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珍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考古 > 历史珍闻  
文化宣传是一种精神凝聚力量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1-09-29 17:22:55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冉静 吴何珍 点击: 评论:0

原以为当年长征路行偏僻、行踪飘忽,加之年代久远,许多历史痕迹已经淡出人们的记忆,出乎意料的是,时隔86年红军长征在大木村民心中刻下的印迹,依然那样清晰那样鲜明…。

文化宣传是一种精神凝聚力量

●冉静、吴何珍

中国工农红军创建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对群众的革命宣传工作。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江西永新的“三湾改编”时,为土兵委员会制定的5条任务中规定写标语、贴标语、发传单、演讲宣传”于纪念日或每月举行工农纪念会,形式有演说、新剧(话剧)、双簧,跳舞、魔术等。
    1929年12月,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通过毛泽东起草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决议。决议强调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规定红军的任务除了打仗之外还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建立革命政权等工作。这次会议确定了正确的建军路战,使红军成为完全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人民军队。

图片1.jpg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退出中央苏区。之后,红二、六军团(入川与红方面军会师后称红二方面军)红四方军先后撤离湘鄂黔和川陕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初期,由左倾领导者的逃跑主义,文化宣传工作难以顾及,遵义会议后,得从加强。1935年2月27日,红军总政治部专门对此发出命令,同时拟定12条通俗而深刻、易于流传的宣传材料,一并下发,要求部队指战员在途中广为书写。命令指出、“依靠此工作,使我们能顺利战胜四面的敌人。各部队立即动员自己部队中凡能写字的,用木炭、用毛笔、用大字、用小字,在屋壁上、在门报上,遍写下列材料12条,做到每人每天至少写一条。从连队到军团的军队干部以身作则,自已动手,写满整个宿营地。与此同时,在遵义城乡广泛开展文艺宣传活动.教群众唱革命歌曲、演街头剧、活报剧召开军民联欢会,中央在苏区担任教育部艺术局局长和红军工农剧社党支部书记的李伯钊等,亲自帮助当地进步青年团体“红军之友”社等排练戏剧、歌舞、在街头演出。还组织“工农剧社”以适应拟开辟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新苏区的需要,因未能突现成略意图,工农剧社不复存在。为利于长征途中宣传,部队中的”战士剧社”重新编队分为讲演分队、艺术分队、张贴分队,和宣传队,担负综合性的宣传任务,经沿途进行演讲、演出文艺节目和书写张贴标语。遵义会议后,尽管战斗仍然频繁,红军大踏步的迂回转战,而文化宣传并没有削弱。

1935年4月2日,中央红军第五军团先遣团,从息烽猫场出发,经枧槽坡进入修文,4月3日在格都堡(今都堡村)、长田和大木寨(今大木村)一带宿营,官兵们穿着衣服虽说不整齐,可是个个生龙活虎,有的背的东西很多,有的拄着拐棍,但走的都不慢,有的在路旁打快板说:“嘿!嘿!鼓起劲,莫掉队,过了修文进贵阳……。

红军官兵见到村民就亲热地招呼“老乡”,看到年岁高的就叫“老大爷”、“老大娘”听到这呼声,村民们心里甜蜜蜜的。红军所到之处,始终坚持铁的纪律,坚持不扰民,部队驻扎城郊,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真诚帮助当地贫苦百姓。赢得村民的信赖。

大木一带过往的部队不知有多少,只有这支部队做事使人想不到,他们刚放下背包、步枪就忙开了:有的帮村民挑水砍柴,有的打扫院落,有的帮村民修理圈舍,有的站岗放哨,有的四处写标语和贴标语,有的在龙洞口等村外挖灶生火做饭。他们就是不打扰村民,不做一点儿有损当地村民利益的事儿。

这是一支与所有旧军队都不同的队伍,甚至连对手都由衷发出赞叹。“对人民毫无骚扰,有因饿取出土中萝卜者,每取一头,必置铜圆一枚于土中。”这是蒋介石在给前线将领的密电中对红军的评价。

“当一支主要由工人农民组成的纪律来明的军队出现在群众面前,并为解放全体劳苦大众而战斗时,谁不会为这种精神所感染,在中国革命的是星火燎原之势中,前者是火种,后者是干柴。”军史专家、国防大学教授徐焰说。

红军做群众工作主要是靠红军总政治部,各师政治部以及每一个连的地方工作组,工作队。党团工会及群众团队都派出优秀的干部担任这项工作,但是几乎每个战士都参与这项工作。红军对群众利益秋毫无犯,“上门板、捆禾草、打扫房子”,言行一致。宣传和教育群众,使群众了解红军确实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是工农自己的军队。

