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讯 2023年,铜仁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农业现代化建设,树牢“不误农时不误春”的理念,强化平台支撑,主动介入,全力保障政府采购农资交易服务,为全市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要素保障。
一是完善平台“强支撑”。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全省一张网”应用,优化完善政府采购新系统服务功能,实现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等政府采购交易方式全流程电子化,为农资采购交易提供项目入场、公告发布、开标评标、中标公示、合同履约等全过程“一门进、一网办”服务。今年以来,已举办政府采购新系统业务专题培训会1期,帮助各采购人、代理机构熟练掌握新系统操作流程,通过平台发布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稻油轮作等农资采购需求公告14个,市场主体响应58家。
二是优化服务“强保障”。出台了铜仁市政府采购13项招标文件示范文本,破解招标采购文件“隐性壁垒”,促进农资采购服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实行“项目负责人全流程责任制”,形成农资采购项目入场登记、场地预约、见证管理等“闭环”运行服务保障模式,为抢耕抢种政府采购农资项目开辟“容缺受理”绿色通道,提升采购效率,促进公平公正。截至目前,全市已发出农资采购中标通知书12批次,交易金额2825.22万元。其中,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种子采购7批次,交易金额1433.82万元;稻油轮作水稻种子采购3批次,交易金额1105.47万元;花生种子采购1批次,交易金额73.13万元,油菜肥料采购1批次,交易金额212.8万元。
三是跟踪督促“强管理”。依托全省公共资源交易互联互通平台对项目实现“赋码”管理,实现交易项目审批、招投标、履约等全过程数据一码记录、来源可溯、去向可查。同时,依托“政采云”平台,对农资采购项目进行实时跟踪管理,督促采购人、供应商人双方及时签订上传合同,督促按合同约定条款履行义务,确保农资采购项目实施到位,为全市粮食安全打牢基础。截至目前,已完成农资履约项目9个,3个项目正在全力配送,思南、沿河等区县部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已进入田间示范种植。(吴清大)
统筹:刘禹涵
责编:张珺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