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年间,彝族同胞就常以优质生漆涂髹皮胄、马鞍、箭筒等物品。后来又以漆器髹饰技艺制作家具,食具、酒器等。在古代,彝族漆器因工序复杂,造价不菲,属于彝族贵族的专用。到如今,彝族漆器经过创新发展,大到桌凳、花瓶,小到茶具、烟灰缸,碗筷……既有精美的艺术品,又有实用的生活用品。
作为彝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漆器古朴的造型、绚丽多姿的纹饰图案、鲜艳夺目的色调,像一扇窗户,带领世人走进彝族人的世界。
在大方县彝族漆器制作工厂,工人正在进行漆画髹饰。
守住千年传承
在大方县,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省级传承人高友光是这项民族手工技艺的大师。高友光所在的大方县循环工业园区彝族漆器制作工厂,占地约2000平方米,里面既有漆器制造的毛胚车间,又有成品陈列室,还有培训课堂和高友光的手工创作工作间。
高友光是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四代传承人。高友光说道:“我是第四代传承人,但算起来,这项技艺有上千年的历史,目前的文献资料表明东汉年间彝族人就已经掌握这项技艺。”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多年来不断发展,在明清时期尤为兴盛,明洪武年间,水西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把大方土漆研制的“朱漆”作为贡品上贡,这一举动直接促进了大方彝族漆器的发展,民间工匠的技艺有了很大的提高。到了明末清初,大方彝族漆器产业已相当发达,清代中后期更为完善,大方漆器具有制漆、胎坯、灰地、漆地、装饰五大工艺,50多道工序、82道生产环节的多种制作技艺,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和要求之高,无法从理论的角度阐述清楚,有的也无法用现代工艺所代替,只能靠长期的从业经验和师傅的指导来承袭。
在大方县彝族漆器制作工厂,工人正在进行漆画髹饰。
从漆器窥探彝族文化
作为彝族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彝族漆器作品上也暗藏了许多彝族文化的密码,是世人了解彝族文化的一扇窗户。
彝族漆器的色彩以黑、红、黄三色为主,这三种颜色是彝族的传统颜色,包括彝族服饰,彝族人生活中的用品,大多是这几种颜色组成。在彝族文化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红色,被认为是与彝族先民狩猎时射杀野兽流血有关,象征着勇敢;黄色,与光明和丰收有关,象征着彝族同胞祈祷繁衍和兴旺;而彝族历来被认为是崇尚黑的民族,黑色在彝人看来象征着高贵和庄重。
彝族漆器上的纹样也非常特别,有浓郁的彝族元素。传统的纹样都来源于彝族先祖对自然、生活的观察,与彝族服饰上的纹样相通,是彝族标志性的元素,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细细看来,这些纹样大概分为表现大自然的,如日月纹、山水纹、方向纹等;表现动物的,如牛眼纹、羊角纹、鸡冠纹、虫蛇纹等;表现植物的,如蕨岌纹、菜籽纹、南瓜子纹等;反映生产、生活工具的,如鱼网纹、织布的经纬线纹、火镰纹等;有其他图案,如人的指甲、球、方向、窗、钱等。
在传统用色和纹样的基础上,一代代传承人加入新的创作理念,使彝族漆器有了更丰富的表现。现在的漆器也会绘制具有故事性的图案,比如表现彝族火把节,表现彝族男女恋爱场景等,用色也在传统基础上有了很多突破,会根据作品的需求,在色彩上进行大胆的尝试。
在大方县彝族漆器制作工厂,工人正在给漆器上漆。
传承发扬民族技艺
大方彝族漆器一直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故宫博物院的内部刊物《故宫学刊》中一篇《清宫藏贵州漆器考》里曾提到,故宫收藏的贵州漆器多达一万七千余件,既有贡品,又有“皇家订单”向贵州民间工坊专门定制。至今,入朝进贡的大方“皮胎漆葫芦”还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国际上,1915年举行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大方彝族漆器与扬州漆器双双获奖,蜚声国际。
这项民族手工技艺,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就对大方彝族漆器生产采取挽救、扶持和发展措施,1954年成立了第一个漆器合作组,1956年建成90余人的漆器合作工厂,1958年成立有140人的国营大方漆器厂,老艺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批批新的漆器人才得以培养和壮大,大方漆器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漆器生产得到了恢复与发展。1959年,大方漆器厂为人民大会堂贵州厅制作了一对大花瓶,用传统的“隐花”技法装饰纹样,采用民族图案,凸显了大方彝族漆器的风格,得到了国家轻工部的表扬。大方彝族漆器也被誉为“贵州民族工艺之花”,与“贵州茅台酒”、“玉屏洞箫”并列“贵州三宝”。2008年6月国务院、文化部将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
来源 | 《乡村地理》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