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非遗动态  
非遗公开课让神秘技艺走进生活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0-03-16 22:22:38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李洋 点击: 评论:0

   传承人集体上线,普通人隔屏跟学

  疫情尚未结束,人们宅在家中的日子也已近两个月。这段时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日报客户端联合推出了系列短片《抗击疫情 北京非遗公开课》。

  公开课每集不超过5分钟,目前已邀请40位国家级、市级和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集体上线,录制视频,让神秘而遥远的古老技艺走进人们的生活,更让零基础市民轻易上手跟学。

  传承人拿起手机“上线”

  网上非遗公开课的创意,最初缘于北京非遗传承人在面对疫情时的自发行为。

  “春节期间就已得知,许多非遗传人希望发挥特长做出力所能及抗疫之举。太极等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人、中医药技艺的传承人的一些想法尤其贴近抗疫需要。”北京市文旅局非遗处处长张迁回忆。远程上班的第一天,文旅局就与北京日报客户端共同策划,由双方共同编写脚本,借助网络将传承人们的一腔热情化作绝学公开课。号召一经发出,多门派太极拳传人最先响应。

  孙氏太极拳传人孙婉容今年已93岁高龄,鲜少在公众面前露面。可听到这个消息后,她以自家客厅为教室,请子女接连两天录了两遍教学视频,教大家孙氏太极云手基本招式。孙奶奶的动作如行云流水,她本人的精神状态也成了太极拳健身的最佳证明,许多观众交口称赞并大量转发。

  中医药大学教授刘天君平时在学校课堂里就开设五行掌课程,为了让更多人可以居家锻炼身体,他干脆戴上随身扩音器,换上练功服,在自家房间里示范和讲解一套“捏法调肺功”。至今,非遗公开课已邀请到影子太极、梅花桩拳小架、形意拳、吴氏太极等多种武术课程,吸引不少青年观众宅家习武。

  观众从课程中找到新乐趣

  家有4岁女儿的王薇在“三八”妇女节那天,跟随北京非遗公开课体会了一次制作棒棒糖的快乐。

  当天14时左右,她在网上看到了最新一期的课程“跟着学,在自家厨房也能做出糖画”。观看视频之后,她就带着女儿行动起来。在自家厨房里熬糖、用勺子做出小动物的轮廓、用硬实的纸捻充当棒棒,很快就制作出十几根形状各异的棒棒糖。“我和女儿都开心极了,觉得那些神秘、高不可攀的非遗技艺原来可以这么轻易走进我的厨房,走进我的生活。”王薇说。

  “跟传承人学在家自制药香”课程,则直接为中医药香圈粉无数。一位热爱饮茶的网友留言,饮茶时燃香是自己的小习惯。看了这个视频才知道原来还有药香,而且只需把几味常见药材搅拌成粉末就可以直接点燃,连做成线香都不必,简单易操作。

  “无论是一缕药香、一套太极、一副汤剂、一个皮影、一道佳肴,还是一杯清茶,在通过网络送入千家万户时,都让你感到生活是这样美好。”张迁说,非遗在当代的传承具有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特点,非遗公开课通过丰富的课程设计,满足了不同人群的观看需求,也因此美化和温暖了人们的生活。

  众人拾柴课程将传播至海外

  没有轰轰烈烈的宣传和广告,“抗击疫情 北京非遗公开课”完全靠着网友们的主动转发逐渐积累起了人气。目前已播出的20集通过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日报都视频微博、北京日报头条号等平台号和短视频平台,收获160余万观看量。

  眼下,市文旅局正在为公开课配上英文字幕,课程即将通过海外社交媒体账户向全世界网民推介。

  优质内容的持续播发也吸引了更多非遗传人加入。目前,已累计有40多个非遗项目提供视频等待播出。全国首个非遗文创园区——首创非遗“咏园”还特别提供了拍摄场地、拍摄内容指导和协助视频剪辑,共同加快公开课推出的速度。(记者 李洋  责编 刘天永)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非遗文化 > 非遗动态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