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平塘作家雷远方儿童散文诗集《柳笛》由团结出版社公开出版。
《柳笛》封面
《柳笛》封底
扉页
版权页
作者近影
【作家简介】
雷远方,布依族,生于上世纪60年代,鲁迅文学院第十三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学员。先后出版儿童诗集《月船》、散文集《魅力平塘》《追梦季节》,先后主编出版《诗画白龙》《避暑胜地大塘》《平塘作家》《天眼文学》《平塘故事传说》《诗画平塘》等20多部书籍。2011年3月获“黔南州优秀科教人才奖”。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黔南州作家协会副主席,现在平塘县文联供职。
雷远方儿童散文诗集《柳笛》,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黔南州文联副主席孟学祥作序,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伍亚霖撰写评论。该书是雷远方的第5部作品,分“童情溢香”“童话自然”“童心感悟”3辑,共101首,集中展示了作家20多年来创作的儿童散文诗。通过儿童的视角,描绘了儿童世界的精彩,展现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诗意。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想象独特,童“味”盎然,对小学生、初中生来说,是一部提高写作能力、锤炼作文语言的散文诗佳作。该书在孔夫子旧书网和平塘县城行知书店均有销售。
诗和远方(代序)
孟学祥
在作家眼里,诗是激情,远方是故事。而在这里,诗是一个人的追求,远方是现实中一个人的名字。
远方是我好朋友,读高中认识交往到现在,四十多年的感情没有变,友谊一直存在。
远方睿智,谦逊随和,为人处事和文学创作,一直都堪称我老师。这不是我有意谦虚,想当年,就是受了远方的影响,我才走上文学创作之路。高中时期,远方就开始文学创作,到大学,作品陆陆续续见诸报刊。那个时候的远方,既让人羡慕也让人嫉妒。高考,我和远方的成绩都不理想,都没有考上心目中的大学,最后都服从调剂到同一个学校,他学中文,我学英语。大学期间,我们文科的宿舍都挨在一起,课余时间,常蹭到远方他们宿舍,听他和同学畅谈文学,憧憬诗和远方。
参加工作了,在各自为生活的奔忙中,我和远方见面的机会不再像上学时那么频繁,但诗意的悠远和远方的旷达,一直都在影响着我的生活。工作后,远方在平塘民族中学创建了平塘风帆诗社,几经辗转,我成了诗社的一员,开始跟着远方学诗、写诗、寻找诗意。以风帆诗社为起点,我才有机会步入今天的文学殿堂。对文学的执着和追求,远方倾尽了大量的感情和经历。特别是组建风帆诗社,应该是他文学创作经历中引以为傲的大手笔。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的平塘风帆诗社,是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县级文学社团之一,社员遍及全国各地,远方自筹资金创办的《风帆》油印诗刊,每期印数 300册以上,铅印后最高时印数超过千册。那时不光在平塘,省内外的文学爱好者,都以在《风帆》发诗为荣,读者纷纷来信索阅《风帆》,感叹《风帆》一书难求。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形式,《风帆》远去了,淡出了文学爱好者的视线。但诗和远方还在,文学并没有淡出远方的追求。在以后的文学创作中,远方的笔触也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成熟。远方写诗写散文,创作成果在黔南出类拔萃,在贵州也是佼佼者。这些年,他把大量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文学艺术的组织工作上,作品出得少了,但组织工作却做得风生水起,文学艺术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得益于远方的文学魅力和人格魅力,文学艺术之花才在平塘盛开得艳丽多姿,丰富多彩,文学创作也才在平塘越来越受到更多爱好者青睐。近年,文学倍受冷落,而平塘的文学氛围却依然浓郁,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开展依旧方兴未艾,爱好者众,人才辈出,作品颇丰,形成了黔南文学界特有的“平塘现象”。
