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的苗鼓,伴随着一位苗家女子的恣情舞动与击打,传出深沉、欢乐、古朴、粗犷的鼓点,似乎穿越千年,从远古的湘西缓缓传来。
这位女子名叫杨欣,在日前举行的苗族第六代“鼓王”争霸赛上,她以其精湛的舞台表现从来自湖南、贵州、湖北的百余位苗族鼓手中脱颖而出,赢得“鼓王”称号。
苗族鼓舞源于汉代以前,是中国苗族地区最独特的舞蹈艺术,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这次鼓王比赛,我已等待了8年。”杨欣告诉记者,苗族鼓舞传统上由女子传承,因此“鼓王”也必定由每一代里技艺超群女子夺得,自己所在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近年来苗鼓爱好者日益增多,要夺得“鼓王”必须实力非凡。
获得“鼓王”美誉的同时,杨欣也必须承担一项重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将苗族鼓舞这项艺术传承并推广下去。
“我希望自己能像我的老师一样让更多的人喜欢上苗鼓,让这项古老的艺术在现代焕发出新的光彩。”杨欣说。她的“老师”是指苗族第二代“鼓王”石顺民。
据湘西州文化部门负责人介绍,1964年,15岁的石顺民作为苗族鼓舞《苗族女民兵》的主要演员,登上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舞台。演出结束后,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接见了她并称她为“鼓王”,这个称号也就流传下来。
“鼓王”争霸赛后,记者来到石顺民的家。一扇木门掩着,门边挂有苗族鼓舞传习所字样的匾牌。石老师穿着厚厚的衣服出来迎接,她头梳抓髻,娥眉淡扫,显得精致、清爽。
一进门她就拉着记者到自家客厅看当年她和少数民族地区演员们一起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合影。“大家都好喜欢我们的苗鼓,连续3次给我们鼓掌!”石顺民说起来依然难掩激动之情。她凭着精湛的技艺,先后获得第二、三、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苗族鼓舞项目冠军,成为名副其实的“女鼓王”。
“在苗族鼓舞中,有很大部分的舞蹈动作都是反映苗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如犁地耕田、收割打谷、美女梳妆、绣花数纱等。”石顺民说。
见记者不解,石顺民随手拿起鼓棒一边做动作一边解释。一手击着鼓,一手挽过头,是美人在梳头;悠地一转身,一俯一仰开始纺纱了,一绕一抬又在绣花了;挥起了锄头,挖起了地,这是在插秧,那是在收割……短短几分钟,苗家人生产生活的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石顺民们走出大山之前,她们并不知道苗鼓会得到如此赞誉。鼓舞原为祭祀所用,据石顺民回忆,随着现代文明的传播,苗寨的祭祀仪式日益减少,在自己小的时候村里已经很少有人学鼓舞了。
获得了多项全国性的荣誉后,石顺民想,既然苗族的鼓舞能够得到这么多人喜爱,她就有责任让这项美丽的民族艺术传承下去。
顺民利用自身的舞蹈功底创造性地加入了许多现代舞蹈元素,如将舞蹈中的“立体旋转”加工成鼓舞中的高难度动作“鹞子翻身”,又用“跨一字腿”创造了优美矫健的击鼓造型……舞蹈技巧与传统动作的完美融合,使鼓舞更具技巧性和观赏性,赢得大众的喜爱。
在公开场合多次表演之后,许多人慕名前来取经学艺,石顺民就将所学和盘托出。退休后,她干脆在自家后院搭个简易练功棚公开授课,来人更是络绎不绝。
跟着石顺民,记者来到她家后院的练功棚,只见地上只有十几面猩红的大鼓,黏在墙上的两面大玻璃相对而立,头上大洞小洞星罗棋布塑料顶棚让人不免担心在这里授课是否安全。
“自我之后,每一代‘鼓王’都是从这个练功棚里走出去的。”石顺民似乎丝毫不在意环境的简陋,自豪的神情溢于言表。在她的传承谱系内,已组建了苗鼓队180余支,队员近万人。她传艺的身影更是走进了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高等学府。
为了让更多的人爱上鼓舞,她一边招收学生,一边和家人、学生们到苗族地区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免费教孩子们跳鼓舞。“我还打算将苗族鼓舞按不同种类、不同流派拍成教学光碟,让更多的人学习苗鼓,让苗鼓真正走向世界。”石顺民笑眯眯地说。
现在,走在吉首市街头,只要有广场的地方都有人聚集练鼓,这些头戴银帽、耳配龙头耳环、胸挂银链、手戴二至四幅银手镯的苗族姑娘们跳起鼓舞来,银铃的撞击声和鼓声相互和应,悦耳动听。
杨欣也曾是这些姑娘中的一个,她告诉记者,在夺冠那一刻她脑海中闪现的是石顺民在破旧不堪、四面来风的简易练功棚里为自己示范动作的身影。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