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时评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文化时评  
讓革命文化遺產融入現代城市生活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1-12 21:34: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龍其林 点击: 评论:0

 原標題:【文化評析】讓革命文化遺產融入現代城市生活

   【文化評析】

   近期,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正式發布了《上海市不可移動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報告(2018—2022年)》,系統梳理了上海市的革命文物資源,全面回顧了革命文物的保護和開發情況。這是目前國內首部不可移動革命文物白皮書,為當前城市發展中如何保護、利用革命文化遺產提供了諸多啟示。

   革命文物是一種寶貴的物質文化資源,記錄了優秀中華兒女為國家、民族英勇拼搏的歷程,凝聚著特定時代中國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對革命文物工作所作的重要指示:“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弘揚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

   革命文物承載著中華民族獨立自強的奮斗歷史、蘊含著革命先烈的抗爭精神,利用好革命文物可以弘揚革命文化傳統,傳承愛國主義精神,意義十分重大。但在實際生活中,民眾卻常常觸摸不到革命文物,青少年一代對於流血犧牲的革命歷史更覺陌生。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革命文物資源盤點不清、保護程度不夠、系統開發不足、利用方式單一等是重要原因。如何讓革命文物保護與開發利用融入現代城市生活,如何讓革命文化遺產契合民眾的日常生活,使其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服務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對各級革命文物管理部門提出了新的挑戰。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革命文物資源豐富,見証了中國革命歷史不同階段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為了讓革命文物融入城市生活,上海市有關部門作出了許多有益的嘗試:調動資源對革命文物進行活化利用,在革命文物周邊的公園、綠地、廣場等處設置革命主題雕塑﹔利用微信小程序、公眾號、網站以及虛擬現實技術等開展線上宣傳,對外開放的革命文物中大多數提供現場講解﹔注重革命文物外部空間環境的紀念性與開放性,與街區綠地、步行街道、小區廣場等活力公共空間的更新激活相結合,如打造“紅色一平方公裡”行走路線、“魯迅小道”等,既發揮了公共空間的文體休閑功能,又增強了市民對革命歷史的共情。革命文物本身充滿了時代性、故事性和勵志性,但是其中的宏大理念、愛國精神、奮斗犧牲又與民眾的日常生活存在一定的距離,因此需要以革命文物為空間和素材,將革命文物和健康生活、熱點技術、視覺故事等進行深度融合,以春風化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革命文物及其歷史文化信息。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正式發布的《上海市不可移動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報告(2018—2022年)》,既是對上海革命文物資源的盤點,又是對如何全面開發、系統利用、多樣呈現革命文物的一次經驗介紹。這些成功實踐說明,革命文化遺產不僅能夠與現代城市生活一起發展,革命精神與文體生活可以相互促進,而且通過民眾對於革命文物的現場體驗和對於革命者勇於犧牲精神的情感共鳴,還可以助力建構一種更富於歷史底蘊、奮斗精神的城市文化傳統。

   (作者:龍其林,系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文化时评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