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争先行致远,砥砺奋进又一程。
织金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奋力抢抓国发〔2022〕2号和国函〔2022〕65号文件实施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三大优势”,深入实施“两换”战略,认真落实“1+6+1”政策措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民生保障水平不断夯实、风险防范有序有效、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的良好态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织金县城市景。
实干成就梦想,奋斗铸就辉煌。回首2023年,织金县经济发展交出多份满意答卷——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18%左右,排全市第一;建安工程完成投资41.33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8.96%,同比增长38.82%,在全市排名第1位;从4月份以来,固定资产投资连续8个月稳居全市第一;前三季度,全县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监测在全省48个Ⅱ类县(市、区)中排名第一。
“两换”战略成效显著。“哒哒哒,哒哒哒……”走进位于织金经济开发区(织金县产业园区)的贵州裕商贸易公司校服生产车间,80余名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剪裁、缝制、压边,缝纫机发出的声响此起彼伏。
“上班赚钱和照看孩子两不误,上个月我的工资有4500多元。”正在熟练操作缝纫机对校服口袋进行加固的郭增福说。
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剪裁、缝制、压边,缝纫机发出的声响此起彼伏。
家住织金县龙场镇的郭增福此前长年在外打工,有着多年缝纫经验,得知织金经济开发区(织金县产业园区)的贵州裕商贸易公司招聘熟练缝纫工的信息后,他返回家乡,带着父母、妻子一起进入公司,一家四口每月收入1万余元。
“贵州裕商贸易公司从签约到入驻投产只用了40天,有5条生产线,年产校服40万套。”织金经济开发区(织金县产业园区)投资促进局局长范宇说。
打孔、雕刻、组装……在学生校服生产项目对面的厂房内,贵州省璟瑜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织金学生课桌椅生产项目正在有条不紊进行生产。该公司负责人章艳有8年家装销售经验,实现自产自销是她多年的梦想。织金经济开发区(织金县产业园区)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让她有了实现梦想的底气和信心,投资建立学生课桌椅生产项目。
目前,学生课桌椅生产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年产值上亿元。“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是企业回馈社会最直接的方式。”章艳说。
“引进服装生产、课桌椅生产这种短平快项目的初衷,就是让当地群众实现就近就业,稳定增收。”范宇说,为了实现“市场换产业、资源换投资”目标,织金经济开发区(织金县产业园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占地3.8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今年以来,织金县累计谋划储备“两换”项目724个,总投资1528.29亿元,完成投资42.41亿元。“两换”项目签约落地55个,总投资120.69亿元,到位资金27.91亿元。引进光大集团、蚂蚁集团、青山集团、北京立根等优强企业27家。
“四化”建设势头强劲。走进织金县茶店乡中国石化织金50万吨/年PGA(聚乙醇酸)项目建设现场,吊车林立,运输车辆往来穿梭,铲车、装载机、强夯机轰隆作响,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
PGA项目是贵州省与中国石化战略合作的标志性工程,是织金县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龙头项目。预计2025年6月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将有效拉动织金县400万吨/年煤炭产业发展。
2023年,中石化织金PGA、金元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银厂沟磷矿采选、摩天冲磷矿采选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年煤炭税费突破10亿元,原煤产量达1500万吨,稳居全省第三,年发电量达75亿千瓦时,电煤供应1035万吨,煤层气抽采量达2800万立方米,稳居全省第一。
——新型工业化稳中趋好。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全年工业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6%左右,全县新开工建设煤矿4处、建成投产煤矿5处、试运转煤矿5处,新增产能375万吨/年。年发电量达75亿千瓦时,规上制造业10月实现“扭负为正”目标,预计全年规模新型建材产业产值达2.9亿元左右、全年规模生态食品产业产值达1.65亿元左右、装备制造业全年产值达4亿元左右。
——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统筹实施9个中心城区重点项目,总投资13.24亿元,完成投资5.2亿元。积极争取农业人口市民化专项资金、省新型城镇化基金等各类资金共0.055亿元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预计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6.75%左右。开工建设4个老旧小区,完成2006户棚户区、24条背街小巷改造,建成6.5公里雨水管网、3.5公里燃气管网,新建(改建)污水管网21.44公里。
