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川剧现状的思考
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精品课学员孙新禹
由讲座引发的思考
还记得10月10日下午,肖德美老师在讲座上回忆他走上川剧这条路只是缘于巧合。据肖老师回忆,13岁的他报名川剧团时,是全然不了解川剧的,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就踏上了川剧表演的道路,自此便开始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艰辛岁月,至今已是从艺40年。
那时我就在思考,如今的川剧大师在接触川剧之始也是一名小白,甚至闻所未闻,可见川剧在当时的宣传力度肯定是不够的,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川剧这种传统文化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为人所知、大放异彩呢?
如何让川剧走近大众?
2006年,国家在意识到川剧的尴尬境地之后,国务院将川剧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2007年,政府出资号召川剧院送戏到农村,演出了120场,这一举措,使得民间的剧团蓬勃发展,也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到川剧这一传统文化。
仅仅是这种程度的宣传,我认为还是不够的。川剧的传承是需要新鲜血液的,要让青少年甚至小学生了解川剧,激发他们对川剧的兴趣,并从中挑选出更多更好的后备人才。
要达到这点,可以利用媒体强大的宣传能力,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下《梨园春》。身为一名河南人,我非常清楚《梨园春》在河南的影响力,至少我上中小学时,身边的同学,谁还不会哼上一两段豫剧呢?像《花木兰》,早已是河南家喻户晓的豫剧了。所以,我认为川剧也可以借这种戏曲栏目宣传自己。既然是信息化时代,那也要让川剧跟上信息化的浪潮才行。
除此之外,也可以借鉴一下希腊的做法,希腊的小学开设了“古希腊文艺欣赏”一课,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古希腊悲剧、古典雕塑、绘画等传统文化的基本情况,如此代代相传,因此,希腊从不缺少传统艺术的观众。这种耳濡目染的宣传方式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我国也用了这种方式宣传国学,但我认为,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小学生的传统文学素养时,也同时提升他们的传统艺术素养是更佳的选择。
川剧的演出困境
肖老师也在讲座中提到,川剧的传统剧目有数千个之多,但现在活跃在舞台上的剧目却只有几百个,也就是说,多数的剧目已经被埋在历史的尘土之下。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剧本,却不排那么多的戏呢?难道剩余的那些剧目是被观众淘汰掉的作品?
其实不然,而是排演新戏的高成本限制了川剧的发展,剧团也是要吃饭的嘛,不提高演员们的收入,也就很难让更多的人投身于川剧表演;而没有那么多的演员,也就很难排演那么多的戏。而之所以没有那么多的人去从事川剧表演,是因为川剧的赚钱前景不好,说到底就是没有那么多的观众。所以,归根结底,要从根本上解决川剧的演出困境,还是得先宣传川剧,让更多的人了解川剧。
结语
或许现状惨淡的不止是川剧,具体来说,包括京剧在内的所有戏剧都在衰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审美的改变。如果细心揣摩的话,不难发现现在流行的元素都是碎片化的:3-5分钟的歌曲,几分钟的短视频,就连文字也是段子比长篇大论更吸引人去阅读。在这种碎片化的时代,浮躁的年轻人更喜欢快节奏的艺术表演形式,像戏剧这种叙事缓慢,需要坐下来慢慢品味的艺术形式,很难抓住年轻人的眼睛。
所以,如今的大环境就在压制川剧的发展,而改变这种大环境还需要时间的沉淀,也许等人们适应了高度信息化的环境,不在对它感到新奇之后,就会有心思坐在剧院,看着台上小生慢慢的唱,坐在台下慢慢的哼,去寻找心中的宁静来修复浮躁留下的创伤。但这并不意味着等待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在潜移默化之中让新生代提升文学与艺术素养是必需的,这能更彻底的改变浮躁的社会风气。到那时,传统文化才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