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热点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文化热点  
贵州文化老人|诸多民族会聚贵州——《贵州文化解读》选篇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1-12-19 12:07:38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史继忠 点击: 评论:0

 说到贵州史学研究,史继忠先生不得不提,我们也在早前的文章《贵州文化老人 | 史继忠:在茫茫“史海”中欢歌前行》中,也详细介绍了史老。今天起,我们将推出史继忠作品《贵州文化解读》选篇,该书从贵州这片土地在历史长河中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纵横交错地论述了贵州文化的形成,贵州文化的特点以及它如何与“现代文明”接轨等。

 
贵州文化老人 | 史继忠:在茫茫“史海”中欢歌前行
6e158dabf3e2c9c241e588b19caa9659.jpeg
“多元并存”“共生共荣”是贵州文化的显著特征。各种民族文化在贵州都找到了生存、发展的土壤,因同是移民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相互并不排斥,给每种文化的发展留下很大空间。
 
——史继忠
 
诸多民族会聚贵州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区,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白族、回族、壮族、蒙古族、畬族、瑶族、毛南族、仫佬族、满族、羌族等十八个世居民族,他们在贵州居住时间较长,且有一定聚居区。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省总人口为三千多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一千多万人,民族之多,在全国仅次于云南和广西,居全国第三位。从历史上考察,贵州各民族,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都是在不同时期,从不同地方迁来的,《贵州世居民族迁徙史》客观地反映了这一历史过程,以南方四大族系交会和汉族移民为主线。
 
贵州地处川、湘、滇、桂之间,是西南的腹心地带,素称“西南之奥区”,历史上是南方民族迁徙流动的“大走廊”。因为这里地广人稀,在周边地区逐渐被开发并纳入行政建置的情况下,古代南方四大族系不断向贵州移动,致使贵州成为“四大族系”交汇之地。根据族源关系和语言系属,贵州的少数民族分属古代南方四大族系,即苗瑶族系、百越族系、氐羌族系和濮人族系。苗瑶族系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包括苗族、瑶族和畬族。百越族系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包括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傣族、毛南族、仫佬族和黎族。氐羌族系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包括藏族、彝族、白族、傈僳族、普米族、纳西族、景颇族、土家族、羌族等等。濮人族系的语言消失严重,有专家认为属汉藏语系佬基语族,仡佬族等为其后裔。
 
贵州古代属“西南夷”。所谓“西南夷”,是指巴、蜀以西和以南的少数民族,包括“西夷”和“南夷”两部分,“西夷”是指蜀郡以西的民族,大抵分布在今川西南、川西及甘肃南部;“南夷”是指巴蜀以南的少数民族,分布在今云南、贵州及桂西北。“西南夷”分为夜郎、滇、邛都、巂和昆明、筰都、冉駹、白马七大族群。其中,夜郎、滇、邛都“皆魋结,耕田有邑聚”,据《后汉书》和《华阳国志》所记“夷濮”“夷僚”,论者以为属濮人族系。在此以西及西北的巂和昆明、笮都、冉駹、白马,《史记》谓之“皆氐类”,显然属氐羌族系。夜郎以南为南越国,是为“百越之地”,境域辽阔,包括今广西、广东、海南及越南。夜郎以东为“南蛮”“俱槃瓠种”,《南齐书蛮传》说:“蛮,种类繁多,言语不一,或依山谷,布荆、湘、雍、郢、司等五州界。”当是苗瑶族系。
 
自汉代以来,南方民族起了很大变化,有的兴起,有的衰落,分化融合普遍,民族迁徙频繁,南方四大族系发生许多变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王朝衰落,地方政权迭起,对南方民族无力控制,各种历史原因,促使南方民族向地广人稀的贵州移动,使贵州成为四大族系交会的地区。
 
