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民生项目提质 特色产业增收——贵州以大项目建设促多元发展一线观察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2-26 19:14:18 来源:新华社 作者:赵新兵、骆飞 点击: 评论:0

 新华社贵阳2月26日电 题:民生项目提质 特色产业增收——贵州以大项目建设促多元发展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赵新兵、骆飞

  近期,贵州省多地掀起今年一季度项目开工建设热潮。从城市到农村,一个个聚焦综合交通、大水网、互联网信息等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以及助力教育、卫生健康“双提升”的民生工程有序推进。同时,贵州还积极提升农业特色产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并促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同步发力,推动县域产业园区经济发展。

  投资聚焦民生提升幸福指数

  走进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老城区的习水县第九中学,施工场地上,工作人员正在勘测。眼前拆除的是学校一栋“服役”超过30年的3层教学楼。

  看着碎石瓦砾,副校长丁鹏的眼里却充满期待。预计今年9月初,一栋全新的5层教学楼将在这里拔地而起,彻底解决学校教室不足的问题。“新楼规划25个班,能容纳1250名学生,比之前能多100多个学位,教学设施配套更完整、更安全。”丁鹏说。

  习水县第九中学教学楼改扩建项目施工现场 新华社记者骆飞 摄 
 习水县第九中学教学楼改扩建项目施工现场 新华社记者骆飞 摄

  作为习水县今年一季度新开工的37个项目之一,这个教学楼改扩建项目总投资2759万元,由习水县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该公司发展部副部长杨华强说,公司在一季度新开工项目中牵头多个教育类民生项目,旨在提升全县教育公共服务。

  据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消息,把惠民生暖民心作为重要底线,全力推动公共服务设施提质升级是今年一季度开工项目的特点。数据显示,贵州一季度开工的687个项目中,有35个聚焦教育、卫生健康等民生工程,总投资105.86亿元。

  贵州省黔西市一季度有28个重大项目开工,锦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就在其中,以保障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医需求。黔西市发展和改革局重大项目推进服务中心主任邓建军介绍,今年项目建设更注重民生补短板,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完善设施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土地连片、道渠相通、边坡稳固……地处滇黔桂石漠化区的贵州省贞丰县小屯镇头猫村建设完成的高标准农田里,历经寒冬的冬小麦长势喜人。

  贞丰县小屯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黄仕民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把“散田”“碎地”聚合起来,连成一片,有力助推了山地农业现代化。

  当前,贵州有序推进十二大特色产业。为此,贵州今年一季度开工建设项目全力推动产业增长板补短板,其中开工农业现代化项目95个、总投资292.75亿元,持续聚焦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5.720-0.02-0.35%)稳定安全、推进农业“接二连三”。

  金沙县安底镇连片高粱种植基地 新华社记者骆飞 摄
  金沙县安底镇连片高粱种植基地 新华社记者骆飞 摄

  在贵州高粱种植大县金沙县,今年计划实施6个高粱仓储项目,其中2个集粮库、加工厂房、冷链厂房等功能为一体,进一步缓解全县11.45万亩高粱种植收储空间不足问题。金沙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梅松举说,提升农业基础配套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能降本增效。

  市场定位精准做强园区经济

  春寒料峭,位于黔北山区的习水白酒包材产业园温水园区生产火热。围绕白酒生产,园区逐渐形成一条完整的包材产业链。

  该园区的“逆袭”始于2019年年底,作为贵州酱酒原产地和主产区的习水县围绕白酒产业“腾笼换鸟”,迅速精准招商,配套建设包材产业园。

  贵州省习水白酒包材产业园温水园区内一企业正在生产陶瓷酒瓶。新华社记者骆飞 摄 
 贵州省习水白酒包材产业园温水园区内一企业正在生产陶瓷酒瓶。新华社记者骆飞 摄

  一业兴,百业旺。短短两年多时间,这个园区就从之前空空如也,发展到如今厂房被企业“塞满”,园区产值超过13亿元。“精准对接市场,改变了园区的命运。”习水县工业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何继说,聚焦规模庞大的白酒产业,全县包材配套产业有很大发展空间。

  去年底,贵州省发起大招商行动,力争实现“千支队伍千次对接千亿签约”。受访人员表示,今年贵州促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同步发力,努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在毕节市的金沙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已入驻的73家企业全部投产,还有8家企业正在建设。开发区党建办主任范娇说,园区积极承接东部转移产业,围绕电子配套、白酒包材等精准招商,并进一步完善设施建设,更好服务企业发展,拓展本地就业岗位。

  截至2月13日,园区返岗务工人数7448人。“大力发展园区经济,为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造了很多机会。”范娇说。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