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贵州省级各部门向民族地区下放30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贵州省级财政每年固定安排一般性转移支付3个自治州各1亿元、11个自治县各2000万元、193个民族乡各50万元专项资金。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从2016年的1.84亿元到2020年的3.63亿元,年均增幅22.43%,累计达到14.648亿元。“十三五”期间,落实省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23亿元、安排民族工作经费4.13亿元,支持民族地区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项目6000余个。
“政策”与“资金”双管齐下,使贵州民族地区驶上发展“快车道”。贵州民族自治地方GDP从2015年的3327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5408亿元,年均增长8.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十三五”期末,民族地区所有贫困县和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五年减少贫困人口262.65万人,贫困发生率实现“动态清零”。
与此同时,贵州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实施国家通用语言和实用技能“双培”行动,开展“语言扶贫”,40余万人次参加培训,实现就业26559人。实施人口较少民族率先小康行动,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实施“两个优先”(优先安排项目资金、优先建成小康社会),推动77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率先脱贫率先小康。实施人口数量较少民族整体脱贫行动,到2020年底,全省人口数量在5万人以下的瑶族、壮族、畲族等8个民族聚居村共有6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在脱贫攻坚路上实现了“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十三五”以来,贵州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抓手,将创建工作纳入省委省政府综合大督查,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目前,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铜仁市、遵义市已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州),60个地方和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各地共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1436个。今年11月,六盘水市、贵阳市等12个地方和单位已列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公示名单。
在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贵州以“五帮五嵌入”(帮搬迁促空间嵌入、帮融入促思想嵌入、帮就业促经济嵌入、帮解困促心理嵌入、帮治理促社会嵌入)为抓手,着力构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的民族团结进步新社区。
2021年11月,《贵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十四五”规划》发布,提出将贵州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模范区。从“示范区”到“模范区”,一字之差,贵州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决心和信心跃然纸上。
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近年来,贵州大力实施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战略,全力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成功创建黔东南苗族侗族、黔南水族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前,贵州省共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项,国家级名录99项159处,省级名录628项1025处,国家级传承人96名。全省建有省级少数民族体育基地49个、少数民族博物馆和陈列室50余个、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4座;命名挂牌了1328个民族特色村寨,其中312个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大力实施“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打造行动,命名130家“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基地”和724家“少数民族手工艺传习所”,命名197名“贵州省民族工艺大师”,重点支持162家民族手工艺企业发展,带动近10万少数民族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成功举办全省第六届、第七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全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两届“多彩贵州”少数民族服饰设计大赛。2021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贵州省选送的民族歌舞剧《云上梯田》获优秀剧目奖、侗戏《侗寨琴声》获音乐创作奖。
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贵州省5000多所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命名106所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省级示范学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与学科建设结合,推动民族职业教育和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学科发展。
建设民族文化产业集聚区,助推民族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目前,贵州省有21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黔南、黔西南、铜仁3个州(市)有8个民族特色村寨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31个民族特色村寨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有力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贵州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工作主线,奋力谱写新时代贵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