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史话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考古 > 贵州史话  
李东升:巧取七星关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1-03-19 00:58:31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李东升 点击: 评论:0

 李东升

        毕节七星关和遵义娄山关,滇黔交界处的胜景关,并称贵州三大名关。因蜀汉时期,诸葛亮南征孟获,夜宿七星关时曾在这里燃灯拜祭七星,乞求上苍佑其早日平定南方,恢复汉室,统一中原而得名。

        乾隆九年(1744年),为商旅行人之方便,毕节县衙门在河面建了石礅木梁桥,并于桥上建风雨屋十四间,两端立桥门,各建牌坊一座。形成名关之处壮观而美丽的一道风景。 

        当年经七星关进入滇境,一是沿毕(节)威(宁)茶马古道过风雨桥进入平山铺,再经威宁进入云南;另一条经小天桥绕哲庄坝入云南镇雄县。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六日,红二、六军进至七星关的前一天,平山铺原黔二十五军下属副营长、大土豪朱益斋奉命阻止红二、六军团进入赫章,带着兵丁浇油放火,烧毁了这座建筑历史悠久,美丽而巧夺天工的风雨桥。目的是迫使红军改道天险小天桥,便于阻击与抵抗。

       小天桥位于风雨桥上游,这里是乌江上游的六冲河。河道在重山间跌宕冲出,两岸是如刀砍斧削、笔立万仞的悬崖峭壁,谷底则是波涛汹涌的急流。因河道急流年复一年的不懈撞击、冲刷,自然形成一道虹卧两岸小天桥梁。为取捷径,不少商旅涉之人从天桥上经过。但是,当人马踏上桥后,头顶上宛如一线天,足底则是深渊急流,空荡荡如御风驾雾,过往者无不心惊胆战。

       小天桥赫章一边悬崖上有一岩洞,扼控天生桥。洞口高一丈,宽一丈二尺,深十丈余。这干燥如厅堂的洞中,不知在什么朝代,也不知在何年时间,放置进了十多具古老的棺椁,虽历经无数年的风雨, 木棺竟然不会腐朽。此刻这个停放古代棺椁,使之显得神密、而又令人敬畏的岩洞,巳变成了堵击红军的天然工事。

       洞内,因树木遮掩而昏暗的光线中,身穿一套灰色毛纺校官军服,足上穿一双黑色长统马靴,二分头梳得光亮,瘦长的脸上露出得意神情的朱益斋,正在视察洞内工事。他巡视了一遍洞口构筑的阵地,然后蹬下来熟练地摆动着掩体上的轻机枪,目测了一遍火力复盖范围后,朱益斋满意地站了起来:“周队长哇,这可是一夫当关,万夫难进之地,你可要跟老子守好了!”

        曾任过黔军连长的周海青一个立正:“营长放心!我挑选的这五十多个弟兄,个个都是一枪一个准的高手。管他多少人,要想踏过天桥,除非从天上飞过。”

        “好!坚守一天,老子每人赏二十大洋,守不住嘛,小心吃饭的家伙!”一翻训戒后,朱益斋带着随员,艰难地拉着绳索爬下岩洞,在路边跨上马背,急驰着又去布置第二道金山碉堡的防线。

        朱益斋是本地一个心狠手辣而又贪得无厌的家伙。1932年,在那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年代,为了在地方上更能以势压人,横行霸道,他在军阀混战中,看准了有队伍便个混个官位的机会,带着手下四百多护院武装,与其堂兄朱靖堂投靠了滇黔联军。果然,其堂兄被封为滇黔联军混成旅十三团营长,他当上副营长驻防平山铺。

        当时古达土目(彝族中有地产的富豪)在长冲、江南屯一带,拥有不少良田好土。本是当地人的朱益斋,岂可容他人在家门口耕种收获。于是朱益斋买通威宁官府之后,凭着武力,强行以低价购买了古达土目在平山堡的田地,使朱家的田地从平山往四周连片扩展,当时成了威宁县东边的首富。

