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施展“硬功夫”提升“软实力 ” 贵州向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铿锵迈步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4-16 16:44:57 来源:多彩贵州网 作者: 点击: 评论:0

  最美人间四月天,和煦的春风里,一场文旅盛会圆满收官。

  4月11日至4月12日,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主题的第十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黔西南州兴义市峰林布依景区举行,将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贵州文旅。

  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是定位,也是目标。

  以“世界级”为锚,近年来,贵州立足“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两大资源禀赋优势,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发力,科学开发优质旅游资源,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层次,努力实现旅游业提质增效,奋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第十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以下简称旅发大会)在黔西南州兴义市峰林布依景区举行

迈步“世界级”贵州底气十足

  瀑布、溶洞、峡谷、湖泊、温泉,处处成景;山奇、水灵、谷美、石秀、物华,美美与共。23℃的夏季平均气温,62%的森林覆盖率……受益于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气候优势,成就了贵州“天然大空调”“绿色大氧吧”“夏季避暑胜地”等美誉,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这里成为最适宜人居的避暑胜地。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多彩贵州以绿为底色,在保护生态的路上始终把守住青山绿水作为发展经济的底线。天蓝、地绿、水清、气净,如今,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了贵州最响亮的品牌。

  除了生态气候优势,贵州还拥有丰厚的旅游资源“家底”,自然珍宝、文化瑰宝两个宝贝熠熠生辉。这里的世界自然遗产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拥有飞流奔腾的黄果树大瀑布、碧波荡漾的荔波喀斯特、水雾萦绕的赤水丹霞、云蒸霞蔚的施秉云台山、梵音袅袅的铜仁梵净山等众多世界级旅游资源,以及超级大桥、中国天眼等众多世界级名片。

  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结果显示,贵州旅游资源单体达82679处之多。自然景观、气候生态、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多彩贵州”的美丽画卷,造就了“文化千岛”的珍贵样本,营造了“贵山贵水迎贵客”的喜庆场景,为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景观为体,文化为魂。人文风情独特的贵州,还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在茫茫的历史河流中,形成了夜郎文化、阳明文化、屯堡文化、沙滩文化、土司文化等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全省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99项159处。

  作为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贵州素有“民族文化百花园”之美誉,全省全年民族集会、节庆活动多达1000余次,代表性的主要有台江苗族姊妹节、布依族查白歌节、贵阳苗族四月八、三都水族端节、凯里芦笙节等;苗族飞歌、侗族大歌、铜鼓舞、芦笙舞等特色鲜明的民族歌舞蜚声海内外。

  多彩多样的民族建筑、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节日、民族饮食文化及民风民俗共同构筑的天然“民族文化博物馆”和多民族原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富矿区”优势,让贵州成为名副其实的民族文化旅游网红地。

  除此之外,20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途中在贵州留下了大量的红色文化历史遗迹,形成了宝贵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作为处处皆风光的“公园省”,贵州不仅有“黄小西吃晚饭”等一批享誉世界的“自然珍宝”,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可以说,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屯堡文化渲染了贵州的多彩底色,让游客在畅游贵州山水之际,也能感受“诗与远方”的文化魅力。

  正是世界级旅游资源的坚实支撑,让贵州具备了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优势和条件,也是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底气所在。

  贵州万峰林景区航拍(蒋骁 摄)

“千方百计”引客入黔贵州诚意满满

  酒香也怕巷子深,千方百计吸引客源是关键。

  3月19日,在2024多彩贵州文旅推介(广州)暨贵州旅游新产品交易会上,贵州发布2024年全省文旅“四免一多一减”优惠活动,即从3月19日至12月31日,推出景区免票优惠、“一票多日使用制”优惠、高速公路通行费五折优惠活动。

  在门票优惠政策中,全国大、中、小学生(含港澳台),全国6岁以下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人民警察、教师、医护工作者、旅游法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群体,广东省居民、港澳台地区居民凭有效证件享受贵州全省国有A级景区门票免费优惠,

  “一票多日使用制”优惠方面,2024年3月19日至12月31日,贵州在全省国有A级旅游景区推广“一票多日使用制”,游客在参与活动的景区内自购票之日起,5日内可无限制次数进入景区。

