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考古 > 考古发现  
屯堡文化 贵州建制的历史背影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1-07 21:05:52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 点击: 评论:0

 

  明代安顺屯堡分布图。 (安顺学院屯堡文化研究中心供图)

 

  “云峰八寨”之一的本寨。 陆青剑 摄

 

  鲍家屯附近的水利系统。 吴羽 摄

 

  屯堡妇女服饰与古建筑气息相通。 陆青剑 摄

 

  云山屯寨门设置在一处关隘上,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西秀区文旅局供图)

 

  九溪的“3街6洞”建筑布局在建屯之时就已确定。 陆青剑 摄

 

  第二届安顺地戏文化展演。 新华社

 

  天龙屯堡利用文化优势开发旅游。 沈东 摄

 

  鲍家屯多数居民为鲍氏军户后裔。 陆青剑 摄

 

  周官屯大多数人都有木雕手艺。 陆青剑 摄

 

  贵州明代版图上,一条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延伸的驿道,清晰地标示着明初建立的24个卫。这是1381年明王朝调兵征南凯旋班师,军队奉令沿着滇黔、湘黔驿道即今沪昆高速公路一线设置的军事存在,大明政权的西南版块自此有了一个巨大的安全屏障,滇黔地区的军事安排初步完成。

  有别于驰骋疆场的野战部队,卫所的主要任务是防御,这些均为军户的武装力量掀开了生产自给的篇章,这意味着贵州的开发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随着卫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央朝廷在贵州建立行省成为可能,1413年明朝廷新建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其背后就有卫所制度这个有力推手。

  令人惊奇的是,虽然卫所制度在清初被废除,但卫所制度的产物——屯堡,却历经600多年,并自成一个地域性很强的文化系统,成为贵州历史画卷与现实交织的一抹独特风景。重新把目光投向那些此起彼伏的石头建筑,历史时空在回溯与当下之间穿巡,“我们从哪里来”的寻问再次回响于耳畔。

  ■ 卫所制度奠定建省基础

  2022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安顺屯堡考古调查。5月,该所完成安顺羊边城遗址测绘及安榨城遗址的调查工作。这是贵州首次从考古的角度,对屯堡及相关遗存展开系统的调查工程。在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看来,“安顺是贵州目前保存卫所及屯堡遗存最丰富的地区,率先对该地区开展屯堡考古,以此再延伸到其他卫所设置地,及湘滇黔古道一线,将有助于探析明代中央对贵州开发历程,归纳明清贵州发展模式。”

  根据既往考古资料、“三普”资料、古代文献等相关研究成果,考古人员掌握元明时期遗存100余处,并以州府、卫所遗存为“干”,以屯堡、墓葬等为“枝”,驿道、庙宇等为“叶”,主次分明地开展考古工作。考古队先后完成对云山屯、鲍家屯、羊边城、安榨城、屯军山、顶营司城址等实地踏勘及城墙解剖,并利用航拍、拓片等方式对文物点进行资料采集。

  眼见为实,这个“实”需要考古科学作支撑。600多年的遗风古韵除了能触摸的活态场景外,对于过往云烟,考古调查、勘探研究提供的是时空蝶变的遗存符号。此次屯堡考古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贵州文化多样性阐释提供生动案例,同时也将对贵州建省、城市分布格局、交通网络的发展以及中央对边疆地区管理进程进行探索,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旅融合提供生动素材。

  安顺屯堡多集中在安顺市西秀区和平坝区。从现在仍在使用的地名来看,西秀区主要是屯,平坝区主要是堡。“屯”的本意是“包起来”“卷起来”“围起来”,特指驻军或屯垦而形成的村落;“堡”的本意是土石构筑的小城,有比较坚实的围墙,且内部较为繁华。当年明朝廷在全国推行卫所制度,目的是加强地方稳定。

  为什么要在驿道沿线设置卫所?安顺学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孟凡松博士认为:在交通要道设置卫所,便于管理,再一个是黔中地区有大量尚未开垦的土地,为屯军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明军进驻之后,充分利用那些未开垦的土地开垦出大量农田,这些农田保证驻军能‘养家糊口’。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屯堡地区为什么都拥有那么多良田好土的原因。”

  通过对官方权威记载和民间资讯如家谱、契约文书等资料的深入研究,孟凡松得出一个结论:当年大明军队的30万人征服元梁王后,大部分回到原来的部队驻地,少部分留在黔中。“那时留下来的少部分军队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御,且训且耕,为边疆稳定提供安全保障。”孟凡松说。