汉武帝开“西南夷”,中央王朝的势力深入西南边疆,打破了“西南夷”的封闭状况。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南夷为牂牁郡”,把夜郎地区纳入汉朝版图,实行“郡国并存”制度。汉灭且兰,以夜郎各部落设立牂牁十七县,既设太守、都尉、县令等官,又封各部首领为王、侯、邑长,濮人被征服,夜郎王不再是统领各部的大首领,汉军及巴蜀汉人进入夜郎地区。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牂牁、谈指、同并二十四邑,凡三万余皆反”,战事持续五年,最后为汉军击败,濮人受到很大挫折。汉成帝河平年间(前28-25年),夜郎王兴、句町王禹、漏卧侯俞举兵相攻,牂牁太守陈立斩夜郎王,“句町王禹、漏卧侯俞皆震恐”,濮人再次受到挫折。王莽统治时期,贬句町王为侯,激起反抗,战事长达八年之久,濮人政权衰落,处于分散状态。魏晋南北朝时期,濮人与其他民族融合为“僚”,散处各地,《北史僚传》说:“僚者,盖南蛮之别种,自汉中达于邛、笮、川湖之间,所在皆有。”东晋末年,巴蜀纷乱,李寿在成都建立“成汉”政权,“引僚入蜀”,将牂牁地区的“僚人”大量迁入四川,“布满山谷,十余万家”,与当地土人错杂而居。隋唐时期,“僚人”逐渐分化,其中一部分形成“仡僚”,另些形成“木佬”“僰人”和“羿子”。“仡僚”又称“葛佬”,是为仡佬族的先民。仡佬族在元代颇盛,新添葛蛮安抚司大抵为仡佬族所建,有雍门仡佬、三寨苗仡剌、小葛龙洛邦等一百二十二个蛮夷长官司,从新添(今贵定)至湘黔边境的“五溪”地区均有仡佬族分布。仡佬族处于分散状态,与其他民族错杂而居,文化习俗多有变迁,形成“红仡佬”“花仡佬”“打牙仡佬”“披袍仡佬”“锅圈仡佬”“打铁仡佬”“青仡佬”等支系。木佬,新添、都匀、黔西等地皆有。羿子主要分布在黔西北与四川交界地区。僰人主要分布在川南宜宾等地及贵州普安。
 
氐羌中的“昆明”,汉初还处在“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的阶段,以后逐渐发展起来,“大种曰昆,小种曰叟”,进而逐渐成“东爨乌蛮,西爨白蛮”,“乌蛮”即彝族先民,“白蛮”乃白族先祖。“乌蛮”在滇东一带兴起,子孙繁衍,各立疆场。按彝文《西南彝志六祖起源》,分为武、乍、糯、恒、布、默六支,扩散到川南和贵州西部。默系的阿者部,汉末即进入贵州,其首领济济火“通道、积粮”助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累建奇功。其后,子孙繁衍,家支相连,世有“水西”(鸭池河以西之地),建立“罗施鬼国”,以其大首领为“大鬼主”,元代设立亦溪不薛宣尉司,明改贵州宣尉司。南诏兴起,“乌蛮”各部继续向贵州推进,布系的乌撒部占据威宁一带,元代设立乌撒乌蒙宣慰司,明改乌撒土府;播勒部进入黔中安顺一带,建立“罗殿国”,元改普定路;于矢部在兴义、普安一带,建立“自杞国”,元改普安路,后有“普安十二营”;恒系的扯勒部在四川永宁,后扩散到贵州毕节、水城等地。彝人尚武,武功极盛,控制了贵州西部,故史书上说:“贵阳以西,倮(彝族)为大。”元灭罗殿、自杞,清初将贵州宣尉司、乌撒府改流,彝族势力范围逐渐缩小。
 
汉武帝灭南越国,以其地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儋耳、珠崖、交趾、九真、日南九郡,纳入统一的行政建置。百越民族大抵是“稻作民族”,多居平地,耕种水田,种植稻谷。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向四周扩散,并推进到贵州南部,是一种“墨渍式”的移民方式。唐代的“东谢蛮”“南谢蛮”“西赵蛮”“夷子”等,按其“稻粟再熟”“会聚击铜鼓吹大角”“婚姻以牛酒为聘”等特征,当属百越民族。“抚水州蛮”“荔波蛮”是水族先民,“夹龙江居,种稻似湘湖”,是百越民族北迁的见证。宋代的“西南五姓番”“西南七番”及元代的“八番”,基本都是百越民族。后来分化出“仲家”(布依族)、“峒人”(侗族)、“水家”(水族)等民族。
 
苗瑶民族源于“三苗”。蚩尤被打败后南渡长江,先是住在江西、湖南等地,即古书上所说的“左洞庭,右彭蠡”。秦汉以来,中央王朝在这一地区的统治加强,迫使苗瑶西迁,迁至武陵山区称为“武陵蛮”,迁至五溪地区称为“五溪蛮”。唐宋时,苗、瑶分开,瑶族被称为“莫傜”,而苗族则有多种称呼。贵州的瑶族主要是从湖南、广西迁来。苗族从武陵、五溪西迁,沿苗岭、清水江进入贵州腹地,主要聚集在黔东南地区,并向黔南黔西南发展。苗瑶同属“山地民族”,长期过着“赶山吃饭”的生活,迁徙频繁,支系繁多,古人多以其直观的服饰称呼他们,如“黑苗”“青苗”“红苗”“花苗”“白苗”等等,瑶族则有“白裤瑶”“青裤瑶”“长袍瑶”“盘瑶”等。
 
