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破除制约要素合理流动的堵点,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哪些领域存在“堵点”?如何打通“堵点”?
近年来,有关月嫂、保姆难找的新闻,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增超过79万家家政相关企业,较2019年同比增长200%。从业者数量增加了,供需矛盾缓解了吗?
家政服务市场需求大 专业“阿姨”抢手
在北京一场家政双选会上,北京的张女士和爱人带着两个孩子,想来找一名育儿嫂。
北京市居民 张女士:因为平时我们两个都上班,就是接送,因为小的都已经上幼儿园了。然后照顾一下孩子,兼顾做一下家务。我们家陆陆续续换了有七八个(家政员)了,工资是在八千到一万。
双选会上,200多名家政员,按5个人一组,依次做自我介绍。
家政员做自我介绍时,雇主们也没闲着。大家一边对照着简历,一边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决定稍后是否要对心仪的家政员进行一对一面试。
35号家政员刘萌萌,是一名“90后”姑娘。她成为了这场双选会上,为数不多,被3个家庭同时相中的佼佼者。
这次双选会的组织者说,这200名家政员中,大部分人的年龄在35岁到50岁之间。其中,像刘萌萌这样,年龄在35岁以下,又具备育婴、早教等证书的,却仅有10名左右。来参加过几次双选会的张女士,在面试了多位家政员之后,这次终于选定了一名33岁的育儿嫂。
北京市居民 张女士:我想试一个年轻的,我之前雇的全都是50多岁的,我觉得年轻的可能比较有活力。
记者:整体下来什么感觉?
北京市居民 张女士:太难了,我觉得找阿姨比找老公难多了。
就业火爆招生冷清 家政专业面临生源之困
如今的家政市场青睐相对年轻、有技能、有专业资质的家政员。对此,在近两年出台的家政提质扩容政策中也特别提到,原则上每个省份至少有1所本科高校和若干职业院校要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这个专业招生情况如何?年轻人愿意进入家政这个行业吗?
在北京的一所职业学校里,正在进行一场招生宣讲会。今年是这所学校第一次招收家政专业的学生。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教师王婷:专业人才太缺乏了,收纳师月薪三万没问题的,甚至可以去做家政企业的管理工作。在北京,就单说这个春节,根据中国家政行业协会给的报告,50%的家庭有高端家政人员的需求。
尽管在每场招生宣讲会上,老师都会强调目前家政专业人才严重短缺、就业前景很好,但是,感兴趣的学生却并不多。
学生 王壬淼:社会地位不是很高。周围的人也不是很了解这个行业,如果我进入这个行业,可能他们会有一些非议吧,会有家庭这边的压力。
在这场宣讲会上,也有一些家长前来旁听。
家长 王女士:我第一感受就是家政不需要学,就是从小到大养成的一些收拾整理、做饭的技能,不用学。还是担心这个行业的一个发展,完不完善,受不受到大家的认可。还是在观望吧。
杨海英作为学校家政专业的负责人,对此也颇感无奈。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杨海英:这两周我们基本上每天都在做招生宣讲,大概有10多场吧,有500多个学生和家长。但是目前来看,效果不是特别好,基本上没有主动来咨询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122所院校开设了125个家政相关专业。但是家政专业的在校生仅为1344人,也就是说,平均每所学校不足20名。但目前我国家政从业人员的缺口,却高达3000万左右。其中,以上海一地为例,高端家政专业人才的缺口就达20万。
培训补贴门槛高 小企业面临“提质”难
要提升家政行业的整体服务质量,一方面要通过大学和职业学校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家政从业人员;另一方面,是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回炉”培训,提升其技能和素质。但调查中却发现,一些中小规模的家政公司,目前面临着一定的培训难题。
在北京的一家家政公司,从业已经有一年多的王喜珍,正在接受育儿方面的培训。这家家政公司的培训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有10多间培训教室,能够同时满足300多名学员的学习。
根据北京市的相关政策,家政服务企业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能够享受每人每年500元到2000元不等的补贴,这让规模较大的家政企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但是申领补贴的前提是,企业必须具备300平方米以上的培训场地以及配套设备和师资。
北京某家政服务中介所负责人 骆燕红:政府有政策,要有培训资质,要有五名教师资格的老师,还得提供(家政员的)吃和住宿。对我们这种中小型企业来说,困难太大,投资太多。
骆燕红说,他们公司的家政员,都是在北京一所职业院校进行免费培训,但是2020年初,这所学校的培训课程却突然停止了。
北京商贸学校培训部副主任孙岿莉告诉记者,从2009年开始,北京市人社局开展政策性的家政人员培训,北京商贸学校作为第一批定点培训机构,由政府进行相应的补贴,至今已经培养了两万多家政人员。但从2020年初开始,补贴开始向家政服务企业倾斜,而学校的培训补贴也相应地被暂停了。生源减少,加上成本压力,他们的家政培训也不得不停办了。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超过193万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家政”。其中,51%为个体工商户,78%的家政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内,36%的相关企业为小微企业。
家政业要“提质” 从业者权益保障要提升
业内人士指出,家政行业要高质量发展,需要用更具吸引力的职业前景,同时还需要完善各项权益保障,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李文乐本科就读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随后又在中国人民大学拿到了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学历。但是就在两年前,他选择从互联网公司辞职,转而去从事管家的工作。
中级管家李文乐:(我的)家长刚开始是不同意的,家长对管家甚至对服务业都是有偏见的。刚开始我都没有告诉他们,我就自己先去做。
李文乐告诉记者,之所以做出了这样让很多人不理解的选择,源于自己对这个行业前景的信心。
李文乐所在的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像他这样的条件,一般入行起薪在每年50万左右。尽管薪酬不低,但是,愿意入行的年轻人,却屈指可数。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家政行业之所以难以吸引年轻人,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相应的权益保障不健全。一项针对北京地区近600名家政从业者的调查显示,有10.3%的家政从业人员并未与企业或雇主签订过任何合同或协议,双方只是做简单的口头约定,仅有36.2%的企业或雇主给从业人员上过保险。
对此,相关人士呼吁,对于像家政服务这样灵活用工情况较为普遍的行业,国家应当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保补贴政策,从而打破制约高素质人才进入家政行业的屏障。
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律师 杨毅:虽然现在一些省市已经出台了一些针对灵活用工的实施办法和制度,但是由于缺乏法律层面上的支持,在执行实施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尺度不一的情况。我们应当建立由用人单位灵活用工的平台,以及政府各部门各方组成的为灵活用工人员权益保障体系,促进灵活用工这一新的用工形态稳定安全持续发展。
家政行业或可尝试“员工制”
众所周知,家政行业就业灵活,因此一开始这个行业就是以“中介制”为主,这也造成了家政人员社会地位不高,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对此有关部门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而家政行业本身,也应该探索一下新的经营模式。或许试水“员工制”能够解决一部分难题。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