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珍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考古 > 历史珍闻  
再访黔西北苗族起义军根据地猪拱箐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0-04-26 17:19:56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罗国锦 点击: 评论:0

1.jpg

毫不讳言,向往黔西北苗族起义军根据地猪拱箐,源于对英雄的祖先们的无比崇敬之情。老一代对祖先们传奇故事的盎然兴致,使我从少年时代就能够耳闻能详,并凝聚成一腔深深的情愫。早在十多年前,我就独自前往这个魂牵梦萦的圣地,触摸祖先们演绎在崇山峻岭间的风骨和气节,寻找那愈久弥新的非凡历程和历史辉煌。

2.jpg

再访猪拱箐,绕不开当地退休教师吴维应。吴维应虽然是一名乡村教师,但他对历史遗址和历史文物有着超前的认识,退休后一直致力于清朝苗族起义遗址猪拱箐的实地考察和文物保护,不仅熟悉山形地貌,而且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去猪拱箐之前,我们已经告知吴维应老师,他也做好了接待的准备。当我们一路风驰电掣来到猪拱箐山脚,吴老师早早等在路边迎接,热情地把我们带回家。
3.jpg
正值三春时节,暖风徐徐,百花争艳,到处弥漫着奇花异草的芳香。吴老师的家是一栋有些历史的老屋,坐落于一座小山之下,与山脉走势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显得清雅而舒适。老屋的左侧,另建一偏房。在他的指引下,我们进入偏房里面,方知是他专用的文物收藏室,义军使用过的马鞍、铅弹、宝刀、铜钱等等琳琅满目,直观地再现了义军当年的斗争精神和生活状况,让人一下子陷入历史深处的记忆不能自拔。
4.jpg
吴老师一边滔滔不绝地介绍义军根据地的地理情况,一边讲述文物的收藏过程,不经意间到了中午。他的爱人很好客,做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火锅,另加几盘特色小炒,把我们请回住处吃午饭。大约花了半个小时,我们吃完饭,吴老师迫不及待地引我们上山,匆匆往云南镇雄方向赶去。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一座开阔的土山上。吴老师兴奋地下了车,跑到最高处指着对面说:“快看,那座高耸入云的大山,就是猪拱箐的最高峰,当年黔西北苗族起义军的元帅府就建在上面。紧挨猪拱箐右面的那一片平缓地带,称为米粮沟,是义军发展农业和运送粮草的地方……”
5.jpg
我们举目远眺,只见猪拱箐主峰云遮雾绕,直插云霄。其四周三面绝壁,唯有一路通往大山北门,山势雄奇险峻,真的易守难攻,一眼就知道是兵家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清朝咸同年间,陶新春率领一万多人在韭菜坪宣布起义,先后夺取了七星关城、周驿站城,一时间应者云集,队伍很快壮大到30多万,从韭菜坪山脚经平山铺至撒拉溪一线,皆由苗族义军占领。随后,陶新春率领义军主力到达猪拱箐,建立了抗战根据地,凭借险要的地势与清廷分庭抗礼。在鼎盛之时,猪拱箐驻扎10万人马,山腰被一条大路隔开。半山以上为内营,居住着苗族精兵与亲属;半山以下为大营,混居白彝、土僚、龙仲、蔡家等各族义军。各族人的大小村寨星罗棋布,景象繁荣,俨然一个山城都市,故而时称“苗王城”。
6.jpg
猪拱箐由八座大山组成,又名八宝山,远近闻名。苗族义军在此安营扎寨,更使得猪拱箐名声远播。为了更好的抗击清军,义军实施了一系列的重要举措,比如设立将帅职务、制定规章制度、加强根据地防守、打通内外贸易渠道等,为建立长达八年之久的农民政权奠定了基础。得益于义军的举措,猪拱箐固若金汤,被誉为铁桶江山。与太平天国接触后,义军首领陶新春毅然扛起太平天国的大旗,被封为太平天国统兵大元帅。
7.jpg
义军不断发展壮大,引起了清廷巨大震动。1866年4月,清朝统治者调集滇川黔等五省的兵力向猪拱箐大举进犯,被义军多次打退,历经一年之久。鉴于义军战斗力强悍,岑毓英遂采取破坏风水和收买内奸等卑鄙伎俩,趁起义军卯时换班吃饭,借夜色率领清军进行偷袭,猪拱箐根据地因此陷落。陶新春等义军首领被大军围困,在激战中力竭被俘,最后惨遭清军杀害。成千上万的义军及其家属在战斗中牺牲,在猪拱箐半山下,至今尚有落难沟的地名沿用。1982年4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根据义军的巨大历史影响,将猪拱箐苗族起义遗址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jpg
在吴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重访了当年义军的各处历史遗址,真切地感受到前人难能可贵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他们所追求的民族发展进步,尽管因为时代的局限而宣告失败,但其历史功绩至今被后人深深铭记。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重温祖先们的不凡足迹,更能体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想,如能借助全域旅游的东风,及时打造黔西北苗族起义历史博物馆,把猪拱箐历史遗址遗物的保护和开发提上议事议程,不仅是对英雄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正视,对于今天的旅游发展和思想教育也大有裨益。

文/罗国锦   图/刘显伦 
责编/姚  婷  编审/刘  涵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历史考古 > 历史珍闻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