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热点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文化热点  
贵州文化老人丨土壤学奠基人熊毅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01-04 20:52:44 来源:动静新闻 作者:宋洪宪 点击: 评论:0

 在现代贵州历史舞台上,有一批值得被我们熟记的文化人物,他们是录入了贵州反清斗争中第一个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贵州辛亥革命先驱平刚,民国《贵州通志》的总编纂任可澄、杨恩元,中国建筑学奠基人之一的朱启钤,享誉全国的大书法家严寅亮、萧娴,著名出版家、作家、教育家谢六逸、马宗荣等。动静为大家选编了宋洪宪《贵州现代文化人物》一书中的篇目,讲述他们的主要履历,介绍他们在文化事业上的突出成绩。

mmexport0ed9478f5ddb9699116ae19be263a662_1641300869996.jpeg
 
土壤学奠基人熊毅
 
熊毅,贵州省贵筑县人,1910年4月13日出生于日本东京。父熊继成是早年留学日本的农学家,1911年回国,曾任贵州农校校长、贵州省垦殖局长、蚕桑局长等职。熊毅随父母返黔,幼年即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养成了用心读书的好习惯。在贵阳模范中学就读时,熊毅即对数学、物理很有兴趣、曾想学工。1925年,熊毅毕业于贵州省立第一中学。是年因其父病故,母亲将熊毅及弟弟送到北京舅父姚华家,以期他们能受到良好的教育。1926年,在舅父鼓励下,熊毅考入北京农学院预科、两年后转入本料。在老师刘和的教导和影响下,他对土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2年,熊毅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被推荐到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
 
进入工作单位后,他有机会接触大量的土壤资料,也有条件深入各地了解土壤情况。他为中国北方存在大量盐碱地和瘦土深感焦虑。1935年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碱土命名之商榷》,紧接着又发表了《盐渍土之分类》《盐渍土的成因及其性质》《中国盐渍土的分类及其概性》等,反映了熊毅急于想改变北方盐碱土壤,使之造福于百姓的想法。1939年后,熊毅开始关注水稻与土壤的关系,其研究成果,体现在1940年发表的论文《水稻土命名之商榷》,次年发表的《水稻土之化学性质》等论文中。由于中国地域广大,土壤类型繁多,熊毅逐步进入土壤发生分类的研究,先后提出《土壤分层之新建议》《江西更新世黏土之性质及其生成》《中国土壤分类之新建议》等。又发表《江西红壤之性质及其改名》等论文。这些论文对解决土壤与农业生产之间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参考和帮助,也为后来熊毅的研究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45年,熊毅担任土壤研究室主任。除继续研究工作外,他还撰写了《土壤工作十五年》一书,全面概述了中国土壤研究初创期的概况、学术贡献及前沿进展等。
 
1947年,熊毅获中华文化教育基金资助赴美留学,在国际土壤学权威密苏里大学马歇尔教授门下研究土壤矿物,1949年获硕士学位。后转入威斯康星大学杰克逊教授门下从事土壤胶体研究,1951年获博士学位。留美期间,熊毅运用X射线研究中国黏土,是运用此方法的第一人。
 
熊毅留学归国后,被安排在中国科学院土壤及水土保持研究所任研究员。他先后在东北、西北及华北多地调研土壤及农业生产情况。1954年,熊毅担任中国科学院土壤调查队队长,组建了600人的调查队,对我国北方,主要是冀、鲁、豫、京、津展开了全面的土壤调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的意见,这些意见反映在这个阶段内由他主持或亲自撰写的论文中。例如对华北平原的调查,他与同事合著了《华北平原土壤》和《华北平原土壤图集》,其中阐述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学术观点,至今仍可用于指导华北平原的土地整治。
 
熊毅是中国土壤胶体化学和黏土矿物研究的先驱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成立土壤研究所后,他着手建立了土壤胶体实验室。熊毅倾尽全力进行土壤胶体的化学研究。从《土壤胶体膨胀的初步研究》开始,首先阐明《中国土壤胶体的一般性质》,进而研究了《黄土胶体的矿物组成和性质》,以求阐明土壤保肥供肥、保水供水和团聚的机理。这些对探索土壤肥力的实质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他又进行土壤黏土矿物的研究,根据土壤胶体矿物的组成,探讨了更新世气候环境与土壤形成的关系,撰写出《由更新世沉积物的胶体矿物分析试论第四纪气候》一文;对东北的黑土,华北褐土、潮土(草甸土)等进行黏土矿物分析后,发表了《土壤黏土矿物的结构及形成》的论文。此后他又进行了全国性的土壤黏土矿物分析,依据黏土矿物演变的顺序,总结出中国土壤中黏土矿物的分布规律,编制了《土壤中黏土矿物分布图》。这些研究与他在“文化大革命”后出版的《土壤胶体》一书,构成了他的土壤学理论体系,成为我国土科学的奠基人。
 
