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收藏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考古 > 文物收藏  
崔瑞军:奇石的藏与养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0-08-07 11:05:57 来源:美术报 作者:崔瑞军 点击: 评论:0

   中国奇石,自古以来,便是文人雅士、达官贵人们怡情的雅趣。人们喜欢一方石头,都是被石头那奇异的造型,色彩纷斓、质地温润等特性而吸引,被一块石头所营造的“大千气氛”所迷离。一块好的奇石,多是鬼斧神工,恍若神境,令观者惊叹,拔弄和点燃了人们灵魂深处的心灯,从此,这些奇异石头便不会轻易被人们放下了。这便是奇石让人一碰,无法挥去的魅力所在。

  赏石怡情,赏石延年,而且,赏石有瘾。

  中国人的哲学思维,造就了中国人丰富的想象力,体现在奇石观赏“思维”上,更是能从石头里体味到深层的哲理,观察出超凡的境意。本心修持到一定境界,看石似山,看石似人,看石似景,春风、夏雨、秋景、冬雪,都能给你体味出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更有甚者,从石参禅,透彻生命,宇宙真谛,大悟大彻,得悟大智慧。

  古代中国,就对奇异灵石有着涤荡凡俗的传说,那便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女娲补天。据说,上古时期,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气得用头去撞世界的支柱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生灵涂炭,于是炼五色石补好天空,使得人间得以安宁。这五色石,留给人间多少美丽的遐想。《红楼梦》另外一个名字便是以石头命名的《石头记》,开篇引言中,说是女娲补天之石剩一块未用,弃之人间,从而产生了洋洋洒洒百万言语故事,传颂人世。另外一个与石有关的,便是中国历史上真实的事件了:北宋徽宗年间的“花石纲”。北宋徽宗赵佶喜石,于是朝廷专门设置应奉局,从江南江浙一带搜罗异奇美石,奇花异木,运至京城汴梁,历时二十余载。这是奇石在中国最大规模的赏石事件。石头的影响,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对石头的痴迷和喜爱,文人雅士中,不得不提宋代文人画家米芾,他见古拙奇石,便整衣冠焚香拜揖,称石为兄,日夜观赏,形成著名的典故“米芾拜石”,流传于世。成为后世精彩不断的表现题材,成就多位画家的千古之作。想必大家都已知晓,不用多叙。奇石观赏进入当代,除了古来有之的南方各类雅石外,北方内蒙古、新疆等地新发现的玛瑙石、沙漠漆、黄腊石等奇石,也登上赏石舞台,占据半壁江山。内蒙古境内发现的“小鸡出壳”玛瑙奇石,曾卖出上亿元高价,影响和提升了北方奇石的欣赏价值和声誉。

  赏石界的石头,纷繁多样,石质名目繁多。许多石头,不以质地为尚,而是以奇异致胜,首先是“奇”字当先,次观质地。记得前几年新闻报道:有位藏友,收集到几块石头,每石一字,五块石头组成一句完整的话,天工作美,疑为天意。但不管何种石质的石头,保养是必要的,不同石质,养护的方式也不同,一般为四种。水养、茶养、手养、油养。水养分清水养护和茶水养护两种。一般情况下,清水养护适用石质粗糙的石头,如黄河石、长江石、太湖石,灵壁石等奇石宜用水养,水如能使用山间溪水或江湖之水滋养,经过长时间洗礼,水将赋予奇石生气,使其逾加温润,南方也有用水养石质细腻的石头,如南京雨花石,浸泡水中,色彩更加斑斓。北方的自来水不宜滋养石头。最好用纯净水。用茶水浇浸和用茶巾擦拭奇石,也是养石的一种好办法,时日久之,茶色浸润石皮表面,会使石头产生古朴浑厚、韵味十足的“包浆”。

  油养,一般用橄揽油、茶油、石蜡等涂抹养护,玉化的硬度较高的石头比较适合油养。南方、北方的寿山石、黄腊石、大化石、玛瑙石、沙漠漆等都可用油涂抹养护。油养之前,把石头用水清洗干净,如果奇石杂质污垢无法用水清洗下去,也可用化学物质草酸等兑水清洗。用草酸清洗石头,要注意使用说明,避免伤及身体。油养石头不仅能保养石头,而且还能使奇石表面产生光泽油亮,显现花纹,温润美观的效果。质地粗糙的石头,涂抹养护油后,也会使石头顿生奇异之感。油养石头,一定要选择高档植物油和石蜡油(石油中提取的),避免使用劣质油养护,容易使石头变色、变黑。各种选择,因人而异,喜好也不同。有些石头,吃油厉害,不宣过多上油。

  最后说说手养。手养,适合小块把玩小品石头,各类石头都有,凭每个人喜爱不同而手养,手养,就是长时间在手中摩挲,石头慢慢吸收人手上温度油脂、汗液,久而久之,形成“包浆”,石头便会有一种难以捉摸的深沉的亚光,非常耐人寻味。现在人们把这种方法叫做“盘”。

  也有人把石头在自己脸颊额头,头发上触擦,使石头更多吸取人之精气,以达滋养。

  养石,玩家们根据自己喜爱,还有许多自己摸索的养石之法,秘不示人。人们喜好不同,养法不同,也有不以人为养石,将石置于玻璃罩中或空气中,接受天地之气养石说法,经过日积月累,也能产生古朴年代久远之感。

  养石之法一般为以上所述几种,还得在养石赏玩过程,根据个人喜好和经验,选择不同的养石之道。会达到更高的赏石养石境界。(崔瑞军)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历史考古 > 文物收藏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