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贵阳市工投——坚定不移强工业 打造“强省会”核心引擎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2-09 14:49:07 来源:贵阳日报 作者: 点击: 评论:0

工业强则省会强,工业兴则省会兴。近年来,贵阳市工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市工投)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工程,作为推动“强省会”的第一任务、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着力打造“强省会”的核心引擎。

2022年,市工投披荆斩棘、奋楫扬帆,紧扣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做强工业企业、做大工业产业、做优工业园区,推动工业经济“强筋壮骨”,工业板块营收已占公司总营收的90%以上,挺起发展“脊梁”。这一年,市工投实现资产总额430亿元、营收143亿元、利润总额近3.5亿元,资产负债率下降到50%左右,取得“三增一降”的良好局面,圆满完成市产控集团下达的目标任务,创造了公司成立以来经营业绩最优、发展势头最好的成绩。

A 改革促发展

新工投新征程  

去年10月20日,贵阳市工商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贵阳市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并举行挂牌成立仪式。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新工投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坚定不移强工业,全力以赴为“工业强市”作贡献。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一直贯穿于市工投的发展历程中。2019年,贵阳市以市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将市属工业类、商贸服务类、产业投资类、资产经营租赁类等大小数百家企业进行重新整合,组建成立贵阳市工商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如今的新工投,按照国企改革相关要求持续深化改革,将不断盘活存量、发掘增量、提升质量,推进全市国有企业优化重组。

新工投担负了新的使命,开启了新征程。新工投坚持以“强省会”行动为引领,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工程,聚焦主责主业,紧扣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以工业要素保障、存量土地盘活、资产转型发展为驱动的“一核三驱”发展战略和“四批一改”工作路径,逐步有序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问题,在“工业强市”的道路上奋发突围。

过去的三年时间里,是企业改革重要节点,也是改革见实效、见成绩的重要发展阶段:2019年,公司党委创新性地提出用三年时间,借助党委内部督查和企业负责人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两只手”,对下属企业进行全面政治体检和经济检查,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国企落实落地。2022年10月,内部督查和经责审计三年全覆盖子企业工作收官。

三年来,市工投党委的内部督查和经责审计小组进驻旗下贵州轮胎、贵州中铝、贵州机电、工商资产、贵阳永青、新天光电等一批企业,成效斐然:对下属15家一级子企业负责人开展了经责审计,发现各企业均存在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经营管理缺陷、风险,共发现1100多个经营管理问题,并及时进行了整改;4轮督查工作组对一级子公司进行了全面“政治体检”,开展谈话301人次、查阅资料50700余份、发放调查问卷299份、下沉走访23处,共发现被督查党组织存在问题558个,以刀刃向内的魄力和勇气,形成了有力震慑……通过在贵阳市属国有企业中率先探索开展内部督查工作,市工投公司强化了国有企业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激发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动力,创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环境,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改革不会停歇,发展不敢松劲。新的一年,市工投将继续用好改革这个关键招,以改革促发展,砥砺奋进新征程。

B 聚焦工业

坚决抓好第一工程  

这几天,年味还没散去,市工投领导班子纷纷深入一线督导复工复产,旗下的生产企业也早已一片繁忙,忙生产、赶订单,大家干劲十足。

贵阳险峰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线上机器高效运转,工人们聚精会神,忙得团团转,开启了生产制造“加速度”。数据显示,贵阳险峰2023年数控轧辊磨床全年订单排产已满。为确保实现“开门红”,企业春节期间不停产,贵阳险峰组织总装分厂、金加工分厂、机修分厂及技术中心等共计600余人次加班赶订单,春节后复工第一天,广大职工基本到岗,复工复产提速扩面。

贵阳险峰是中国轧辊磨床制造行业的开创者,按照计划,今年第一季度生产任务为轧辊磨床20台、无心磨床80台,工业生产总值超9000万元,产销两旺的良好发展势头,让广大职工干劲十足。

贵州轮胎、贵铝新材料、贵州机电、新天光电、贵阳永青等众多工业企业也开足了马力,抢抓时间开好局。

作为贵阳市唯一一家以工业命名的市属国有企业,聚焦工业主业,坚定不移强工业,抓开局、稳发展,是市工投的责任和担当。

2022年,市工投坚持以“强省会”行动为引领,坚持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两线”作战,紧盯贵阳贵安“1+7+1”工业产业体系,共计投资重点项目13个,纳入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库项目共7个,完成投资26亿元,围绕工业制造、工业要素、工业园区“三大板块”集中布局,工业板块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90%以上。

其中,工业制造方面,重点推进贵州轮胎“降本增效”三年行动计划,支持贵铝新材料深耕铝精深加工产业,充分发挥仪电仪表、装备制造、刀具机床等传统装备制造产业优势,形成了以轮胎和铝为主导、以装备制造为特色的“2+1”制造业格局。工业要素方面,以开阳息烽热电联产项目为重点,采用PPP+EPC建设模式,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热电项目合作。工业园区方面,围绕盘活贵州华工、金栗商贸站等面积较大土地,已推动金栗特色食品产业园开工建设,华工智能制造产业园已与联东U谷达成合作意向……

