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讯(记者 刘禹涵)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2020年末,由志愿者撰写、纪录了80余名贵州籍抗战老兵鲜为人知的抗战故事文集《致敬!抗战老兵》由中国文化发展出版社公开出版。
图为《致敬!抗战老兵》封面
据了解,
慰问团自发成立 寻访老兵显成效
图为2013年慰问团志愿者赴云南慰问活动
该团以“珍存贵州抗战史料、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宗旨,通过“寻找老兵、看望老兵、记录老兵、帮助老兵”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寻找和慰问省内(外)的抗战老兵,帮助贫困老兵改变生活窘迫状况,为老兵修建、修缮房屋,为患病老兵安排住院治疗、临终关怀等等,工作面覆盖全省九个地州市。活动之初仅有志愿者10多人,随着活动规模及影响不断扩大,目前慰问团志愿者已达300多人。
图为慰问团志愿者看望老兵
从2006年国庆期间第一次组队赴滇西的腾冲、盈江、陇川、芒市、龙陵等地慰问流落在当地半个世纪的黔籍抗战老兵、到国殇墓园、松山战役遗址祭拜抗战阵亡将士等开始,这一项公益活动坚持了14年。同时,慰问团关注黔籍抗战老兵从最初挖掘点的滇西,延伸至湘、桂、沪、苏、渝、浙、晋、新疆、缅甸以及贵州各市州,从最初仅发现10多位抗战老兵,到目前为止共发现720多位抗战老兵,其中最大年纪111岁,最小年纪87岁。
公益组织齐参与 政府部门同助力
2012年,在贵州省委统战部的支持和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的帮助下,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联合民革贵州省委启动“贵州老兵关怀计划”,召开了《寻找你身边的抗战老兵》大型新闻发布会,邀请各大媒体参加,使得关注抗战老兵这一公益事业得以广泛宣传,老兵关怀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图为慰问团志愿者在松山战役遗址祭拜阵亡将士
志愿者慰问团自开展活动以来,风风雨雨走过了15个春秋,参与活动和捐献款项物资的爱心人士数以万计,纳入慰问帮助的贵州籍和少数外省籍抗战老兵多达720余人。多年来,慰问团活动先后得到了贵阳市红十字会、贵州省青年志愿服务基金会、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得到了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广东省游心公益基金、无冕爱心、互助老兵论坛、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梅州市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星力集团等多个慈善机构、公益基金会、爱心企业在资金和物资上的倾情援助,同时得到了毕节义工联合会、安顺春晖公益协会、六盘水户外运动联合会、盘州市义工联合会等公益组织的通力配合。
缅怀中国远征军 修筑英雄纪念碑
图为慰问团志愿者在国殇墓园祭拜先烈
2015年9月,在民革贵州省委和中共云南省腾冲市委统战部等滇黔两地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慰问团志愿者共募集社会资金90余万元,在腾冲来凤山抗战遗址修建了“中国远征军黔籍抗日殉国将士纪念碑”,为国人增加了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更让黔籍子弟兵在抗日战争中的丰功伟绩名垂青史。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图为中国远征军黔籍抗日殉国将士纪念碑
客观看待抗战史 增强民族凝聚力
抗战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大多只能从相关史料和影视剧里了解战争。但战争不是影视剧,战场更非影视城,而能告诉我们真相的,只有这些当年参与抗战的老兵。
图为志愿者们在中国远征军黔籍抗日殉国将士纪念碑前拜祭英灵
另据“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团长李建华先生介绍:抗战老兵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将渐渐凋零。15年来,慰问团志愿者们与时间赛跑,去寻找和发现一个个黔籍抗战老兵的足迹和居所。参与其中的有很多媒体记者、作家、摄影家、艺术家等,他们以不同种方式为尚健在的老兵留下更多的人物影像,记录和获取还原当时的抗战情景,让世人了解历史,正视历史,铭记历史,增强民族凝聚力。我们珍惜今天的和平,更应该感恩这些曾经勇赴国难抗击外辱的抗战老兵。
让我们向为了中华民族自由和解放浴血奋战的抗战老兵致敬,向为挖掘抗战历史文化留下弥足珍贵资料的这个志愿者团队致敬!
(责任编辑:刘岩)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