——农业现代化富有成效。聚焦“八大特色产业”,深入实施“八大攻坚行动”,中药材、马铃薯、肉牛、家禽、烤烟等产业规模位居全市前列,预计全年蔬菜、食用菌、水果、茶叶、中药材产量分别增长5%、8%、7%、6%、10%,种植业实现产值70.07亿元。累计申报16家省级龙头企业、43家市级龙头企业、19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84个市级示范合作社、11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
——旅游产业化加快复苏。聚焦“两大提升”,深化“四大行动”,织金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涉旅经营主体累计达5923家,旅游产业化预计完成投资3.66亿元。大平乡群建村进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序列,成功创建自强乡山口村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平远古镇列入省级文旅融合创新示范项目,蜡家拾舍评定为银山级民宿。游客人均花费达975.62元。过夜游客达230.2万人,同比增长40%。
织金洞。
生态发展植绿成金。绝壁峭立,碧水蜿蜒。冬日里的织金县自强乡山口村纳界河枇杷种植基地里,云雾缭绕、宛若仙境。
“我们的五星枇杷已经发展到1500多亩,每年能创造400余万元产值。”自强乡党委书记陈峤说,每年5月底至6月初,随着当地枇杷黄金采摘期的到来,大量游客纷至沓来,在解决枇杷销路的同时也带火了乡村旅游。
自强乡山口村位于乌江源百里画廊上游纳界河畔,近年来,自强乡因地制宜发展既涵养水源又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枇杷种植产业,走出了一条山区特色种植的生态致富路。
乌江源百里画廊东风湖畔,如巨斧劈开的峭壁傲然挺立。织金县大平乡蜂糖李示范种植基地里,一垄垄白色地膜在林间穿梭游走,煞是壮观。
为了充分利用初具规模的1.2万余亩蜂糖李林地,大平乡因地制宜制定了“蜂糖李+白菜+南瓜+辣椒”的林菜“1+3”种植规划,通过立体种植增加群众收益。
走进位于织金县猫场镇的贵州美滋堂食品销售有限公司,20多名工人正在熟练地对皂角籽进行加工。在这里,每天需要加工不少于1.5吨皂角籽。
皂角精由皂角籽加工而成。20世纪80年代,走南闯北做山货生意的猫场镇村民开始将皂角精销往沿海地区。含有丰富胶原蛋白、膳食纤维和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皂角精享有植物燕窝的美誉,深受消费者青睐,常常供不应求。
经过30余年的发展,如今的猫场镇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皂角精加工集散地。
“皂角精加工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织金县皂角产业商会会长、贵州美滋堂食品销售有限公司负责人谢伟介绍,从皂角籽中剥出完整的皂角精是一项精细活,现在没有机器可代替人工,只能用手剥。目前,全县皂角精每年的加工费达4800万余元,受益农户6000余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织金县委、县政府看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的皂角产业,按照“一县一业”产业发展思路,将皂角产业作为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明确提出皂角产业发展目标:建立一批皂角标准化种植基地,全县皂角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形成年总产值25亿元以上的优势产业。
截至目前,织金县累计种植皂角52.07万亩,建成皂角品种对比试验基地2个、加工物流园区1个,全县从事皂角加工或销售企业90余家,每年加工皂角1600余吨,年产值达3.8亿元;从事皂角加工农户7200余户3万余人,采取反租倒包、大户承包等利益联结机制,每年带动群众增收1.6亿元。
织金县累计谋划储备“两换”项目724个。
如今的织金县,荒山石旮旯皂角成林。织金皂角,不只是一棵树,更是织金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今年以来,织金县大力实施以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完成14.05万亩退化林修复、1.14万亩低产低效林综合改造、15.58万亩退耕还林补植补造、38平方公里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07.46平方公里。桂花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获省级示范小流域称号。县城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达98%以上。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率100%。深入实施绿色经济倍增计划、林下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林下经济利用森林面积42.39万亩,实现全产业链产值7亿元。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2.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6.9%,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0%,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新格局。
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砥砺初心。站在新起点,织金县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干出一番新事业、干出一片新天地,奋发有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加快谱写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中国式现代化织金新篇章。(图/文 王春府)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