抓好第一工程,市工投分秒不歇,上下一心,拿出了敢闯敢干的精气神。

C 奋进2023

谱写工投新篇章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过去的成绩来之不易,未来蓝图已经擘画。市工投党委始终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筑牢国企的根和魂,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市工投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唐建表示,公司采取盯主业、抓项目、优党建、攻难题、保安全、强管理等重要举措,全体职工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发扬“闯”的精气神,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稳固企业经营向好发展的势头。今年,市工投将进一步聚焦工业主业,把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强省会”行动结合起来、与“工业强市”战略结合起来、与企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规划结合起来、与年度目标和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与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力争在“工业强市”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市工投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突破之年。市工投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新型工业化作为推动“强省会”的第一任务、第一推动力、第一工程,紧紧围绕“一核三驱”发展战略,继续扶优扶强实施轮胎和铝项目9个、择优投资装备制造项目4个、盘活转型精密刀具等项目13个,加快推进开阳息烽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完成金栗特色食品产业园项目竣工验收,继续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按照“12345”人才发展思路,制定未来十年企业人才发展规划,推动工业人才大发展,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根据计划,2023年,市工投将力争公司资产总额达450亿元以上,营业收入达150亿元以上,利润总额约4亿元,公司主体信用评级由AA提升到AA+,广大干部职工将拿出敢干实干快干会干的精神状态,以实际行动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助力谱写新时代“强省会”新篇章。

亮点点击

“一核三驱”格局值得期待

根据市工投的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市工投提出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工程,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实施“一核三驱”发展战略,通过“四批一改”,即扶优扶强一批强标杆、择优投资一批强动力、盘活转型一批强升级、淘汰压减一批强结构,在持续深化改革中不断盘活存量、发掘增量、提升质量,通过新工投这一新实体,逐步有序解决困扰企业发展多年的老企业、老人、老账“三老一新”问题,全力以赴为贵阳“工业强市”作出新贡献。

方案提出到2025年,公司资产总额达500亿元以上,营业收入达200亿元以上,利润总额达6亿元以上,新增上市公司1至2家,2个工业园区项目建成运营,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达产,基本形成“一核三驱”发展新格局。

“一核三驱”发展新格局,将形成以轮胎和铝为主导、以装备制造为特色的“2+1”制造业格局。

蓝图已绘就,奋发实干在路上。

2022年,贵州轮胎在走出开放之路后,继续抢抓机遇布局海外生产市场,同时完成了5万吨炭黑项目和再生胶循环利用项目建设并投产等,还获得了由贵州省5G发展领导小组颁发的“贵州省2022年5G应用场景示范项目5G全连接工厂”称号,以提质、降本、增效、安全、环保为导向,通过全面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公司数字化转型再上新阶段。铝产业方面,以贵铝新材料为核心,做强做大铝产业链,实施了年产15万吨再生铝项目、年产3万吨超薄及动力电池铝箔项目等项目建设,并顺利完成贵州高精公司铸轧搬迁及技改增产项目,目前已安装12条生产线设备并全部投入生产。贵阳永青、新天光电、贵阳险峰等企业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有特色的装备制造格局正在形成。

两件大事值得铭记  

对市工投来说,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有两件大事值得铭记:成功发行债券,以及成功处理旗下企业多年的安全隐患。

9月5日,市工投成功发行4.4亿元中期票据,这是该企业2022年度成功发行的第二期中期票据,第一期于8月发行成功,发行规模9.57亿元。作为贵阳市首家成功发行债券的国有企业,市工投积极撬动市场资本,彰显了企业在信用市场的兑付能力、公信力,不但成功化解了金融风险,还有效助力贵阳市新型工业化发展,在“工业强市”中展现国企担当。

中期票据是企业依照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管理办法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相关自律规则和指引、由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按照计划分期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募集资金主要为满足企业长期资金需求。中期票据的成功发行,有利于强化企业的信用意识,有利于企业节约融资时间、降低融资成本,充分体现了公开债券市场对市工投经营业绩、管理水平、发展潜力的认可,是企业优化债务融资结构、创新融资能力、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举措。

7月11日,市工投旗下华能焦化成功转移处置完脱硫废液2612.71吨,并报生态环境部备案,圆满完成处置任务。华能焦化地处清镇市东平路,是贵州省在“八五”期间,为解决贵阳城市煤气而兴建的公益性市政煤气工程,自1994年起为贵阳市的千家万户、商家供应煤气,其主要生产装置包括四座焦炉及其配套的备煤、煤气净化等工艺装置,主要生产煤气产品。2015年6月,随着贵阳市天然气全面置换完毕,企业停产。20年时间里,华能焦化曾为贵阳市摘掉“酸雨城市”的帽子贡献了力量。但最近7年,脱硫废液作为有毒且腐蚀性极强的危险废物,一直是当地巨大的安全隐患。经市工投积极协调,华能焦化的重要历史遗留问题圆满解决,企业掀开盘活用地转型发展新篇章。

来源:贵阳日报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