图片3.jpg

大木村本来是一个原始的布依部落,他们从来没有看见过红军,更不知道红军怎么样,以为天下的军队都是一样的,尤其是听到驻守六屯的国民党官兵的反动宣传”共产党是一支匪徒,他们走到哪里,不仅烧、杀、抢、掠,还要共产、共妻。”因此,红军还没有到达大木便吓得村民大部份跑进山里,躲着不敢出来。
    一位村民是听到国民党反动宣传。因为不了解红军,对红军产生恐惧心里而闻讯跑出去躲藏起来的。红军走后,他回来看到家里桌子上有张纸条上面写有:“本家主人,路过此地,住在你家。坛中干鱼,总有一斤,留毛三毫”的快板诗,感动不已。深知红军是纪律严明.真下的人民的军队。

乡贤李孝凤告诉记者,听爷爷回忆,红军来到村里后,他主动拿出甜酒冲水给战士们喝,战士们要给他钱,他不要,战士说,不要不行,买卖公平,我们红军不像你们想的象土匪一样对待老百姓。红军官兵不仅没有骚扰老百姓,还给村里人送物资,告诉村里人,他们是穷人的部队,穷人不用怕。

老百姓回到村庄,大家见到很感动!红军哪里是匪?完全是为百姓着想的军队,这样的军队哪里找?有几个白发人惭愧得直拍胸脯说:“早知道是穷人的军队,我们应该为他们做饭、帮他们了洗衣服,送点粮食呀!为什么还要跑出去躲他们呢?”

77岁的村民李忠元听父母讲,红军到修文之前,先头部队侦察官兵化装成磨刀师傅来村里探路口。寨子里有几棵巨大的银杏树,红军到来后就在树下休息。

在这里,红军得知蒋介石飞到贵阳督战。这一绝好消息让毛泽东看到这是调出滇军的好战机。于是,他让红军故意暴露行踪;白天大肆活动,做出要攻打贵阳的样子。据史料记载,红军经过之地,大部分都是隐蔽前行,而唯有在大木寨,是公开活动……。朱德总司令还故意向留在乌江此岸的牵制敌入在红九军团发电报。“我今天住在扎佐东北地区……以此迷惑敌人。

红军在大木寨公开活动,红军官兵挖战壕。帮群众挑水砍柴,打扫院落。

红军宣传队还设立宣传点,写标语、 打快板、唱革命歌曲,留下了“红军是干人的军队”,“取消一切高利贷”、“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打土豪、分田地”等大幅宣传标语,其中一条标语“红军是干人的军队”历经风霜雨露,岁月悠悠,依然清晰醒目。

干人爱的是红军

蜂子爱花鸟爱春

干人爱的是红军

红军对我情义好

吃颗芝麻平半分

 

地上干人靠红军

天上小星挨大星

地上干人靠红军

父母伯叔亲兄弟

不及红军情意深


    布依村民用自制的米酒和玉米酒加中草药泡制的药酒为红军病员理疗治伤,与红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红军走后,国民党的县、乡地方官指令保长组织民丁来洗刷红军标语和布告时,布依村民立即砍柴来把红军标语盖住,有的不仅用柴捆遮掩,村民李忠良甚至还将巷道堵死,留下“红军是干人的军队”这条标语。布依村民订下违约三章,保护红军标语,留下弥足珍贵的散发着墨香的红军标语。为怀念红军。布依村民将全寨酿制的米酒都称之为“大木红军酒”。如今,该村有20多家村民酿制的米酒。走上发家治富的道路。

夜晚,大木的天空繁星点点,布依村民像过节一样高兴,跳起欢乐祥和的布依族舞蹈,他们向亲人红军官兵献上一杯杯甘甜爽口的美酒,红军官兵忘记长途远行的疲惫,尽情地欢歌,整个布依山寨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

但从此点看,在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民心所向,早已分出高下。而这份难得的民心,在红军沿途的宣传之外,更重要,靠的是红军一路上对群众的秋毫不犯和军民融洽一心。

图片2.jpg

这些故事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大木村民与红军血脉相连,团结一致的深情与共,是红军长征历尽艰险,饱受磨难后仍能赢得胜利因素。八十六载悠悠岁月,长征精神的火炬依然根植在革命老区人民心中,军民鱼水之情依然不断传承赓续。

红军离开川滇黔边以后,红军文化宣传更显示出它的生命力,意义深远。正如一首民谣:“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标语指方向 。红军走了留那样?留下话儿䁔心肠!”红军走了,群众想红军盼红军,看见红军留下的标语、传单,心里充满希望,苦海中有了依靠,想尽办法甚至于用生命来保护,保存这些标语、传单、实物等,并编歌唱红军,表达自己的对红军深深的思念。红军文化与群众文化 溶为一体。

记者在大木红军文化广场栏住一位小女孩问她知不知道红军的故事,“知道呀,爸妈和老师都给我们讲过,红军战士最勇敢,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给我们创造的。”小女孩的脸上露出纯真的笑容。记者不禁十分感慨,当年红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是何等的荡气回肠。人们今天所享受的宁静安逸的生活,是千千万万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感恩与珍惜,是我们永远需要的。

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是我们党光辉历史的见证,我们要充会挖掘革命文物故事,让更多人了解革命历史感悟长征精神。

编审:刘禹涵

责编:张蒙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历史考古 > 历史珍闻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