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乡村振兴  
贵州七星关:“大棚经济”为乡村振兴赋能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12-20 09:43:23 来源:央广网 作者:任振国 张雪建 点击: 评论:0

 央广网12月20日消息(见习记者任振国 通讯员张雪建)开沟、播种、施肥、填土……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小吉场镇德胜村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里,工人们分工有序,正忙碌着栽种早熟马铃薯。

工人正在栽种早熟马铃薯(央广网发 张雪建 摄)

近年来,七星关区依托资源优势,不断在“大棚种植”上做文章,从产业扶持、技术服务等方面入手,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展大棚蔬菜、瓜果、中药材等产业,借助“大棚经济”,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之前种的辣椒已经采收完,闲置下来的大棚我们就种上了马铃薯和莴笋。”基地负责人周占亚介绍说,通过轮作的方式种植农作物,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更好实现增产增收。

村民们正在为莴笋摘除黄叶(央广网发 陈曦 摄)

目前,小吉场镇共有大棚1525个,覆盖了梨子、德胜、吉兴等村。“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展好大棚、蚕桑、水产养殖等现有产业,推进高粱种植等特色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更好促进群众增收。”小吉场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吴传剑说。

已经成熟的草莓(央广网发 刘伟海 摄)

同样忙碌的劳作场景,也在朱昌镇双堰社区致公果园草莓种植大棚内上演。大棚内,一颗颗红彤彤的草莓掩映在绿叶白花之间,长势喜人。住在附近的村民葛永先,忙完家里的事情后都会来到这里做工。“我每天最少能挣80元钱,在这么近的地方,能赚零用钱补贴家用,真的很幸福。”葛永先开心地说。

“今年我们共种植了70多亩草莓,预计亩产3000斤左右,忙的时节,基地内每天有15名工人同时做工。”致公果园负责人刘强国介绍。

小吉场大球盖菇大棚种植基地(央广网发 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产业兴旺,富民有望。未来,七星关区将继续写好“大棚经济”这篇产业发展文章,通过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技术指导等系列举措,提高土地产出和经济效益,推动“大棚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乡村振兴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