在工作实践中,熊毅坚持用所掌握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针对我国北方大面积盐碱地,他经过多次反复实验,提出“井灌井排”法,取得了综合防治旱涝盐碱的显著效果。这一技术很快在华北平原乃至中国北方其他平原地区得到大规模推广运用,使大面积盐碱地和沼泽化的土地迅速得以改良,促进了中国北方农业的健康发展。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业科学家们为水稻的优质高产做了大量具有世界意义的工作。袁隆平等在水稻育种培植优良品种上屡获突破,而熊毅在水稻与土壤、肥料的关系上用力尤多。他深入太湖周边作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主持编写了《太湖地区水稻土肥力研究论文集》,主编了《中国太湖地区水稻土》等专著。熊毅又针对苏南推广双季稻三熟制,写出了《对苏南地区耕作制度的看法和建议》《耕作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等文章。文章在《人民日报》刊载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农民称赞他是“站在稻田里讲话的科学家”。事后,不仅在苏南,而且在南方各地,都调整了耕作制度,使各地水稻种植走上“地力”能够满足种植需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978年,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兴建把长江水引到黄河以北的南水北调工程”。这项工程是跨大流域的重大工程,其实施必将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熊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黄淮海平原的了解,撰写了《南水北调应注意防治黄淮海平原土壤盐碱化》的论文,并向决策层提出《对南水北调的几点意见》,对科学指导工程实施,提供了关于土壤方面重要的科学依据。
 
1956年,熊毅被评为科学界全国先进工作者,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科院土壤所南迁南京后,熊毅获得中国科学界最高荣誉职位——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部委员。
 
“文化大革命”中,熊毅受到冲击,身心遭受严重摧残,但他坚信党和国家,坚信他的土壤事业必有阔步前进的那一天。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他坚持科研工作,与李庆逵共同主编了中国第一部土壤学专著《中国土壤》,这是全面论述中国土壤科学的综合性专著,是大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土壤科学的重大成果。他又独立主编了《中国土壤图集》,系统总结了中国土壤科学的研究成果。该书是中国第一本大型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土壤专业图集,其对生产和科学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赞誉。
 
熊毅一直担任中国《土壤学报》主编,1958年又创办《土壤》杂志并担任主编。晚年他还担任《生态学杂志》副主编和《环境科学》主编,利用刊物发现人才,凝聚人才,培养出中国一批又一批土壤专家。他办刊物时总是亲自审稿,亲自修改,一丝不苟,学术作风扎实严谨。熊毅一生笔耕不辍,发表了二百多篇论文和一批水平很高的学术专著,甚至直到临终前夕,他还在撰写《土壤生态学》一书。
 
熊毅除了致力于土壤科学基础研究外,用科研成果为现实服务则是他的一大特点。他解決盐碱地问题,解决水稻土肥问题、南水北调的土壤问题等,都是较为突出的例子。到了晚年,他特别关注生态问题,曾对采访他的《人民日报》记者说:“洪水严重,主要是与大气环流造成的暴雨有关,但是森林植被遭到破坏,不能容纳水,也是造成危害的一个重要原因。”熊毅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指出:“人总是离不开环境的,但是,人们经常在改变和破坏环境。破坏环境主要是破坏自然资源,比如,乱砍滥伐,破坏了森林;过度放牧或乱垦,破坏了草原;盲目捕猎,破坏了野生动物和水生物的正常繁衍;森林草原的破坏,引起气候变迁,造成土壤侵蚀,河流、水库、渠道、港口的阻塞等等。”“有些人不懂得生态,做了蠢事自己还不知道。自然界是错综复杂的系统,要用系统方法利用它、保护它。人们从事生产活动,不能没有生态系统的观念。”这些意见公布后,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熊毅除了担任学术职务外,还当选过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江苏省委第六届候补委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1985年1月24日,熊毅在南京病逝,享年75岁。中共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党组和江苏省省级机关委员会科技分党委作出了《向优秀共产党员、老科学家熊毅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科技战线的全体党员向熊毅同志学习。1988年7月27日,国务院授予熊毅“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优秀科技人员荣誉奖”,肯定当年他在治理黄淮海平原盐碱地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熊毅,中国土壤科学的先行者和奠基人,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入祖国的土壤之中。不辞劳苦、风餐露宿,从华北平原到黄淮海腹地,从太湖之滨到内蒙古高原,都留下了熊毅坚实的足迹。他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熊毅:《我为什么要研究土壤》,载《新华日报》1981年10月20日。
 
2、蔡名照:《心血肥沃了土地一一记著名土壤学家熊毅》,载《江苏科技》1983年8月31日。
 
3、颜世贵:《土壤学家的忧虑一一访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熊教授》,载《人民日报》1984年12月26日。
 
4、何静梧:《中国近现代土壤科学的奠基者熊毅》,载《贵阳历史研究》,1996年。
 
5、邓见宽:《著名土壤学家熊毅》,载《贵阳文史资料选辑》第46辑,1995年。
 
作者介绍:
 
宋洪宪,1954年生,先后任贵州省史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近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等。现任《书·画·印》杂志主编,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发表文史类及其他文章数百篇,著作7本。文章曾获全国政协论文一等奖,中央党校、全国讲师团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来源:动静APP、贵州省文史研究馆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文化热点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