多巧思,增加更多过去不常见的色彩,让“倚山人”成为市场广受青睐的产品。同时,该品牌扩展业务范围,刺绣、蜡染等元素均被涵盖,产品远销日本等地,带动当地妇女就业超过300人。

  年轻“创客”富有激情,在独立运营自有品牌的同时,也常常会展开各种合作。工作室设在贵阳的火花文创就与位于台江老屯乡的苗人匠心达成长期合作关系。火花文创负责人龙沁洁与苗人匠心负责人唐飞扬是多年好友,龙沁洁告诉记者,火花文创在设计上更为擅长,而苗人匠心在布料制作、刺绣等方面有更纯正的资源,二者的合作形成了良好的互补互促关系,对双方的品牌塑造和发展都有益处。

  文创融合产业起势

  视频号“匠生万物”最新一期短片作品,详细呈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江傩堂戏的历史和特点。视频是“匠·生万物”这一品牌的内容产品之一,点开它的微信公众号,还能发现更多设计精美、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

  “匠·生万物”最初来自贵州民族大学的一个创新人才项目。2018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的“贵州苗族民间工艺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项目在贵阳举办成果展,展览命名为“匠·生万物”。该项目负责人陈梅是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贵州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她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共同将“匠·生万物”搭建成一个非遗创新服务平台,聚焦贵州多彩民族文化,依托高校科研平台,探索非遗技艺的活化之路。

  据陈梅介绍,自2021年提出“苗绣产业化”之后,贵州民族大学专门开设了苗绣设计班,招收的学生来自贵州各地,其中不乏非遗传承人的后代,有不少传承人后代在进入大学后有意识地去系统学习相关专业。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光成的女儿杨艳娥,作为杨氏枫香染第一个女弟子,从贵州民族大学毕业后便回到家乡惠水,一直致力于枫香染技艺传承;省级非遗传承人杨再美的女儿,今年也考上了贵州民族大学的研究生,学习工艺设计。

  十多年来,贵州一直通过各种举措不断加大人才培育、品牌展示的力度。

  今年4月,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联合主办“多彩创新意·黔礼进万家”2022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大赛在贵州省博物馆举办,45件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斩获大奖,其中,与非遗相关的产品占了相当的比重。

  从2006年起,“两赛一会”(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能工巧匠选拔大赛及旅游商品展销大会)就持续不断地为贵州非遗手工人才提供创作和展示的沃土。十多年来,不仅盘清了贵州的非遗“家底”,挖掘了大量能工巧匠,更为非遗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不仅如此,2016年起,为促进贵州非遗保护与传承利用,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多彩贵州文化产业集团启动了非遗周末聚活动,至今已在省内外举办了数百场活动。2021年,“多彩贵州非遗周末聚——走进第17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博会贵州分会场”展演活动在深圳艺立方手信文化产业园大放异彩,以动态的演出和多样化的品牌展示,呈现出贵州非遗产业的蓬勃发展之势。

  9月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遴选的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中,贵州14个项目分别入选非遗旅游景区、非遗旅游小镇、非遗旅游村寨,非遗正在植入更多的文旅场景,促成非遗项目向新的业态创新转化。

  人才储备打下基础,品牌展示拥有广阔平台。如今的贵州非遗产品,已不再是藏在深山无人识,而是通过品牌的成功塑造在旅游景区、消费场景中精彩亮相。在日益完善的产业链打造之下,在不断涌现的创新品牌之中,贵州非遗不仅“活”了起来,更“火”了起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芳蓉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非遗文化 > 非遗动态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