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考古 > 博物馆  
革命烈士卢焘36件套遗物入藏贵州省博物馆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6-27 16:36:03 来源:当代先锋网 作者:赵相康 点击: 评论:0

  “我们决定将卢焘将军儿子卢慈仪保存的卢涛将军最后的这批遗物,悉数赠予贵州省博物馆。”6月25日,卢焘后人来到贵州省博物馆,将卢焘生前的家书、收藏字画、砚台以及生活随身用品等36件套遗物捐赠该馆,其第三代后人卢晓园表示,“他是为贵阳解放而牺牲的,所以东西还是保存在贵州好些。”

1 捐赠仪式现场。.jpg

  捐赠仪式现场。

为解放贵阳牺牲

  解放贵阳,卢焘是不能不提的重要人物。卢焘是广西环江县人,原名卢启熹,生于1882年。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参加民主革命,是孙中山任命的将军,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黔军司令、贵州省省长等职,在反袁护法等斗争中作出过重大贡献,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

2 卢焘遇难时随身携带的物品。.jpg

  卢焘遇难时随身携带的物品。

  作为一个信仰坚定的爱国者,抗战期间,卢焘积极奔走,组织民间力量参加抗战。因此,抗战胜利后,他虽然人不在广西,但基于他的德高望重和人们对他的敬仰,广西人民仍然推举他为广西国民大会的代表。

  在贵州期间,他为了避免战乱波及百姓,不计个人得失,投身贵州经济建设,为改变贵州经济面貌作出了重要贡献。

3 卢焘所藏的书籍《孙子兵法》。.jpg

  卢焘所藏的书籍《孙子兵法》。

  在政治上,他与蒋介石泾渭分明。贵阳解放前夕,在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制造大破坏的危急形势下,卢焘毅然出任贵阳市民众临时治安委员会主任,领导人民群众防御和抵抗敌特的破坏和屠戮,保卫贵阳

  1949年11月14日,卢焘被国民党八十九军军长刘伯龙以开会为由骗出,在贵阳二桥转弯塘被杀害,享年68岁。1986年6月10日,民政部追认“为革命工作壮烈牺牲”的卢焘为革命烈士。

4 卢焘短马褂。.jpg

  卢焘短马褂。

展示家国历史

  本次入藏的文物包括卢焘生活随身用品如:毛笔、砚台、印章、印泥碗、短马褂,收藏字画、遗照、部分公文照片、家书手迹、照片、相关书籍等。

5.jpg

  在捐赠文物中包括一份令人热泪盈眶的家书,这样写道:“后方民众对伤兵如此爱惜,前方战士更为兴奋,故所战皆捷,敌不能逞……明日是腊月十六,乃我家被焚之第一周年纪念,你们须铭记倭寇所赐,非杀尽倭奴不可。”

6 卢焘所用砚台。.jpg

  卢焘所用砚台。

  “这批捐赠品是贵州抗日救国、贵阳解放、地方经济建设、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史料,以实物见证革命烈士为民族解放浴血奋战的光荣历史。”贵州省博物馆保管部主任张婵介绍,入藏的这批文物整体保存状况较好,反映了卢焘的爱国精神和优良家风,“他砚台上刻的文字信息,更是实证了抗战期间日军轰炸贵阳的这段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卢晓园告诉记者,75年来,家族先后向贵阳市有关部门捐出两批珍贵文物,随着祖辈们的逐渐离去,后人越来越意识到这些文物妥善保管的重要性。“虽然卢焘是广西人,但他是为贵州人民、为贵阳解放牺牲的,这些宝贵的遗物与其留在家中自己纪念,不如交与国家,交给当地,以物证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抗日救国、贵阳解放的这些历史,更好地珍惜当下。”

7 卢晓园(右)接受收藏证书..jpg

  卢晓园(右)接受收藏证书。

讲好红色故事

  据悉,本次捐赠的文物是卢焘儿子卢慈仪保存的最后一批遗物。捐赠的随身物品中,有部分是卢焘遇难时携带的,以及他遇难时的照片,成为如今留给后人最珍贵的影像资料,不仅是卢焘一生奋斗的见证,更是他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延续。

  “今年是卢焘牺牲75周年。5月份以来,卢焘的后人积极和我们取得联系,有意赠予一批珍贵遗物。”张婵告诉记者,这份无私的捐赠,不仅丰富省博馆藏红色文化相关的代表性实物,更是博物馆开展“为明天收藏今天”征集工作的生动诠释和意义。

  “这批实物不仅记录了卢焘的一生,更见证他为国家和民族独立解放事业所做的卓越贡献。今天,我们因卢焘先生亲属的善举集会,是对卢焘先生深切的缅怀与致敬,是对革命传统和爱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张勇表示,贵州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革命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文物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铭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独立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先烈。

  从遗物中读懂“生命的意义”,是征集、入藏、展示革命先烈遗物的价值所在。贵州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把这批珍贵的革命文物登记录入,切实地把它们保管好、保护好。同时,继续加强与文博界的交流,拓展用革命文物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讲好红色故事,在红色资源挖掘、红色展品共享以及相关研究等方面加强合作出更多的成果。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历史考古 > 博物馆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