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在法国巴黎拉开帷幕的“贵州非遗文化展”,再一次以“非遗”之名,让世界惊讶于贵州的缤纷色彩。许多从时光深处走来的文化符号,用“+”的方式,根茎在现代社会的土壤里滋长,赢得更为持久的生命力。
这是现代化语境下的“非遗”故事,古老,一夜之间,变成新潮。它们用这样的方式,证明自己并非羽毛鲜艳的候鸟,它们飞过了数不清的年代,却从未远离故土,远离现在。
翩若惊鸿的贵州名片
一场由法国新锐服装设计品牌与苗族银饰设计品牌共同打造的时装秀,11月26日惊艳了巴黎,接下来从28日起,开始为期一周的“贵州非遗文化展”。这个著名的时尚城市,有着强烈的文化包容性,依然惊讶于遥远的中国贵州,古朴和华丽的结合竟然毫无违和感。
这是贵州“非遗+”的一次标志性的展示,而法国的伊夫·贝特朗出现在文化展时,并非观众,而是展示者。他带来了自己多次前往贵州收藏的数十套当地传统服饰与银器配饰,热情洋溢地叙述自己对贵州文化的理解,是从异质文明的角度,所展现出的独到见解。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法国营销中心负责人张竹介绍说,贵州作为西南地区众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丰富多样,希望以这次展览为契机,把更多的贵州元素呈现给法国观众。
中国驻巴黎旅游办事处主任沐昱玮认为,通过非遗文化展示,讲述中华传统民俗和非遗文化故事,有利于促进中法两国间的文化旅游交流。
显而易见,文化为媒介的旅游场景,最能引人入胜,也最容易搭建起友好的桥梁。
贵州非遗一再站上瑰丽的舞台。11月13日,北京展览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非遗展区迎来了来自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的彭艺、赵以先两名非遗传承人。在非遗展示现场,彭艺、赵以先的精湛苗绣技艺让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在贵州省丹寨县国春银饰公司加工坊,银饰手工艺人向职业技术学院非遗银饰专业学生示范银饰打制技巧。丹寨县委宣传部供图
彭艺是土生土长的化屋人,从小深受苗绣蜡染文化熏陶。怀揣着“蜡染不能只在墙内开花,还要成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时尚舞台名片”的想法,2014年彭艺决定报考贵州民族大学民间美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成返乡后,彭艺开始带领村里的姐妹共同发展苗绣蜡染产业。起初,车间里只有三四位绣娘;渐渐地,随着产品销路越来越广,“指尖技艺”变成了“指尖经济”;2021年,化屋苗绣车间实现销售额160万元,吸引了许多年轻绣娘,在家门口,和彭艺一起,为生活绣上美轮美奂的图案。
非遗越发理直气壮地成为区域发展的破局者。10月24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公布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名单,200个入选项目里,贵州便有14个项目入选,丹寨占据了其中3个,包括“非遗旅游小镇”、卡拉村国春银匠村和排牙村的“非遗旅游村寨”。
国春银饰公司是丹寨“非遗+”的一个单元。不久前,由该公司主创的“苗族银饰工艺融合创新及产业化示范项目”,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创新工程结项等次,获得该结项等次的项目,全国仅有3个。
国春银饰的创办人王国春出生于银匠世家,是《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从16岁起开始从事银饰制作,在银饰锻造编丝上形成了独特的锻制编制技艺和表现手法,在技艺传承与革新上已申报了11项发明专利,在产品外观设计上获得了景泰蓝银壶、景泰蓝银碗、纯银一体壶、孔雀吊坠等36项外观专利。
国春银匠村则是王国春搭建的全新平台,提供办公场所、创业场地,免费或低成本给丹寨当地民族手工业创业者使用,吸引民族民间手工艺人、在职员工等创业主体入驻。
丹寨万达小镇。万达小镇供图
东湖之畔的丹寨万达小镇,身段灵活,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不断引入蜡染、银饰等方面的非遗传承人入驻,形成引人入胜的人文风景。以欧报浪蜡染体验馆为例,该体验馆长期承接研学活动,最多时一个团队有300多人。与此同时,万达小镇并配套建设了四星级万达锦华酒店、多家客栈、万达宝贝王、万达影城等,形成独具特色的综合性商业、旅游目的地。
非遗活化的创新之路
展示当然不是“非遗+”的全部,更深入的观察,会发现非遗和制度创新融合在一起,正成为改变区域面貌的支点。
距离凯里市中心25公里的舟溪镇曼洞村,刚刚开设了一堂非遗文化课堂,这是曼洞村水井寨非遗研学基地的活动。
曼洞村有凯丹公路穿寨而过,设有高速公路青曼出口,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素有“刺绣之乡”的美称,是“中国第三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国家3A级旅游景点。
当天,非遗传承人被请上非遗研学基地的讲台,带领学生进行非遗传习、活动展示,手把手教学苗族刺绣、古法造纸、蜡染、泥哨、卡拉鸟笼等制作过程。
据悉,已有30余名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手工艺人,被邀请加入了非遗研学基地授课团队。
但这场活动的背后,藏着更多的玄机。非遗研学基地采取了“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运营,由凯丽交旅集团与溯源古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打造基地,贵州黔系守艺文化公司负责运营,村“两委”负责协调场地等事宜,村民提供闲置房屋、庭院,按照提成的方式进行分红。
同时,村民还可通过参与保洁等方式获得收入,这使得研学基地在进行文化传承、促进文化产业形成的同时,促进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释放乡村发展活力。
巧夺天工的非遗技艺。丹寨县委宣传部供图
这是贵州的又一次创新,将“非遗”资产化,运营者和村集体找到了机制创新的结合点,实行利益共享。
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其实已经超出许多人的想象。
11月13日上午,一场关于“非遗与时尚”的交流对谈会在贵阳青岩古镇百无一用书店举行。活动当天,都市时尚女性黄蓓身穿民族风服饰,佩戴自己精心搭配的祥纹银饰;而以古琴与传统美学为人所知的覃朗,则一改往日习琴时的长袍,特意身穿一身干练的小西装,且不配任一饰件。
两位都市女性直言,服与饰,是最表层、也最深层的精神心理“表情符号”。
黄蓓说,她在工作之外,会配合特定的氛围佩戴对应的银饰,以此强化自己的个性并传递文化的价值,同时也想刻意让自己慢下来,过慢节奏的生活。“饰品戴在身上,会叮叮作响,像一个提醒的声音。”
她讲述了一个细节:佩戴双鸟纹银饰,走路时饰品如同活物一般会动,从中感受到生命与灵动;佩戴玉石时,走路若着急了,便会环佩叮当作响,于是会从容下来,款款而行。服与饰,在彰显自我的同时,也塑造着自我。
“我喜欢看别人戴银饰,这种美能够让我对佩戴者有更多的了解。”覃朗说。
这是真正被活化的非遗,在日常的都市生活里,扮演着缤纷的角色。
刘有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浩 彭芳容 张耀 王迪 申凌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