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数说贵州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1-04 17:52:05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龙运培 点击: 评论:0

贵州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境内,是国务院审定的第五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以古朴自然、保存完整的侗族村寨及生态环境为依托,以丰富多彩的侗族民俗风情文化为主体,与红军长征遗迹、古建筑群等人文景观相融合,兼有岩溶天桥、田园风光等自然景观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现在用一组数字,来数说贵州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资源状况及发展过程。

——数字1

第1个以民族风情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于2004年1月13日(国函[2004]5号)批准设立,是全国第一个以民族风情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第1多传统村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黎平县共有98个村寨列入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其中有33个位于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内,是传统古村落最多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第1批全国林草系统生态旅游游客量数据采集样本单位。国家林草局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司于2021年3月24日(场旅函[2021]4号)将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确定为第一批全国林草系统生态旅游游客量数据采集样本单位。

有1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内的特级景源——侗族大歌,2009年9月30日被列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有1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黎平翘街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的独立景群之一,2011年黎平翘街被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有1个央视春晚分会场。肇兴侗寨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之一,也是央视春晚分会场,作为分会场登上2018央视春晚。

——数字2

有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内的肇兴镇肇兴村、茅贡镇地扪村,分别于2007年、2014年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有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内有肇兴、翘街2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做过2次资源调查。为摸清风景资源底数,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先后开展了2次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

编过2次总体规划。为规范景区管理,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先后组织编制了“2009版”和“2019版”2次总体规划。

通过2次执法检查。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分别于2007年、2014年两次接受国家住建部综合执法检查,2007年检查结果为基本合格,2014年检查结果为良好。

——数字3

有3个特级景源。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内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全国最大侗寨——肇兴侗寨、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石拱桥—黎平高屯天生桥3个特级景源。

有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内有黎平会议会址、地坪风雨桥、述洞独柱鼓楼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3个生态博物馆。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内有3个生态博物馆,分别是中国与挪威合建的堂安生态博物馆、腾讯基金会援建的铜关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以及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

有3大特色资源。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内有3大特色资源,分别是以侗族大歌为代表的民族文化资源、以黎平会议会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以高屯天生桥为代表的自然生态资源。

——数字5

有5项世界吉尼斯之最。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内有5项世界吉尼斯之最,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石拱桥”高屯天生桥、“世界上最早的侗族鼓楼雏型”述洞独柱鼓楼、“世界上埋藏于地下最久、体积最大的阴沉木”杉木阴沉木、“世界上最大的侗寨鼓楼群”肇兴鼓楼群、“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合唱”万人合唱侗族大歌。

有5大民族资源。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内有民族建筑(鼓楼、戏楼、风雨桥等)、民族文艺(侗歌、侗戏等)、民族节日(萨玛节、芦笙节、摔跤节等)、民族服饰(侗服、银饰等)、民族饮食(油茶、糯米饭等)5大民族资源。

有5个村寨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内有黄岗侗寨、述洞侗寨、堂安侗寨、厦格侗寨、地坪侗寨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数字10

是10大旅游圣地之一。肇兴侗寨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乡土文化组织推荐为全球“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十大旅游圣地之一。

是10大最具潜力的风景名胜区。2007年11月,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被中国风景名胜区网络评选组委会、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评为“最具潜力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

是10大贵州影响力风景名胜区。2008年7月,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被《当代贵州》杂志[中旬刊·影响力]、贵州省风景名胜区协会、贵州省旅游协会评为“贵州十大影响力风景名胜区”。

侗族大歌(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地坪风雨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堂安生态博物馆(中国与挪威文化建设合资项目)

黄岗侗寨(中国传统古村落)

高屯天生桥(世界吉尼斯之最)

黎平翘街(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通讯员:龙运培

统筹:刘禹涵

责编:张珺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