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项目地处深度石漠化的荒山地区,关联10个自然村,占地约2万亩,拟建设光伏发电装机1050兆瓦及集电线路,涵盖关岭县的沙营镇老鹰岩、沙营镇余家寨等6个农业光伏电站项目。该工程共有51万个组件桩基础、182万块575/580Wp单晶双面双玻N型组件、210台3600/3900KVA箱变、2536台300KW逆变器、65168组2x14固定支架组件、27条35KV集电线路送入220KV汇集站,是贵州单体规模最大的光伏场站。
山区光伏如何进行石漠化治理?“由于严重石漠化,这片山地种不出庄稼,有的地方甚至寸草不生,暴雨天气容易引发泥石流,相当危险,我们一般都不上山。”当地村民介绍,光伏项目建起来,将石漠化的土地充分利用上,加上山区丰富的太阳能,不仅产生了经济效益,还砌筑挡墙护坡、播撒草种,现场也有水保涉及和水保监理,按要求做好水土保持,周边大多数劳动力也都加入了建设大军。

“我们创新使用无人机吊装光伏组件,聘请专业导师对20余名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之成为持证上岗的“专业飞手”。以前运输一兆瓦光伏组件需要8至10人,采用无人机吊装运输后仅需2人就能完成同样的工作量,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安全性,降低了光伏组件损耗率,同时还推出钢索及导轨运输,从而不断提高施工效率,快马加鞭地推进工程进度,加快石漠化治理。”中国能建湖南火电项目负责人介绍。

据悉,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平均利用1030小时,发电量13.29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40.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01万吨。该项目将有利于调整贵州省电源结构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经济发展,推动安顺市地方经济高速增长,带动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协同发展,对贵州能源结构优化、节能减排、石漠化治理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完)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