        闻讯红军到了毕节后,他惶惶不可终日,害怕自已庞大的家产被红军与”干人”夺走。正在他日夜思量如何抵抗红军之际,威宁县政府为了落实省府关于“组织地方乡丁民团、家族武装抗击红匪”的指令,召集地方民团、武装头目在县府开会。朱益斋等人在会议上被煽动得忘乎所以,象抽足了鸦片似的兴奋不已。县府通告他们:中央军几路纵队正在追击”红匪”,地方乡丁民团,如能在红军溃逃途中,阻击一天至两天,不让”红匪” 顺利进入县境,便是立了首功,更为“围歼红匪,保卫乡里”做了功德无量之事。根据会议分派的任务,朱益斋负责七星关一带防守,二十五军犹国材一二一师余洪祥加强营,负责平山铺防务。

       扛着县政府赠给的两挺簇新的捷克式轻机枪,外加五千发子弹,朱益斋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平山铺。第一件事召来三百五十名士兵(其实是他家私人武装),宣布县政府的训命,要大家勇猛抵抗“红匪”,争取立功受奖,为激励士气,每人当场颁发了二块大洋。

        随后,带领士兵烧毁了七星关河上的风雨桥,并收抢和凿毁了桥梁下游渡口的所有船只。做完这一切后,再联络余营长,观察了余营河岸防御工事与碉堡后,他又赶紧布置了小天桥岩洞阻击阵地。

              二

        28日清晨,虽然是冬天里一个难得的晴好天气,但仍冷风刺骨,山头白雪铺盖,树上冰凝琼花。

        太阳刚爬上山巅,因万耀煌部主力未出毕节县城,前哨部队仅达长春铺后,便停滞不前。红二军团在高山铺一带阻击敌人的目的尚未达到。鉴于右翼追敌已经逼近,阻击部队奉命撤回,红二军团全集结于七星关东岸。

        临时指挥部设在武侯寺内,侦察小队报告了桥梁被烧毁以及河对岸阻敌的情况。贺龙军团长听了侦察人员的汇报后,他拿着烟斗在诸葛亮塑像前沉默了。

        后面,万耀煌、郝梦龄纵队正沿毕威驿道平行尾追而来,樊松甫纵队从小兔场斜插七星关也仅一天路程。而我左翼六军团也从阴底、田坝迂回向七星关集结。时间耽误不得啊!他在思索中踱出寺外,举起望远镜,宽阔的七星关河,浪花湍急,河对岸高地上敌人的战壕依山而筑,再远处三座碉堡“品”而立,架设机枪布控,扼守大河。大道桥梁被毁,天寒地冻,部队没渡河条件。既使涉河强攻,那湍急刺骨的河水中,要让多少战士倒下,又要有多少人因涉水而感冒发烧?

        不抢先渡过对岸,接应后继部队,将面对背临天险作战的不利局面。贺龙在不停思索中己经得出了结论,要急速渡河,小天桥是唯一便捷之径。只要打通了小天桥,部队就能抢占时间上的主动。想到这里,贺龙便向警卫员挥手:“马匹,去小天桥!”

        五师师长贺炳炎制止道:“老总,杀鸡莫用牛刀!五师是军团前卫,我们负责扫清这点小障碍,保证前进畅通。”

        贺龙用马鞭遥指河岸:”小蚱蜢也可咬人。别小看了这些小股敌人与民团,在打鼓新场进攻碉堡的战斗中,敌军多少人?一连盐务军。六军团十七师师长吴正卿同志怎么牺牲的?敌人凭借牢固的工事,躲在暗处,我们在明处。大意不得哩。走啊!先看看地型。”

       参谋长李达深知贺龙德性,只要有时间和情况允许,不管大小战斗,他都要亲临战场观察地型地物,敌方阵地与火力配置。然后决定仗怎么打,兵力如何置。他赞同地对贺炳炎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你看这武候牌坊,诸葛一生唯谨慎,贺老总也是这样哩。”

       贺龙哈哈笑道:“我啷个敢比诸葛亮啊。”说话间他上马挥鞭。李达、贺炳炎等人,加上警卫排,一队人马紧随贺龙向河上游绝尘而去。

       夺取小天桥的战斗,巧妙而顺利。在细致的战前观察中,贺龙边观察边布置了方案,然后战斗任务交由五师十四团二营执行。

       为了迷惑与吸引岩洞里的敌人,一个排的战士隐蔽运动到岩洞对岸的山坡上。他们用绳子系上老长一排树林,再挖筑掩体。佯攻战斗八点十分正式打响,二营用两挺机枪互为倚角,交叉着向岩洞扫射,一部份战士则埋伏于掩体内,不停地拉动绳子,使得树林哗啦晃动,有如无数人在运动埋伏。

