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台江姊妹节: 世界上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5-23 14:09:27 来源:当代先锋网 作者:姜春艳 点击: 评论:0

608780-台江苗族姊妹节盛装巡游。邓刚 摄.JPG

  台江苗族姊妹节盛装巡游。邓刚 摄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施洞镇坐落在清水江畔,是苗族集中聚集区。“施洞”系苗语,意为石洞,又称郎西。施洞镇自古为黔之重镇,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商贾云集,更是周边十里八乡苗族同胞重要节日聚会地,每年节日多达19个。如正月初一的捞鱼节、二月初二的敬桥节、三月十五的姊妹节、四月初八的敬牛节、五月二十五的龙船节、七月的吃新节等。其中,苗族姊妹节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

姊妹节由来已久传统延续母系氏族社会

  苗族姊妹节,当地苗语称为“垄嘎粮”,“垄”意为吃,“嘎”意为饭,“粮”意为实现姊妹、朋友之聚的心愿。

  苗族姊妹节的来源,当地有一首民歌唱词大意是这样描述的:“我们原来住东方,那里水天连成片,姑娘多得起堆堆,年年都吃姊妹饭。为了逃生向西迁,长别出嫁的姊妹,不知哪年才复还。我们来到新地方,我们还要邀起来,年年来吃姊妹饭,不忘我们姊妹情。”

  当地的一个民间传说又道:“原来苗族住在东方水天相连的地方,后来人口增多,生活困难,有一部分人要向西方迁移。但是,已经出嫁的姑娘不能回来,就把他们接回来同姊妹们一起捞鱼虾聚餐,团聚几天后,嫁了的回婆家去了,未出嫁的也嫁了,要迁的也走了”。

  由此可见,很早以前苗族早已有姊妹节,可追溯到原始母系氏族及母权社会,苗族姊妹节由妇女集体策划、主持、参与,传承,由母亲口传心授给姑娘,并以固定的时间聚会形式,一代一代传承至今。

294549-4苗族男女姊妹节上对唱情歌。 刘开福 摄.jpg

  小伙姑娘互表情谊。刘开福 摄

节前准备十分充分 能从年头到年尾

  一年一度的苗族姊妹节,凡刚成年没有银饰盛装的姑娘,父母就为其忙碌起来,父亲忙着筹钱为姑娘打造银饰或购买银项圈,母亲则急着为姑娘刺绣花衣,有时节前几个月甚至从年头忙到年尾。

  节日临近,姑娘们备制五彩姊妹饭,五彩中的绿色代表自己美丽的家乡,红色象征昌盛发达,黄色象征五谷丰登,紫色象征紫气东来,白色象征纯洁的爱情。

  节日中捉鱼、吃鱼是姊妹节的一项重要礼仪。姊妹节即农历三月十五日当天,天刚放亮,姑娘们就梳妆打扮与后生下田捉鱼戏水,或说或唱,相互戏谑。

  中午,在母亲的帮助下,姑娘们头戴银冠,耳配银环,颈挂银项圈,身穿花衣配银片,手戴银镯,脚穿绣花鞋,从几十里外到老屯寨参加第一天的踩鼓,第二天又到施洞的杨家寨踩鼓,第三天又集中到偏寨。

  从姊妹节的各种礼仪习俗来看,是以姊妹为主,她们是这一节日的筹划者和组织者,男子们必须按姑娘们的意见行事。

自由恋爱表真情 对歌对到月落坡

  姊妹节期间,每至夜幕降临,远方来的后生到姑娘寨子固定的“游方”场,以吹木叶、口哨方式发信号,邀约姑娘们会集,双方通过情歌你唱我答或我唱你答,一来一往,互相沟通,如情投意合,双方对歌对到月落坡。

  整个活动中,姑娘们都以独特的打扮装饰,巧妙的歌词美意,多情的信物标记符号和优雅的舞美舞姿参与集体各项活动,吸引异性以寻求称心如意的爱情,从而确立自己终身的婚恋生活。

  节日即将结束时,姑娘们怀着种种心愿,或用竹篮或毛巾等器具,把五彩姊妹饭装在其中,并放上有意义的信物标记送给年轻小伙,表达着心中的情意。

  如果饭里藏着松叶,代表针线,暗示后生们以后要回赠姑娘绣花针和花线;如挂竹勾,暗示用伞酬谢,挂几个勾送几把伞;若放两个相互套着的竹勾,则表示希望日后多来与姑娘来往。

  如果放香椿芽或芫荽菜,表示姑娘愿与后生成婚;放棉花,则暗示姑娘们很思念后生;放棉花和芫荽菜,则表示急切的成婚心情;挂活鸭,则希望日后回馈一只小猪给姑娘饲养,以备来年吃姊妹饭时,杀给大家吃,再度联欢。如果饭里放辣椒或大蒜,则暗示以后不愿再来往或绝交,表示没戏。

  世界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有着无比惊艳的浪漫与风情。

294547-苗族男女姊妹节上手牵手对唱情歌。 刘开福 摄.jpg

  苗族男女姊妹节上互生情愫。刘开福 摄

相关链接:

苗年

  苗年是苗族同胞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起源于苗族的农事活动,是苗族同胞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的祭祀性节日。

  苗年的歌舞表演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舞蹈和音乐,来传达苗族同胞的情感、故事和价值观。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的总称,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等侗族聚居区。“众低独高”是其传统的声部组合原则,优美和谐是其鲜明的艺术品格,歌师教歌、歌班唱歌是其全民性的传承方式。它所承载和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人伦礼俗、智慧精髓等至关重要的文化信息。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