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贵州:守绿换金 生态循环农业焕新颜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7-05 10:16:24 来源:人民网 作者: 点击: 评论: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务农重本,乃国之大纲。

  那么生态与农业是否可以同频发展,共谋新出路呢?贵州近年来努力实践探索,擦亮绿色生态底色,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延伸产业链条,节约资源,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排放量,让生态和农业经济进行良性循环。青山绿水间,一幅幅生态循环农业新画卷正向我们徐徐打开。

  “小循环”转动“大生态”

  打造“生态+”为基础的循环农业模式,为各产业链的高效融合发展按下“加速键”。金沙县金绿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金沙县顶牛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打造“果林种植+养猪养牛”,形成“种养结合”的生态发展模式。果园里生长的野草可以加工成青草料供给,同时猪牛所产生的粪便作为天然有机肥浇灌果树,打造高品质的精品生态水果。果园里的“小循环”,将种植、养殖结合起来,互为补充,循环利用,不仅实现了养牛场粪便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节省开支,还生产绿色有机果蔬,保护生态的同时又产出了绿色健康的经济效益。

  无独有偶,桐梓县东山社区“藕+鱼”种养模式,富了农民绿了生态还带火了旅游。在藕田里挖沟养鱼,鱼儿松泥、吃草、除虫,鱼儿的排泄物为莲藕提供肥料,减少施肥量和病虫害的发生。莲藕丰满,鱼儿肥美,促进藕鱼双丰收的同时,每年待到荷花盛开时,游客也络绎不绝,还可以一品当地特色餐饮美食。青山绿水间,结合当地的特色农业,创新发展思路,延伸产业链条,节约资源,努力为生态赋能,真正做到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推动乡村宜居宜业。

  变废为宝,大有可为

  实行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为目标的循环农业模式,为充分挖掘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打开“新思路”,走出“新路子”。贵州省大方县小屯乡楠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肉牛养殖基地创新性地通过“收草料+养牛+利用牛粪养殖蚯蚓+蚯蚓肥+绿色有机水果”模式,将每个生产环节利用到极致,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价值。合作社利用牛粪养殖蚯蚓,所产生的蚯蚓粪有机肥,与普通基质相比,不烧根、不烧苗,能够有效预防土壤盐碱化和土壤酸化。“亩产保底按照4000斤计算,蚯蚓能卖到40000元左右;用蚯蚓粪有机肥,每亩还可以卖8000元的蚯蚓粪,抛开成本,一亩蚯蚓纯利润不会低于12000元。”负责人杨成美乐呵呵算起了收入账。印江自治县天堂镇天堂村开启智能化养鸡模式,从投料、供水、换气到捡蛋、清粪、发酵,全程智能化。发酵后的鸡粪则成为了一款绿色、高效的有机肥,成为了该村发展长效中药吊瓜,短平快产业西瓜、辣椒产业的有机天然肥料,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实现了充分的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经济正效益。

  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绿色环保,是实现畜禽废弃物变废为宝、减少化肥使用、防控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路径,能进一步提升畜禽粪污资源综合利用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产品品质提升。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市场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注入“强心剂”,打造“新引擎”

  生态循环农业的长效发展,离不开政策和技术的扶持。习水县温水镇党委、政府持续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强化技术创新和推广服务,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推动畜禽粪便等就地就近还田利用,增加土壤有机物质投入,提升耕地地力。习水金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当地生态循环农业的“示范企业”,并获得首批220万元扶贫资金。该公司与科研团队合作,改良粪便,将山间养猪场、养羊场发酵后的粪便精准灌溉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里,每年可以减少40余万元的肥料成本。温水镇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种养结合、又种又养的种养格局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实践证明,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利用生产中每一个物质环节,进行清洁生产、倡导节约消费,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利于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更利于绿色可持续发展、保护美丽的生态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是贵州殷实的家底,是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更是未来持续发展的资本和底气。贵州努力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并牢牢把握“转换”这一关键环节,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资源的附加值,实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价值增值,使农业生产生活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不断推动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山水贵州。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