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原料、碾压浸泡、回窑发酵、脱水压干……经过一道道工序后,将一张一张纸张揭起来晾干,就成了古法造纸。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百纳民族乡的九龙山深处,有上千户周姓人家,数百年来一直传承着神秘古老的造纸法,并以此为生计。
草坪纸厂旧址 陈曦 摄影
在九龙山龙坪村,自古生长着茂密的野生竹林,是绝好的造纸原料。当地人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主要生产书写(印刷)用纸、烧纸和卫生纸等产品,销至大方县、金沙县、遵义市、黔西市等地,200多年来一直没有间断。因为销售纸张,当地还形成了一条草坪街。
生产纸张的纸槽。陈曦摄
据了解,九龙古法造纸属于群体传承,其中主要传承人周孝伦生于1965年,16岁时就跟着他的父亲周吉云学习造纸技术。随着社会发展,纸产品主要由大型现代化工厂生产,产量高且价格低,九龙古法造纸的工序复杂,生产周期长,这一技艺逐渐走向“消亡”,如今从事造纸生产的已不足10户人家。
周孝伦在察看制作好的纸张。 陈曦摄
周孝伦和父亲周吉云的合影。 陈曦摄
为了传承好这一非遗技艺,百里杜鹃管理区于2020年把九龙古法造纸技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列入“十四五”计划,培养传承人。2021年,九龙古法造纸被列入毕节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刘靖林)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