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时评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文化时评  
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满江红》等作品频“出圈”体现文化自信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3-04 04:04:11 来源:中新网 作者:李贵刚 点击: 评论:0

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 (记者 李贵刚)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河南欧美同学会副会长马萧林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满江红》《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现象级作品引发热潮,其实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今年春节档电影《满江红》上映后,岳飞庙等景点也跟着“出圈”。在此之前,舞剧《唐宫夜宴》走红之后,带火了河南博物院及“唐宫小姐姐”服饰、文创产品等;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亮相后,引发了“青绿热”,巡演一票难求。

上述现象级作品为何频频“出圈”?马萧林认为,近年来,中国的一些影视节目、作品通过深耕传统文化,以“文化+”跨界融合的方式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受众率很高,还频登热搜榜。这充分说明了公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认知、认同已经达到了新高度,不仅产生了情感共鸣,更重要的是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得到充分体现。

“我们一直思考公众到底需要什么,我们走的道路是否正确。”马萧林介绍,近年来,河南博物院不断挖掘文化内涵,不断创新文物表达方式,让博物馆里的文物动起来、活起来、潮起来。

以河南博物院开发的“考古盲盒”系列文创产品为例,不仅将“考古发掘”融入“拆盒”过程,还能让购买者亲身体验“考古现场”,感受发现历史的瞬间。截至2022年底,“考古盲盒”累计销售量达55万个,还“出海”加拿大。

近年来,樊锦诗、单霁翔等文博机构“看门人”成为网红达人,带动越来越多的考古人、博物馆人从幕后走到台前。马萧林认为,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广大考古人、博物馆人扩宽视野、打开思路,将文物、文化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载体,让大众看得懂、感兴趣、想参与、有收获。

“更好发挥华侨华人作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马萧林说,今年全国两会,他将聚焦文物、文化工作与侨务工作的有机结合,增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助力讲好中国故事。(完)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文化时评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