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2日)
栗战书
尊敬的各国政要、前政要,
尊敬的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开幕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代表习近平主席,向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思想,深化了对自然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揭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提出的“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揭示了生态产品的本质属性,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新期盼;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揭示了生态是统一的、平衡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要尊重自然客观规律,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前提。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观点新判断新要求,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采取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织密生态环保法律网,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中国大地上,蓝天白云日日常见,绿色版图不断扩展,绿色经济加快发展,能耗物耗不断降低,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同步改善、日益优良。过去10年,中国森林资源增长面积超过7000万公顷,居世界首位。全国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到陆域国土面积的18%,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系统,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有量占世界一半。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上,中华大地正在进行一场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
作为世界大家庭的一员,中国一直承担着负责任大国应有的责任。中国政府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批准落实联合国主导的重要国际公约,率先发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方案,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大国,形成了世界最大的污水处理能力,成为对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的国家。近年来,中国进一步强化自主责任,以实际行动展示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中国积极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签署、生效、实施,成为首批完成批准协定的缔约方;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气候雄心峰会,进一步向世界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中国历来重信守诺,我们将全面落实既定目标,为保护生态环境、保育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为应对全球气候环境挑战、维护地球生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第一,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要深刻认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一历史规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改善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二,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十四五”时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总抓手,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和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中国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将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
第三,要全面加强污染防治工作。污染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天也不能停歇。有污染要坚决治理,更重要的是防止污染、杜绝污染。我们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继续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实施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强化白色污染、重金属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新污染物的治理,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系统化保护和修复,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和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的美丽家园。
第四,要健全完善法律制度体系。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中国已经有了一套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制度规定,制定了30多部生态、环境、资源等相关法律,形成了环保督察、执法检查的严格落实机制。我们将继续加强生态文明法律和制度建设,强化绿色发展法律和政策保障,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用法治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发展绿色金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第五,要积极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我们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国际合作,认真履行国际公约,主动承担同国情、发展阶段和能力相适应的环境治理义务。加强南南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打造绿色“一带一路”,让生态文明建设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中国将承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我们将同各方一道,为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贵州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者,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受益者。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过去的贵州,曾经因为严重的石漠化、水土流失问题,一些地方陷入生态破坏—经济贫困—人口膨胀的恶性循环之中,一度成为中国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中共十八大以来,贵州建立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导发展,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10年来,贵州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61.5%。现在的贵州,923万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处都是“江从白鹭飞边转,云在青山缺处生”的美丽景象,一幅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正在多彩贵州大地上徐徐铺展开来。在贵州,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习近平主席的亲自指导支持下,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已经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世界了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本届论坛以“低碳转型、绿色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将举办一系列丰富的活动。希望与会嘉宾聚焦主题、畅所欲言,共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为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祝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