  处于平坦地区的平坝卫、普定卫(今安顺)和安庄卫(今镇宁),在贵州24个卫中的地位显得十分突出,原因在于它开垦的土地最广。即便在今天,这一带的坝子仍是贵州的主产粮区。明朝廷在黔中地区设置的第一个卫是平越卫(今福泉),继而是洪武十五年的普定卫,接着才是洪武二十二年的安庄卫,洪武二十三年的平坝卫。从安顺学院屯堡文化研究中心提供的卫所示意图中,可看出黔中地区的卫所设置大都在洪武二十二年、洪武二十三年,这之后,贵州行省建立。

  已故的中国明史学会原会长、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商传曾多次到安顺,他曾在相关学术活动中表示,密布于各地的屯堡,就像是一部活至今日的明朝历史,是探究明代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历史研究不可多得的资料。屯堡遗迹是珍贵的历史遗迹,更是原生态的历史文化传承。

  ■ 历史积淀绵延不绝

  贵州建立行省之后,黔中的屯堡地区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因为军户原籍大多是江淮一带,因此在军屯(后发展为民屯)这个特定的历史空间里,自然保留着原籍的风俗和节庆习惯。自成体系的发展路径,使数百年来屯堡里的风土民情绵延不绝。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九溪村是黔中地区最大的屯堡村落,2019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步行村道,老建筑石墙斑驳,依稀讲着光阴的故事。“九溪村有3街6洞,1553户5177多人,都是一个小乡镇的规模了。”如今已把屯堡服饰制作技艺传给下一代的裁缝师傅张世福,在九溪村老年协会担任会计,同时也是一个资深的地戏表演爱好者,他所说的“3街6洞”,指的是3条街道6个门洞,而这样的格局,在屯堡初建时就已奠定。

  张世福说,居住在九溪村的居民,均按照姓氏聚居,一个门洞进去,这边一溜是朱家,那边一溜是张姓。长期以来,各个宗族之间总体上和谐共生,显示出屯堡人内部的亲和与有序,村里的10多个协会、3个地戏队就很能说明这一点。“我们这里还有一支女子地戏队呢。”曾带地戏到过韩国参加世界艺术展的张世福,说起屯堡和地戏无比自豪。

  九溪的屯堡民居在平面布局上强调中轴对称,主次分明,总体上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的建筑布局和特点,一般都由正房、厢房及围墙连成一门一户的庭院。有的屋面覆盖的石板拼成菱形图案,门头精雕细琢的,花窗精美漂亮,随处可见精致的石雕和木雕,每个细节无不传递着吉祥喜庆、耕读传家的文化内涵。贵州都指挥同知顾成的后裔,至今仍生活在这座古韵四溢的石头寨子里。

  中国最大的屯堡在黔中,黔中最大的屯堡在九溪,民间就曾有“九溪是座城,只比安平少三人”的说法。这里的“安平”,就是今天的平坝县城。由此可见,古代的九溪虽为村寨,但其繁华程度堪比城镇。在人口富集的九溪,民俗活动丰富,玉皇会、观音会、蟠桃会、开秧门、雷神会、河灯节、牛王会、祭灶神等从年头热闹到年尾。在九溪,可以窥见和感知黔中屯堡的人文肌理和文化宽幅。

  “九溪的典型性,引起中国社科院的关注。”安顺学院教授、贵州省屯堡研究会秘书长张定贵说,21世纪初中国社科院推动的“中国百村调查”研究课题,黔中地区就选中九溪村,并以《屯堡乡民社会》的名称结题出版。该书对九溪村的历史和自然环境、村落经济、社会结构、文化符号、公共空间、乡村重建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乡民社会”概念和“乡村重建的内源性资源”的重要命题。

  中国的古村落很多,屯堡村落显然是非常亮眼的那一个。除了人口富集的九溪,“云峰八寨”的特色同样引人注意。作为黔中屯堡核心区,本寨、云山屯、雷屯、小山寨、章庄、竹林寨、吴屯、洞口寨构成“云峰八寨”,为屯堡文化研究和文旅融合探索提供了生动的活态场景。

  “云峰八寨”隶属西秀区七眼桥镇,距安顺城区10余公里。为屯堡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本寨处于显要位置。张定贵指着一座座耸立的碉楼介绍说,本寨人一直按祖训,传承着建筑、服饰、饮食、节庆等习俗,遗韵犹在。古朴典雅的石头建筑依山而建,各家各户自成体系的封闭式“合院”,分布在曲折的小巷两侧。户与户有暗门相通,家与家有高墙相连,形成布局严谨、主次有序、结构坚固、易于自守的格局。