汉族源于“华夏”,夏、商、周三代逐渐形成“诸夏”,汉朝在更大的范围内融合许多部族,形成了“汉族”。汉武帝“平南夷为牂牁郡”,汉族始进入牂牁地区。汉朝派兵驻守,在要害地方建城邑、筑堡寨,改“更戍”为“屯戍”,汉军长期驻扎,“男婚女配,生死相恤,坟墓相从”,大量的汉墓群就是当年汉军留下的遗迹。为了充实边疆,又采取“移民实边”的政策,鼓励“三蜀大姓”率民开垦,以奴婢、罪徒、游民充实边疆,汉族移民一律编入户籍,《汉书地理志》,牂牁郡“户二万四千二百一十九,口十五万三千三百六十,县十七”。到了东汉,移民进一步增多,《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十六城,户三万一千五百二十三,口二十六万七千二百五十三。”这是贵州历史上第一次汉族移民。魏晋南北朝时期,“三蜀大姓”、汉军军官与当地土酋结合为“牂牁大姓”,在“夷多汉少”的情况下汉族被“夷化”,被称为“蛮”。唐代的谢氏、赵氏均是夷化汉人,又从中原迁来了“宋家”(宋国之裔)和“蔡家”(蔡国之裔)。明代为了巩固西南边疆,开发云贵,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将“狭乡”(人多地少之区)的人口移住“宽乡”(地广人稀之区)。“移民实边”主要是屯田,有“军屯”“民屯”“商屯”三种形式。军屯属卫所,每卫额定五千六百人,下辖五个千户所,千户所辖十个百户所,因“一人在军,全家同往”,故五千六百人实为五千六百户,故有千户所、百户所之设。官兵及家属一律编入“军户”,仅贵州都指挥使司所属十八卫、二直隶千户所就有军户二十六万多人,“屯堡人”就是屯军的后裔。民屯是由官府招徕的农民,散布在贵州各地,没有像军屯那样有严密的组织,在各地建立“汉庄”,人口一律编为“民户”,其数约二十五万。商屯由官府招盐商组织屯种,时间不长。明代的移民大都是穿军装和不穿军装的“屯民”,对贵州的开发有重大意义。清代继续向贵州移民,因明代移入的汉人已成土著,称后来的移民为“客民”。“客民”是自由移民,有的来贵州购田置土,有的来贵州从事贸易、手艺和佣工,来自全国各地,并以“乡土之链”为纽带建立若干会馆。据《黔南识略》记载,乾隆十四年(1749年)以前移入贵州的客民共六万九千五百二十六户,以五口之家计算,约三十五万人口。雍正“改土归流”后,大批汉族人口进入贵州,乾嘉起义和咸同起义后,大片土地荒芜,客民更多,使贵州由“夷多汉少”改变为“汉多夷少”。
 
元代从云南移入了蒙古族、回族和白族。蒙古进攻南宋,采取大迂回的战略,首先南下川、陕,进入云南,除蒙古军而外,还有从阿拉伯和中亚一带来的“色目人”。元朝平定贵州后,蒙古族从云南进入贵州,并在普定、乌撒等地屯田,一些屯民中的“色目人”成为回族,“爨白军”即白族,分布在黔西北和黔西南
 
从宏观上看,汉族主要是从北面和东面进入,氐羌民族自西而东,苗瑶自东而西,百越自南而北,他们从四面八方进入贵州,相互对流,相互穿插,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又杂居,又聚居”的民族分布状况。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聚居区,但从全省来看,各民族的聚居区又相互错杂,故云“大杂居,小聚居”“又杂居,又聚居”。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现今的民族分布。苗瑶西迁与百越北进,在黔东南形成苗族、侗族错杂而居,在黔南形成苗族、布依族错杂而居,在黔西南则是布依族与苗族错杂而居。彝族、白族、回族、蒙古族都从云南迁来,主要分布在黔西北和黔西南。汉族主要集中在黔北、黔东北和黔中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散布贵州全省,并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区。
 
·人物名片·
1c950a7b02087bf438e2b489010d7f2410dfcfaf@f_webp.webp
史继忠, 1937年12月生,贵州贵阳人,四川大学历史系毕业,获云南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兼《贵州文史丛刊》主编,贵州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 著有多篇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50篇,杂文、散文、随笔近百篇。退休后编过《飘移的视线》《贵阳百年图鉴》《触摸夜郎魂》三个大型画册,策划《发现贵州》电视栏目,主编《贵州导游词》。近十多年来主要研究中国及世界文化。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文化热点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