诗一直是远方心中永恒不变的文字寄托,从写分行诗到写散文诗,到后来写散文,诗意一直在远方文字中不竭的流淌。作为老朋友,我一直关注远方的创作,他出作品我高兴,他有成绩我欣喜。长期以来,我还一直是远方的忠实读者,很多时候更是他作品的第一读者,过去是,现在也还是。读远方的文字,心中就会涌动着一种向往,一种激动,一种饱胀的情怀常常不知不觉就溢满胸腔。
远方文字的魅力,来源于他对事物的丰富想象和细致描绘。学中文又有着丰富的教书育人经验,其创作就很注意遣词造句、语句修辞和情感表达。远方的作品文字处理简易通俗,语句修辞自然通畅,情感表达不矫揉造作。细腻的情感和长期葆有的童心,使远方的作品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形象的感化力,很快就能唤起人的美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如远方这次出版的书籍《柳笛》,其清新的书名仿如一股春风,让人在勃勃生机里踏着春天的脚步,享受春天的阳光,憧憬美好的愿望,畅想童年的时光。就像程琳歌曲《柳笛》里唱的那样“……你曾为我做柳笛 / 树上的鸟儿随我唱 / 田里的水牛听入了迷 / 你记得我,我也记得你 / 柳笛声声传友谊,传友谊 / 七个柳笛七个音 / 音调高低总相宜 /……你教我吹家乡的曲 / 柳树青青春又来 / 勾起了我的思乡意 / 你记得我,我也记得你 / 少年的时光难忘记……”
柳笛我没见过,想来应该是一种乐器。百度了一下,结果不是,只是孩童春天的一种玩具,用柳枝皮制作而成,加上吹嘴即可吹奏出悦耳的声音。这样的“乐器”当然上不了大雅的音乐殿堂,但是却为乡村的孩童送去春天的欢乐,这种欢乐既充满童趣,也充满想象,是在大雅的音乐殿堂里所无法感受得到的。试想一下,如果远方是站在一个成年人的角度,以市侩的眼光去描绘所观察到的事物和场景,可能就不会以《柳笛》 这样一个现代人很少再见到的玩具来做一本书的书名了。
不光书名,《柳笛》里的篇名,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植物、动物,乡村容易见到的一些物件和劳动场景,都是孩子在玩耍时经常看到和接触到的东西以及感受到的生活场景。《蒲公英的伞》《果园嫁接》《牵牛花》《蜜蜂》《爆竹》《小河》等,一直流连在乡村孩童的童年生活中,陪伴成长,给予快乐。文以载道,道以化人,本书的最后,远方也在告诉孩子们怎么成长、怎么为人,他让孩子们学会《宽容》,有《理想》《珍惜青春》,《学会放弃》甚至《感谢失败》。当然,最后他更没忘让这支“柳笛”《短笛轻吹》,充满《蓝色思绪》。
为便于归纳阅读,远方将这些文章分为三辑,每辑各有千秋,但又恰似一个整体而不可分割。每辑的共同点都是文章短小精干,都是在小处着手,以孩童无限的空间去敞开思绪,信马由缰而又不失真情,以纯真朴实去观察、去吟唱、去畅想,去感受世界的美好、大自然的博爱。
好书值得一读,好文更值得共享,说了这么多,感觉自己都快成祥林嫂了。把《柳笛》 推荐给你,如果你不想让自己过早世故,过早老气横秋,闲空下来就去翻一翻《柳笛》,读一读远方的诗。他的诗在远方,也在生活的情趣里。用心去阅读,用情去感受,你突然就会发现,你的身心还会年轻,你的生活还很阳光。
以此为序,不当之处请读者诸君海谅。
(作者简介:孟学祥,男,毛南族,平塘县人,先后在 《中国作家》 《民族文学》 《青年文学》《青年作家》《天津文学》《章回小说》《山花》《朔方》《山东文学》《清明》《小说林》《文艺报》等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等 200 余万字。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山路不到头》《惊慌失措》《城市很近家很远》,散文集 《山中那一个家园》《守望》等。曾获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贵州省专业文艺奖,贵州省乌江文学奖,首届丝路散文奖。后调到黔南州文联任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协主席团委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高研班学员。)
2020年2月21日于杉木湖畔
责任编辑:刘涵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