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跃华
唢呐,古称琐嘹,又称喇叭、小唢呐、海笛。是一项在修文县民间影响甚大的音乐形式,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休闲娱乐,城乡大人小孩,均在唢呐声中度过。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地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调和演奏技巧。在修文县六桶乡木林村居住的杨家,是一个具有唢呐吹奏技艺的世家。这个家族吹奏唢呐传承至今,已有四代人的传承历史。
自民国年间开始,就在附近十里八乡有着较大的影响。周边相邻的金沙、黔西和息烽等地,不断有人到杨家拜师,学习唢呐吹奏技艺。
据资料表明,唢呐最早由波斯、阿拉伯传入我国,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演奏乐器。唢呐音色明亮、音量大,发音高亢嘹亮。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往今来,描写唢呐的诗文较多,明代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很有特色:“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与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一支唢呐由三个部分组成,顶端为嘴,中段的杆为唢呐身,底部为唢呐盘。顶端的唢呐嘴,一般是用黄铜皮制作,它由细铜管和堵气盘组成。细黄铜管,主要是套麦秆制作哨子所用;堵气盘是吹唢呐换气时,用来堵住外送的气,防止吹岀的气流外泄。
中段的唢呐身,即杆,是木质的,一般40厘米长,上小下大呈锥形。唢呐杆上有八个发音小圆孔,正面七孔,从下往上依次为哆、唻、咪、发、索、啦、西。唢呐杆的背面与正面,对称靠近高音孔“西”的位置,有一个发音孔,这个发音孔不代表任何音符,但在吹奏唢呐时,起共鸣或者颤音的辅助作用。
唢呐底部的唢呐盘,是一个铜制的喇叭口,所以唢呐又俗称喇叭。整个唢呐盘,呈圆锥形,这既便于放置,将唢呐立放在桌子上,可以平稳不倒,又起到扩音作用。因为这种喇叭形状的尾座,吹奏岀来的唢呐声音嘹亮,可以传得很远很远。
在吹奏唢呐时,一般用左手无名指、中指及食指,依次按在唢呐杆正面发音孔中对应的哆、唻、咪的孔眼上,右手的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依次按在唢呐杆正面发音孔对应的发、索、啦、西的发音孔上,同时右手的拇指按在唢呐杆背面唯一的那个起颤音或辅助作用的音孔上。不要小看这么一支小小的唢呐,它还真是神奇,几个音符巧妙组合起来,就是美妙的音乐。
唢呐吹奏团队由四人组成,其中两人吹奏唢呐,一人打小鼓,一人打镲钹,整个团队配合得极为默契。唢呐匠是团队的核心人物,其余二人都是听唢呐匠所吹出的曲调形式进行演奏。
吹奏时,唢呐匠双手的手指,在七个小圆孔上有节奏地开合,腮帮一鼓一瘪,收放自如,咪着眼,满脸涨得通红,吹奏出一曲曲或欢畅、或揪心的音符,让整个场景或氤氲在欢快喜悦、或笼罩在悲哀肃穆的气氛中。顷刻间,唢呐尖厉,鼓点深沉,镲钹雄壮,时快时慢,时高时低,时长时短。时而平稳、时而躁动,时而紧张、时而轻松,时而悠缓、时而急追地合奏着,谁也不抢先,各司其职,配合得滴水不漏。
伴随着鼓点,很有节奏地夹杂着“当哐——当哐”的镲钹声,悠扬的唢呐声在村庄上空飘荡,给安宁的村寨,增添了活力与生气。
唢呐匠吹岀的调子,不止一种曲谱,红喜事和白喜事有严格区别。红喜事的曲谱一般有《迎亲调》《送亲调》《亲朋调》《欢喜调》等欢乐的小曲调子。这些曲谱演奏出来,大多欢快喜庆,能够在乡间村寨里,营造出热闹欢快的气氛。白喜事的曲调一般有《哭丧调》《隔离调》《报恩调》《怀念调》等忧伤的小调曲子。这些曲谱演奏岀来,大多哀伤幽怨,凄恻感人,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贵州修文籍知名作家肖江虹,深入六桶镇木林村杨家采访调查,体验生活,写出中篇小说《百鸟朝凤》,2009年在全国大型刊物《当代》发表,被《小说选刊》和《新华文摘》选载。全国著名导演吴天明,用5万元向肖江虹买下版权,以《百鸟朝凤》为蓝本,改编为电影剧本,并拍成电影,在国内放映,反映良好。
统筹:刘禹涵
责编:王琪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