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史话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考古 > 贵州史话  
走进盐茶古道:触摸金沙历史的千年沧桑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1-08 18:09:11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  黄 泽 点击: 评论:0

       黄 泽

  每年清明前后,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的后山、沙土、源村、岚头、龙里、清池等乡镇的茶山上,满是采摘头茬茶的茶农。头茬春茶也叫明前茶,无论是汤色、香味、品相,还是营养价值,都比其它时段的茶优越许多,成为茗家们追捧的佳品。而采春茶或是到茶山踏青、采风,更是金沙人由来已久的运动和休闲项目。金沙人对茶的向往和痴迷,得益于始于元、拓展于明、盛于清及民国的那一条条盐茶古道。

  漫步于金沙县最西端的清池镇鱼塘河谷的山道上,触摸着建于清代中叶的鱼塘河盐茶古道义渡碑,仰望着悬崖峭壁上的摩崖石刻,竟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沿着古道穿行在崇山峻岭中,让我仿佛触摸到了金沙历史的千年沧桑……

  金沙境内的盐茶古道,大多是南北向的,它曾是川盐入黔、黔茶入川的纽带,按其地理位置自然地分为以沙土、安底为主的东线、以打鼓新场(今金沙城关)、岩孔、平坝为主的中线和以石格闹(石场乡)、清水塘(清池镇)为主的西线,三个相互联系又彼此分离的部分。以黔北四大名镇之首的“打鼓新场”为中心,一路向最西面的清池镇进入川黔交界的古蔺,抑或是最东面抵遵义、贵阳毕节市交界的沙土镇,从县境的最西端直达县境最东端。一条公路几乎垂直地把明清时代盛极一时的盐茶古道连成一片。

  而这些古道又无一不是与四川自贡和盐津的井盐和金沙的贡茶相关。尽管古道如今已是荒凉孤寂、杳无人烟的断壁残垣,但历史与现实、孤寂与喧闹相互交织的这些古道,俨然是把千年沧桑浓缩在金沙乡间的一部悠长的历史。

  作者闲暇之余,曾沿着这些古道一路走来,期间艰辛和收获并重,失落与惊喜并存。

一道跨川黔

  金沙县作为西部中国贡茶文化发源地的历史,可追溯到汉武帝时期。据史料记载,汉元鼎20年(公元前135年),拜唐蒙为郎中将率部属、民夫万人前往夜郎,以说服夜郎侯多同实行郡县制。队伍从蜀地赤水河口符关(即今四川合江境)出发,沿赤水河到达犍为郡的平夷县境(即今金沙县清池一带)。唐蒙在尝到了土著百姓待客的“神汤”后,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在会见夜郎侯后返程时,特意购买了“茶、蜜、构酱”等回京后作为“方物”献武帝。汉武帝品尝后,大加赞誉,亲自将此茶命名为“夜郎茶”,并传旨作为贡茶。

  西汉杨雄《方言》中称:蔎“蜀西南人,谓茶曰“金沙清池茶”,就是指今天位于清池镇的千年古茶树群。成书于东晋的《华阳国志》记述了“平夷产茶、蜜”的史实。金沙茶历隋、唐、宋、元、明、清都是金沙特产,成为地方官员和乡绅们上贡朝廷的“方物”。特别是元代,“马背上得天下”的草原游牧民族对茶情有独钟,以至永宁上贡茶、蜜、水西马深受朝廷嘉许。明代,岩上、岩下(今清池、石场片区及平坝湖水等)产茶地区更是作为奢香的嫁妆陪嫁水西,贡茶自此南移水西,被奢香命名为“灵茶”,年年作“方物”上贡朝廷,深得朝廷称道。

  据《大定府志》记载,明朝洪武年间,贵州宣慰使司奢香夫人前往南京觐见朱元璋,除了向朝廷献马23匹外,还进贡了大批清池茶叶。在朱元璋的大力支持下,奢香回到水西后,开辟龙场(今修文县)九驿,其中就有从乌江四大古渡中东线的黄沙渡和中线的鸭池渡到金沙县清池镇进入四川的古驿道。驿道的开凿对川盐入黔和黔茶入川取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修建于清嘉庆年间的金沙县清池镇鱼塘河盐茶古道义渡碑)

  渔塘河的一块碑中记载有:“清水塘茶,渡船经古蔺出川,畅销各地,连年岁贡,惜产少耳”的文字。随着明末改土归流的推行,水西政局动荡,贡茶停贡。至清代嘉庆年间,清水塘学子郗左立引进江南制茶技术,制成不亚于“龙井茶”的“清池毛尖”,并智献嘉庆皇帝,清池茶又重获贡茶之称,并以茶代粮,年年上贡。

