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科技频道  
贵州“数智”文旅活力迸发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2-17 14:46:50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 曹雯 明雪 点击: 评论:0

原标题:“数智”文旅活力迸发

——记我省发布的智慧旅游典型案例

  戴上VR眼镜沉浸式体验、线上预约景区智慧分流……以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为基础的智慧旅游新玩法,让游客获得更丰富的游玩体验和更便捷的出行服务。

  日前,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2024年贵州智慧旅游典型案例。全省共有7个智慧旅游项目上榜,分别是红飘带(长征文化数字展示)、中国天眼景区VR/XR科技赋能旅游示范项目、荔波小七孔景区智慧旅游系统、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智慧分流与服务优化项目、镇远旅游经济服务系统平台、飞越黄果树——360极限飞球项目、遵义旅游生态圈智慧平台。2025年贵州还将进一步推动智慧旅游建设,目前已经在黔南州进行试点。

  红色,是多彩贵州最鲜明的底色。

  位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的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作为贵州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打造红色文旅新业态新地标的代表性成果,自2023年10月试运营开始至2024年底,已合计演出9900余场,接待超100万人次。据贵州省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柳启阳介绍,2024年夏天,“红飘带”迎来参观热潮,最多时每天11场演出仍一票难求。

  “红飘带”突破依赖实物、图片、文字展示红色文化的传统路径,以数字化、艺术化的手段展示长征文化,以全新方式呈现和诠释了伟大长征精神。“红飘带”采用了目前业界最复杂的实景异形显示系统、国内最大的双曲幕剧场、多套超大荷载吊挂设备、超大弧形透声幕等先进设备,以全息影像、虚拟现实、三维动画、多媒体声光等前沿数字科技为主要手段,取得了良好的展示效果。

  2025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为鼓励广大游客来黔踏寻红色足迹,贵州于2024年12月发布了红色旅游相关优惠活动,以及20条旅游线路。为了让游客获得更好旅游体验,与之相关的各红色旅游景点的智慧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戴上XR眼镜后,我看到了恐龙从我身边走过,天体卫星就在我面前自转,真的非常震撼!”平塘通州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卢妙妙在中国天眼景区元宇宙XR沉浸式体验馆感叹道。

  “这不仅仅是一场沉浸式的震撼体验,更是一场深度趣味的科普学习。”中国天眼景区项目融资部负责人韦发威向记者介绍,通过一场约40分钟的虚拟场景电影互动,游客可以了解中国天眼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还能置身于浩瀚宇宙中观测天体。据了解,从2024年10月开馆至当年底,中国天眼景区元宇宙XR沉浸式体验馆共接待游客2万余名。

  在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飞越黄果树——360极限飞球影院内超大的全景型球幕让游客在场馆内不用佩戴任何设备,就可实现裸眼3D的视觉效果,搭配4D动感座椅和专属影片《飞跃黄果树》,让人直呼过瘾。2024年夏季飞越黄果树——360极限飞球影院几乎每天都满座,13个小时不间断地循环播放,每天接待游客近4000人,单日营业额最高能达16万元。

  冬日的梵净山银装素裹,正是欣赏雾凇美景的好时节。“由于红云金顶地形陡峭、场地狭小,高峰时段常因游客聚集导致排队长度超过百米,严重影响游客的游览体验。”项目负责人彭鹏向记者介绍,为解决这个问题,梵净山景区推出了“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智慧分流与服务优化示范工程”,构建一套覆盖“购票、登顶、其他核心景点”的全景区智慧管理模式。游客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预约登顶时间段,从而实现行程合理规划,提升整体游览体验。据了解,该模式推出后,平均排队等待时间较传统模式减少40%以上,游客满意度较传统模式提升30%以上,周边商户销售额增长15%以上。

  “镇远管家小程序里的旅程定制机器人,可以帮我规划最合适的行程,还能一站式预订镇远古城及周边景区的门票、酒店,购买当地特色农货、纪念品等,真的很方便!”

  “周边的商户与景区、景区与景区之间都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了资源链接。同时,平台对商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为商家、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据镇远旅游经济服务平台负责人程亚辉介绍,到2024年底,“镇远管家”实现景区、酒店、餐饮等30个行业企业入驻,入驻企业数量达到500家以上。(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雯 明雪)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科技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