  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方面,2024年3月19日至12月31日,贵州面向省外游客推出“自驾减半优惠”。入黔旅游的外省籍一型客车(私家车)使用ETC电子支付方式每周周五(00:00后)、周六、周日(24:00前)在贵州境内高速公路收费站出站的,享受贵州境内高速公路应收通行费减半优惠,满足全国自驾游客需求。

  这已经不是贵州第一次出台旅游优惠政策。为给广大游客提供优惠便利,激活旅游市场,拉动文旅消费,近年来,针对重点景区景点门票及交通费用,贵州不断推出优惠措施,贵州用实打实的旅游惠民措施吸引游客来黔旅游。

  为引客入黔,贵州积极与经济发达省份合作,实施省际联动、整合营销策略。2023年,贵州通过开展多彩贵州文旅企业对接会等系列招商推介活动,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北京、成都、重庆、厦门、杭州、南京、广州等目标客源市场,紧紧围绕“9+2+2”“特意性”资源制定产品和推广目标,把新线路、新景点和新产品,送到省外游客手中。

  全省不少景点也积极响应优惠政策,同时推出有民俗文化特色的表演,互动性、体验感强的文旅项目,让游客可以在绿水青山中徜徉,在历史街区共享文化盛宴,满足对“诗”和“远方”的美好向往。

  山门别样开,游人纷沓至。2024年清明小长假期间,贵州赏花游、踏青游、红色游等人气旺盛,假日旅游市场迎来小高峰。根据第三方抽样调查结果初步测算,清明假期贵州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52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6.12亿元。

  抓营销提流量,是贵州逐梦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抓手。持续发放文旅大礼包、不断打磨旅游精品路线的背后,彰显了贵州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心与用心。深度让利游客、提升旅游体验,这都是贵州邀请八方游客来黔的满满诚意。

  贵州荔波小七孔景区(王晓 摄)

“引客”更要“留客”贵州下足功夫

  火爆的人气背后,则是贵州各地积极完善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文化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软硬件设施的不懈努力。

  为了让游客在“快进漫游”间玩得开心、住得舒心、吃得放心,将短时间的吸引力转化成长久的“回头率”,贵州不断在“吃、住、行、游、购、娱”下功夫,一手托起服务、一手压实监管,以“9+2+2”“特意性”资源为重点,加速景区、住宿升级,加速特色旅游餐饮、旅游商品布局以及演艺娱乐业发展,尽可能地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延长在黔旅游时间。

  在交通通达性得到极大改善的前提下,贵州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已进入88个县区,5G信号覆盖全部5A级旅游景区;60%的3A级以上旅游景区通三级以上公路;新建改扩建一批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借助密织的交通网络,贵州大力布局整合沿路沿桥景点,串珠成链,让旅游线路成为一条条生态之路、旅游之路、发展之路。

  同时,贵州不断提高景区、民宿重点村镇网络通达率。目前,全省3A级以上景区5G网络通达率超99%,30个民宿重点村镇5G网络通达率100%,28个民宿重点村镇具备光纤宽带千兆接入能力……通信网络的有效覆盖,带动“智慧旅游”应用场景突破30个,助力贵州实现全域宜居宜业宜游。

  铜仁树蛙部落民宿(饶娟 摄)

  “流量”大起来,“质量”提起来。“留量”多起来之后,贵州致力于进一步让游客体验更加有质感的旅游。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贵州还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完善产业链条。目前,贵州推出黔菜单品标准40个,发布首批特色美食120道,新评定等级民宿163家,完成特色旅游商品购物店形象提升改造20家,推动30个旅游演艺项目复演提升。

  为破解旅行线路定制化、个性化、体验感欠缺难题,2024年3月,在“支支串飞”航线的基础上,贵州加码推出新模式——“小车小团”,可根据游客需求设计旅游线路,提供最大程度的自主性,实现深度自由行。

  在通向“世界级”的道路上,贵州始终把游客感受放在首位。从“卖门票”到“卖服务”“卖体验”,贵州持续推进重点景区提质,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和业态,补齐结构性短板,全方位提升旅游业服务水平,让多彩贵州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文旅加速融合让贵州更具吸引力,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更大活力。”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旅厅厅长吴涛说,为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多彩贵州品牌内涵,贵州各地还将推出多种民俗节庆活动和新型业态,塑造贵州文化旅游的金字招牌。

  跨越山海、一路向“黔”。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创建一流旅游城市,对标国际标准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贵州正潜心打造近悦远来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