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讯 黎平县把乡村庭院美化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有机结合,以“庭院净化、庭院绿化、庭院文化、庭院特色”为抓手,推行“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创新+示范”模式,扎实开展农村环境整治行动,扮靓乡村颜值,建设生态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
“党建+引领”凝聚新合力。制定黎平县农村环境整治行动等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聚焦“乡村庭院设计美、杂物摆放整齐美、清洁卫生环境美、种花栽树环境美、户户创建和谐美、一村一品和谐美”重点目标,高位谋划、统筹推进,顶层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全县投入庭院美化建设资金920余万元,动员全县2万余名党员干部、群众14万余人次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助力建设美丽乡村。
“群众+参与”形成新助力。坚持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绿化与美化统筹结合,以院坝协商会、登门入户等方式,全覆盖、多角度,向群众宣传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革除“各人自扫门前雪”“等靠要”等陋习,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了“政府主抓、群众主体”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动员村民建成微菜园、微花园、微果园达12000余个,村公共区域播散花种1400余公斤、新植树16000余棵、绘制文化墙等1031处,321个村将公共设施管护、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挖掘有影响力的乡村土特产179个、培育乡村农家乐92家。
“创新+示范”注入新活力。按照“先点后面、点面结合、示范带动、全面提升”思路,通过印制“四大行动”挂历、设立“四大行动”承诺墙等方式,鼓励村组干部、党员、寨老示范带动。全县各乡镇党委履行主责、实干担当,立足村情实际、资源优势、文化禀赋,深入开展庭院美化示范创建评选活动,以村带村、以户带户的方式,全面整治室内外家庭环境。截至目前,全县26个乡镇(街道)321个行政村中,选出州级示范村10个、县级示范村65个、1028户示范户,在全县范围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吴书运 姚进忠)
责编:刘岩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