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跨越山河筑大桥|三峡夔门天下雄 峡口大桥贵州造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3-07 15:38:10 来源:天眼新闻 作者:周雅萌 陈大炜 点击: 评论:0

建设中的奉节白帝城长江大桥

前不久,由贵州路桥集团承建、矗立于夔门之外、三峡之巅风景区旁的重庆奉建高速白帝城长江大桥奉节岸2#主塔顺利封顶,标志着大桥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下一阶段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桥要胆大心细,不容一点差错。”站在塔顶,眺望着远方,白帝城长江大桥项目负责人范金友言语铿锵,目光如炬。

于长江之上架一座桥,真正实现“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梦想,这是长江两岸百姓的期盼,也是桥梁建设者们的奋斗目标和人生理想。

建设中的白帝城长江大桥

这是贵州路桥集团独立建设的第一座跨长江大桥,项目所在的奉建高速也是贵州路桥第一次在重庆作为项目总包投入项目建设,“我们要想在贵州以外的市场生根发芽,就要靠一张张建成的大桥名片,以实物展现实力。”贵州路桥集团副总经理冉茂学说。

贵州路桥在重庆拿出的第一张名片是重庆第一高桥笋溪河特大桥,该桥不仅取得巨大成功,还获得“鲁班奖”荣誉,让重庆的项目业主对这支来自贵州的年轻团队充满信任。在经过太洪长江大桥等项目历练后,队伍迎来了独立建造一座长江大桥的机会。“自打接到项目那天开始,我们就铆足了全力,撸起袖子加油干!”

但在新的挑战面前,还是犯了难:奉节一侧主塔临近山体,山体上又是城区,有大量居民楼和学校,没有足够的空间布设重力锚,只能挖隧道安放锚碇,隧道锚的长度也达到了全国第二。

此外,该处还兼具泥岩易流失、石灰岩易破碎的复杂岩溶地质,气候条件恶劣降雨量大、长江水流湍急水流速度大等客观难题。由于跨越长江这条大江,桥梁的结构在满足抗风、抗震等要求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长江水位变化、水流冲击等因素。

白帝城长江大桥岸隧道式锚碇右洞打通

面对困难,解决困难。

面对正如火如荼进行的白帝城长江大桥项目中锚碇隧道的施工难点,项目团队反复推演,最终采用了“钢平台+钢互通”的方式解决难题。“所建设钢平台接近3000平方米,从江下垂直矗立,形成如今的主塔,这些都是此前在贵州没有过的实践。”

而作为关键控制性工程,奉节岸隧道式锚碇右洞的开挖区域岩体破碎,地质条件十分严峻,因而洞身施工全部采用机械开挖。据了解,该工艺目前尚属国内隧道锚首次使用,无可参照经验,它的顺利实施也展示出贵州团队勇于创新突破的精神与敢闯敢拼的过硬实力。

“要敢于迎难而上,这是我们贵州路桥人一贯的作风。”团队成员们通过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地考虑,逐步成功地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克服了不少建设难点。“特别是在施工期间,我们还采取特殊的措施确保了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建设中的白帝城长江大桥

因地制宜、开拓创新,这支贵州团队逐项破题,逐项推进。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保持高水平作业,直至顺利完成白帝城长江大桥的施工建设,为在省外展示贵州桥梁建设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我们的桥梁建设能力递出又一张名片,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范金友笃定地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雅萌 陈大炜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