  金沙处于乌江水系和赤水河水系之间,除了陆上运输的古驿道外,作为盐茶贸易重要交通的乌江和赤水河,自古就是黔货出山的重要通道,但其成为川黔之间的河运干线则是在明清时期。据沿河县《田氏族谱》记载,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十月,田秋任四川按察使,上疏凿雍疏流,在乌江险滩岸边修凿简易纤道行船,自此川盐沿乌江大量入黔。光绪德宗三年(1877年),四川总督丁宝桢又建议朝廷拨巨款再次整顿乌江航运,历时三载,开凿五十余座险滩,直达水西一带,自此入黔川盐成倍增加,贵州的木耳、茶叶、桐油等也顺江而下,通往全国各地。而赤水河航道的疏浚则开始于清乾隆年间,至光绪初年,形成永岸、仁岸等盐道,清池作为永、仁二岸的通衢,吸引了不少江西、四川、陕西、湖广商人来清水塘经商谋业,生意兴隆,茶叶成为对外输出的主要物产。

  (金沙县清池镇境内的盐茶古道遗址)

  是水陆两运的盐茶文化,助推了整个金沙进入历史上经济繁荣的辉煌时期。

  在今天的乌江和赤水河峡谷中,还留下了一条条纤道,盘旋在断崖绝壁上,似乎在无声地见证着那段沧桑而又悲壮的历史。

西线:一个时代的三个标记

  在清池盐茶古道往金沙县城方向的沿途,留下了许多因盐茶贸易带来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轨迹,江西会馆、罗氏墓石刻、敖家坟石刻等国家级文物,见证了那段曾经辉煌的历史。

  清池江西会馆也叫万寿宫,位于清池镇街上,建筑面积达两千多平方米。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同治三年(1864年)被毁后,现存的建筑为光绪十九年(1893年)重建。

  (金沙县清池镇江西会馆戏楼)

  清池江西会馆的建筑规模宏大,风格奇特。历史上在贵州各地的江西会馆大多采用一个主殿,其余建筑围绕主殿而建的环状结构,而清池江西会馆则是采取“一进式”的构建模式。整个建筑坐北朝南,纵深数十米,沿中轴线上依次为鱼池、小桥、山门、戏楼、前殿、中殿、后殿,外围砌约四米至六米高的墙垣。

  会馆的主体部分为戏楼和“三大殿”。戏楼天井两边为阁楼,天井是当年盐茶交易的场所,也是休闲、看戏的地方。三大殿均面阔三间,两边为耳房,为硬山式木结构建筑。前殿用于集会和处理帮会大事,中殿用作是管事办公。后殿的阁楼高五层,登上顶楼,可以观赏壮丽的清池风光。整个建筑呈阶梯式由低向高,功能明确,排水系统完善,消防设施齐备。

  (金沙县清池镇江西会馆阁楼)

  清池江西会馆设计科学,保存完整,是黔中及黔北地区会馆中的精品,也是明清时期清水塘(清池)盐茶文化遗存下来的最具代表性的重要标记。人们把万寿宫叫做“会馆”,充分体现了它的商业性能和接待功能。

  如今,站在会馆戏楼的天井中,看着这个恢宏的建筑,当年盐茶贸易的盛况仿佛就在眼前。

  如果说清池江西会馆是明清时期盐茶贸易的一个标识,那么分别位于盐茶古道两侧的罗氏墓石刻和敖家坟石雕则是金沙西线明清时期盐茶贸易繁荣的最好见证。

  罗氏墓石刻位于金沙县清池镇园坪村,占地面积一百六十平方米,建于光绪七年(1881年),为三碑四柱五帽牌坊。罗氏墓石刻在工艺上保持了中国传统石刻的线刻、浅浮雕、深浮雕、透雕、镂空雕、圆雕等工艺,内容以中国传统审美的“忠孝礼义”、“福禄寿喜”等为主。罗氏墓共有石刻图案四百余幅,题材内容丰富,雕工精湛,充分体现了黔西北石雕艺术风格,被誉为黔西北盐茶文化“保留在石头上的史书”。

  与罗氏墓坟隔河相望的敖家坟,是敖国治祖孙三代七人的墓地。敖家坟墓群坐落在石场苗族彝族乡鹿寨楼村牛颈坡的半山腰里。整个墓群由坐东朝西的两组墓葬组成,占地约一千平方米。

  (金沙县石场乡鹿崽楼村牛颈坡敖家坟北墓群)

  据民间传闻,敖国治本是盐茶古道的普通人家,得益于古道繁荣的商贸,敖国治和其子敖正科一生苦心经营数十载,终成一方富绅。敖国治去世后,光绪二十年(1894年),其子敖正科年方二十五岁的独子敖步锟不幸染病身亡。仅过了两年,敖正科又撒手人寰,家中仅存敖家两代遗孀惨淡经营。敖氏两代遗孀遂变卖家中大部分田产,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建成了北墓群。墓群建成后不久,两位遗孀又相继离世。敖氏族人怜悯敖正科一家人的不幸遭遇,变卖敖氏家中剩余财产,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建成了南墓群。

  (金沙县石场乡鹿崽楼村牛颈坡敖家坟南墓群)

  敖家坟两组墓群相距四十余米,皆依山势而建,自西而东逐一向上递增,构成两座相似的封闭式四进整体。墓群的门楼、牌坊、栏栅、照壁等雕刻错落有致,敦厚凝重,古朴典雅。整个墓群共刻有楹联、题词、律诗、墓志等作品数十件,三千余字,人物千余,马匹近百,植物三十多种,花纹图案五十多类,图案及雕塑一千多幅。

