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健全完善贵州省农村公路政策体系,扎实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要求,围绕“四新”主目标和“四化”主抓手,以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建、管、养、运、融”五大目标,健全完善“网络覆盖、管养保障、运输服务、制度政策、资金保障、技术标准、群众参与、融合发展”八大体系,将农村公路打造成为带动发展的产业路、管护高效的平安路、服务便民的智慧路、风景优美的生态路,形成支撑交通强国贵州试点的“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模式,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坚强的农村交通运输保障。
《意见》明确了一系列发展目标,到2025年,实现全省农村交通出行环境进一步改善,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连接城乡、安全畅通、服务优质、绿色经济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建管养运融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建立,重点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建设实现新进步。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由2020年底的52.7%提升至65%以上,基本完成2020年底存量四、五类危桥改造,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村道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高风险路段得到有效整治,农村公路工程质量耐久性、抗灾能力等大幅提高。
管理达到新水平。“四好农村路”工作100%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充分落实县级人民政府主体责任,实现“路长制”县乡村三级100%覆盖,管理养护100%纳入村规民约,高质量推进信息化管理,全面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有”(以下简称“五共”)治理格局,行业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养护取得新成效。预防养护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年均养护工程比例不低于5%,养护科学决策机制加快建立,市场化养护全面推行,养护机械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逐年提升,开发护路员公益性岗位,吸纳低收入群众稳岗就业成效明显,优良中等路率由2020年底的76.7%提升至80%以上。
运营得到新提升。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AAAA级以上县比例达90%,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比例由2020年底的7.8%提高至15%,农村客运公益性进一步凸显,力争快递服务农村地区覆盖率达100%。
融合实现新突破。全力争创“四好农村路”示范省,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市、示范县比例累计超过70%,新增“美丽农村路”8000公里,打造美丽农村路经济示范走廊1万公里,农业“因路而兴”、农民“因路而富”、乡村“因路而美”,支撑服务“四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
到2035年,农村公路治理能力全面提高,治理体系全面完善,形成体系完备、运转高效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路况水平和路域环境根本性好转,美丽农村路广泛覆盖,更好促进城乡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公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服务支撑能力大幅提升。
《意见》提出了构建广泛覆盖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健全长效稳定的管养保障体系、建立高效优质的运输服务体系、构建规范有效的制度政策体系、完善支持有力的资金保障体系、制定完备适用的技术标准体系、发展共享共治的群众参与体系、打造创新多元的融合发展体系等八项重点任务。
未来五年,全省将实施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2100公里,新增110个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建成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6000公里;养护市场化实现全覆盖,逐步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养护生产组织模式,养护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客运平均候车时间不超过20分钟;构建便民利民、经济高效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节点体系,服务全省农村生产生活的“交邮融合+”网络体系加快形成;全面建立“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1+N”政策体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抓、权责清晰、上下联动、运转高效、多方参与”的农村公路发展格局。全面建立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资金保障体系,着力提升“四好农村路”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建成新农村交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深度整合客运、寄递物流等各类资源,形成以“交通运输+农村新生活”为特色的新农村交通综合服务开放生态平台。新增一批公益性岗位,进一步拓宽脱贫人口和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渠道,促进农民群众持续增收。实现乡乡都有美丽农村路,分类打造一批“路旅融合”“农特产业”“红色文化”“生态康养”等美丽农村路经济示范走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力维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