       岩洞里,突然而来的密集弹头,被子弹打得四处飞溅的碎石,让正在啃着羊肉吃着早餐的兵丁惊呆了。周海青一下跳起来,赶快丢下手中羊腿,奔到掩体后抓起机枪,其它兵丁见势,也纷纷跑到各自位置,抓起枪赶紧抵抗。

        一看对面山头那阵势,除机枪的扫射让人抬不起头外,那晃动的树林中,肯定也有几百人埋伏。兵丁们顾不得多想,赶紧推弹上膛,透过枪孔,一股劲向对面          山头晃动的林中射击。队长周海清转动着机枪,拼命还击中,嘴里还不忘大声地指挥道:”打!朝晃动的地方打!那下面有人,压低枪口打!”这喊声,分明也是在为自己壮胆。

        当山头上的佯攻,成功地吸引了岩洞内敌士兵的火力与注意力时,悄然运动到小天桥的战士,趁战斗打得紧张之机,匍匐着快速通过了小天桥。来到岩壁下面,这里正好是岩洞中射击与视线的死角,他们挥动着手中刀具,飞快地砍割了一大堆树枝、枯草堆积于岩洞下,再浇上煤油,点燃了柴草,火舌蹿起来引燃了岩洞下冬季干枯的荒草、树木, 一时间火呈风势,风呈火势,迅速漫延开来。   

        只见一条巨大的火龙裹着浓烟,向洞口扑卷而去。洞中的兵丁咳嗽着,流着眼泪与鼻涕,慌乱地往下掀石头,想制止火势。负责放火的战士们,巳撤到安全地带。那掀下的石块,一块接一块弹跳起来,“乒乒乓乓”砸进河底,除激起阵阵浪花外,根本制止不了越来越猛烈的火势。腾空的火焰在上蹿,宛如一道火墙封锁了洞口。周海清从洞口一旁爬出,,想避开火势,当他端着机枪扫射时,一发子弹正好击中他臂膀,机枪“咣当”一下掉在地上。

        这些兵丁哪儿见过这种阵势? 血肉之躯怎能忍受得了烟熏火烤,保命要紧。一个个纷纷向外甩出枪支,高声喊叫:“别打了! 别打了!我们投降!”“我们交枪啦,红军饶命啊!”周海清捂着负伤的臂膀,一看大势巳去,也只得跟着众人举着手,从火墙一侧钻出洞口......

        朱益斋精心布置的阻击关口,就这样被瓦解了。他原指望能守上个三、五天,等待中央军到来。那知在前后不到一小时,就被轻巧地拿下了。

        战斗结束。十四团二营三连无一伤亡,除击毙三名兵丁、击伤周海清外,还缴获步枪四十三支,轻机枪二挺,子弹若干。

        当贺龙率军直机关从小天桥通过时,在桥头迎接的团长肖美臣高兴地大声报告说:“报告贺龙总指挥,你布置的火龙阵太有威力了!”

        任弼时扶扶眼镜笑起来:”贺龙,火龙,都是龙!威力大呀同志们!”

        贺龙从嘴下拿下烟斗,指着李达:”不敢居功!这是参谋长讲了诸葛亮火烧孟获藤甲兵的功劳哟!我从中受了点启发。”他抬头望了一下太阳:“不错,比预期时间提前了不少。不是还有三颗钉子吗?拔掉!为肖克打扫道路,咱们也安安心心休整一下再赶路。”

        部队顺利地过了河,任弼时一高兴,玩笑便多了起来:”战斗休整两不误,贺将军张驰有度也!”

        贺龙摆摆手:“弼时书记不是常讲,休整也是为了更好地战斗吗?”

        “哈哈哈.....”关向应、李达等军直机关将领被两位首长的幽默引笑了。

(责编:刘涵)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历史考古 > 贵州史话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