  作为盐茶贸易兴盛见证的敖家坟,建筑规模宏大。其石雕内容十分丰富,或取材于历史故事,或借助于神话传说;雕刻工艺线刻、镂刻、浮雕、圆雕等技法综合运用,因势就形,各得其妙。纵观整个建筑,雕刻刚健流畅,画面准确细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省内外专家誉为“黔西北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

  如今,站在牛颈坡的山梁上,远眺苍山如海,辽阔空旷,近看灰红色的石雕群,犹如点缀在乌蒙山深处的一组永不凋谢的艺术瑰宝,镌刻在青山绿水之中,显得更加光彩夺目。

东线:一个峡谷的传奇历史

  盐茶古道在金沙县东部地区,主要是川南经遵义播州过乌江支流偏岩河后,再经源村、沙土、后山、安底等地,从大塘渡、黄沙渡等处渡过乌江后进入黔中地区的息烽、修文、贵阳安顺等地。而这一带老鹰茶、天灵茶、马胡棚茶在清末及民国时期就已经远近闻名,远销省内外。

  乌江从威宁县香炉峰发源后,一路向东,在大塘渡口和马老石渡口之间,接纳了翁贡河、小溪河等支流,在沙土漩塘一带形成了宽阔的河面。翁贡河发源于长坝乡,流经后山和沙土两镇交界地区后,在青山和鹿角山两个巨大的山体之间,撕开了一个狭窄的口子,在激流和险滩中汇入乌江。由于两岸都是悬崖绝壁,山势险峻,人们只能沿着河谷进出。因此,早在明清时代,三丈水河谷就已经成为黔北过偏岩河后经沙土进入黔中的重要通道。在沙土镇团山、黄泥、民族和后山镇幸福等村,至今仍保存着大量明清时代盐茶古道的踪迹。

  位于沙土镇民族村石笋坡的石笋路碑,修建于康熙四十一年(1704年),据《始修石笋碑序》记载:“在石笋一路,非名邦大邑,康庄大道。有学士及友往来于其间,骚人逸玩赏于其地。上下左右,多崇山峻岭,且险而崎岖,去来者未免有裹足不前之苦。”从碑文中可以看出,三丈水河谷一带,在明清时期已经成为沙土人进入黔中地区的重要通道,而且常有商人、学子、官员等往来。乡人念其“崇山峻岭,且险而崎岖,去来者未免有裹足不前之苦”才集资在原有古道的基础上裁弯取直,重新修整拓宽了这条古道。

  (修建于康熙年间的金沙县沙土镇始修石笋路碑)

  说起三丈水这个名字的来历,还有一个与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有趣的故事。三丈水,原名“三潮水”、又称“三涨水”,位于沙土镇团山村文家田坝组。《金沙地名志》载:“依其源头黄鱼洞水每天三涨三消得名。”据《贵州通志》载:“三涨水在城西永丰里(今沙土一带)”,《大定府志》载:三涨水,“在永丰里。有异处,一日三涨。”明思宗崇祯十一年(1638年)三月,地理学家徐霞途经贵州,将修文“三潮水”写入游记,恰逢沙土镇文家田坝人刘在田在修文,听说后赶去将沙土“三潮水”的奇异之处对徐进行介绍。徐霞客听闻后,颇感奇异,为避免重复,建议将沙土“三潮水”取名“三涨水”,后逐渐演变成今天的“三丈水”。

  (金沙县沙土镇和后山镇交界的三丈水峡谷)

  相比于西线清池一带的古道,这里显得尤为繁忙和重要。时至今日,在高峡平湖中,依然能窥见昔日峡谷的险峻和古道的繁忙。更为传奇的是,1935年三月底四月初,中央红军正是从这些古道上艰难跋涉,南渡乌江,从而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胜利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古道也因此被赋予了新的历史内涵。

  如今,这里的三丈水省级森林公园山高林密,云雾缭绕,气候温润,是纯天然绿色有机茶的绝佳生长地。天灵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三丈水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正是依托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把明清盐茶贸易发扬光大,并赋予了新的内涵,创造性地开发出了“天灵寺”牌天灵金针、天灵翠片、天灵毛峰等茗品。

  (金沙县沙土镇和后山镇交界的三丈水峡谷)

  站在三丈水沙土黄泥村一侧的黄泥岗上向下俯瞰,整个河谷尽收眼底,可以想象当年马帮们人挑马驮,穿越在古道上的艰难情景。行走在红军步道上,还能感受到当年三万主力红军艰难的跋涉。正是这些河谷中古道,促成了金沙县东部沙土、安底等古镇的繁荣和兴盛,也正是这些古道,改写了中国革命的历史。

  一阵山风吹过,身旁的松树发出阵阵涛声,如万马奔腾,仿佛在述说着大河曾经的沧桑与悲壮。悬崖下的三丈水,波光粼粼,碧水蓝天,如诗如梦,像是在为我们展示着一幅幅壮美的时代新篇。

  (金沙县沙土镇和后山镇交界的三丈水峡谷)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历史考古 > 贵州史话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