  张定贵研究认为,本寨实际上在其他屯堡建好之后,由多个屯堡的人们聚集在此建设而成,功能上不再如先期的屯堡那般具有强烈的防御色彩,它突出的是民屯,而非军屯。在屯堡人的心中,“家国为要义”的自我意识,应当是屯堡文化特色得以形成的基因。

  ■ 资源优势的现实转换

  “叮叮!当当!”西秀区刘官乡周官村的一处木雕作坊,传来有节奏的雕刻声,周明和他的4个搭档正在制作面具。初中时就开始雕刻微型面具挣钱的周明,手里一直没离开过刻刀。20世纪90年代,周官村400多户有80%的人家从事面具雕刻。

  “我的老哥子以前在青岛跑市场,我们只负责制作。”周明说,全国许多旅游景点出售的面具,大都源自贵州安顺周官屯,他的作坊制作的产品,主要是傩面和地戏面具两款。在整个黔中屯堡地区,凡是跳地戏的寨子,所用的面具都出自周官屯。2011年入列“中国傩雕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后,周官屯的傩面和地戏面具更加俏市。

  周明的木雕作坊斜对面的名师合作社陈列室内,各式各样的傩面和地戏面具琳琅满目,透着屯堡文化的坚定追认和绵延不绝。当不少地方还在探索如何把自己的特色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的时候,周官屯的面具已在全国开枝散叶数十年,成就了“中国傩雕第一村”的美名。安顺学院旅游学院院长、贵州省屯堡研究会会长吴羽对周官屯的探索路径颇为赞赏,在他看来,屯堡文化的传播不仅需要社会力量的推动,来自民间的内生力和强大的自我激发模式,对屯堡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巨大价值。

  在安顺,“鲍家屯”的知名度非常高。这个与九溪一衣带水的村子,相传是明朝驻军军官鲍福宝奉命驻扎的地方。600多年来鲍氏子孙代代传承烟火不息,至今已有2000多人。

  九溪河的支流大坝河,自西南进入鲍家屯坝子,然后绕小菁山东流,经坝子东南流出,具有自流灌溉的水利条件。鲍家屯的先人们以巧夺天工的智慧,设计修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水利工程系统:将大坝河分为两条干渠,再经过二级分水坝,将水量分配到下级渠道,可以满足不同高程农田自流灌溉的需要。两条干渠最终在村口汇合,经村东北流入九溪河。“亚太遗产保护卓越奖”“水利遗产保护奖”“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些响亮的名头,擦亮了鲍家屯农旅融合的金字招牌。

  “鲍家屯古代水利工程有完善的工程设施,且完好保留,反映出历史时期屯堡自治管理形态,对于今人深入研究屯堡文化有重要意义。”安顺学院屯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秘书长吕燕平认为,从农村水利的视角来看,这一工程得以延续,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新农村建设有较高的示范价值,是研究农村水利维护、水资源分配和公共工程管理的生动实例。

  鲍家屯拥有让人艳羡的旅游资源优势,太傅府、将军府、崇文院、习武院、武官院、鲍大干故居、碉楼、汪公殿、大佛殿、关公殿遗址、鲍氏宗祠遗址、明代水利工程、水碾房遗址、灌溉支渠、古河道等,这些要素推动鲍家屯在农旅融合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与鲍家屯的农旅融合形成对应的平坝区天龙屯堡,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先行一步,曾经的南京寻根、正月喊山等活动,开启了黔中屯堡地区与江淮后裔的互动,给天龙带来了可观的客流。跟众多的屯堡一样,天龙人对地戏怀着特别的感情。作为平坝天龙屯堡文化展示区天龙地戏队的队长,郑汝红经常在天龙屯堡文化传习馆为参观者提供讲解服务:“薛仁贵、关羽两个人物的面具都是红色,人们怎么区分他们呢?少将眉如一支箭,女将眉毛一条线,武将眉毛似火烈焰……”

  天龙屯堡景区除屯堡村寨外,还有驰名中外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台山伍龙寺。绝壁孤峰上缭绕数百年的香火,至今已成天龙景区的一大招牌,它与深藏于天龙屯堡民居中的三教寺形成呼应,诠释着亘古不变的人文根脉。如今,古迹繁多的天龙屯堡已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阵列,大步行走在将屯堡文化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的路上。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历史考古 > 考古发现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