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2月12日电 (车睿洁)汇编扶贫工作档案、编辑出版《毕节县史料》、组建《周素园文存》编辑部……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档案馆立足馆藏档案资源,积极探索档案编研工作新方向,不断打造档案编研精品,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形成了一批有地方特色的编研成果。
加大馆藏资源挖掘力度,科学谋划编研选题方向。毕节市档案馆安排专人负责馆藏档案资源的普查摸底工作,对红色档案、历史档案、重特大事件档案、脱贫攻坚档案等21.8万卷、册(其中文书档案等15.8万卷,图书资料6万册)馆藏资源进行普查、分析、研究,提出了汇编扶贫工作档案、编辑出版《毕节县史料》《周素园文存》等选题思路,为开展编研工作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
立足地方事业发展需要,推进编研工作见实效。根据七星关区(原毕节县)文史界缺乏清末至解放前这段历史史料的特殊情况,毕节市档案馆充分挖掘馆藏资源,查找到尘封60余年的“毕节县史料”手稿,联合七星关区史志办组建编辑部,对该手稿进行文字识读、转录、点校、注释,增添凡例、前言、后记等要素,精心打磨,《毕节县史料》得以公开出版发行。
《毕节县史料》分为三编十一章,原稿约13万字,加注释后20万字,是毕节县沿革史上,至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且较为完整的真实反映毕节县从鸦片战争至1949年11月解放前夕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情况的一部史料,叙述了在晚清和民国时期旧政权统治下的毕节县域内所发生的若干真实历史事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该书的出版,为社会各界研究毕节县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参考史料。
毕节市档案馆还对馆藏3782件防控“非典”档案进行筛选,将有参考价值的文件材料进行目录汇编,并根据需要提供相关文件,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提供资政参考;对馆藏6450件扶贫工作档案进行筛选,汇编扶贫工作档案专题目录,再根据需要提供相关文件材料,为史志部门撰写《扶贫志》《全面小康志》等提供档案资源。
跨界强强联合,努力打造编研精品。毕节市档案馆以馆领导班子、业务骨干为主体,邀请毕节市书法界、文学界、史志界专业人士以及周素园先生后人参与,组建《周素园文存》编辑部,对征集到的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周素园先生撰写的5册《素园文存》手稿进行点校编辑,历经两年的精心打磨,终于完成约64万字的历史题材类精品书籍《周素园文存》的点校编辑工作,并获批方志出版社书号,即将公开出版。
据了解,《周素园文存》的大部分文章深刻地折射出二十世纪前半叶在中国特别是在贵州大地上发生过的各种激流震荡、风云变幻,对于后人认识、了解贵州历史,铭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毕节市档案馆将继续深化对历史档案、红色档案的挖掘研究,不断提升档案编研工作水平。(完)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