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延续至今,已是三年有余,可谓天下苦疫情久矣,很多行业也因此受到重创。上半年以来,猝然而至的奥密克戎笼罩全国,许多地方被迫陷入停摆,也把不少人憋坏了。
因此,在下半年疫氛未散的时候,全国旅游业就迎来了一波小高潮,尤以云贵地区最为火热。以至于有人感慨,整个暑期,全国的游客都在往云贵跑。
云南作为传统旅游大省,自然不必多说,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热门景点,目力所及,到处人山人海。与云南不同,贵州却是凭借着凉爽的气候优势,在暑期旅游市场中异军突起,成为一匹黑马。
截止8月1日,贵州省7月份旅游总订单量环比上月增长85%丨王晓摄,图源:多彩贵州网
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我意外在贵阳待了近三个月。离开贵州几十年来,我平日很少回到贵州,此次却得以与贵州再度深入相处。通过对各地的考察调研,我深深地意识到,贵州作为“东方瑞士”的地位和价值正在慢慢浮出水面,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甚至可能轰动全国的创新产品和业态会纷纷涌现。
01 休闲时代看贵州
把贵州类比为东方瑞士,可谓由来已久。
20多年前,我前往瑞士参加达沃斯论坛。在此之前,我想象中的瑞士是一个典型的西欧童话世界,高山草原,白雪皑皑,王子与公主住在中世纪古堡里,骑士在峡谷间策马奔腾。但当我走遍瑞士全境,却诧异地发现:这不就是贵州吗?
2001年,王志纲老师在瑞士
的确,瑞士的大山大河与贵州非常相像,但发达程度却不可以道里计。基础设施完备,人民安居乐业,交通四通八达,旅游业也极其兴旺。
后来我参观了瑞士的人文博物馆,了解了瑞士的发展史,发现瑞士也曾经历过贫瘠的阶段。
古代瑞士地处山区,偏远闭塞,物产匮乏,是个贫困的高山农业国。那时候的瑞士人畜同居,普遍营养不良,平均身高只有一米六。整个国家拿得出手的除了农产品,便是对外输出雇佣军。得益于高山民族的忠诚勇猛,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瑞士雇佣兵都享有盛誉。以至于从16世纪到现在,梵蒂冈教皇的卫队一直都由瑞士雇佣兵担任。
工业革命后,伴随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西欧开始呼唤旅游度假胜地,瑞士原先闭塞的自然环境此时反倒成了人间天堂。
瑞士人一举抓住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成为了整个欧洲的后花园。夏季避暑,冬季滑雪,人口迁移带动了制造业、金融业、服务业大发展,让瑞士一跃成为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初见瑞士,我振奋不已,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家乡贵州,脑海中心心念念:贵州能不能有一天成为东方的瑞士?但当兴奋劲头过后,我在瑞士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上通行,看着两侧疾驰而过的高山峡谷时,不由暗自叹息,可能在我有生之年都看不到东方瑞士了。毕竟两者之间的差距着实太大,即使当时有一些贵州学者也喊出“要把贵州打造为东方瑞士”的口号,但不过是“半夜鸡叫”,徒增笑耳。
但这两个地方实在是太像了,从神似到形似,从外延到内涵,都有相近之处,只是二者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如果说当时的瑞士已经做到了秀外慧中,而贵州充其量算是个美人胚子。
古往今来,困扰贵州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交通。人们常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殊不知黔道比蜀道还要难上加难。李白《送友人入蜀》里写的,“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正是我们小时候对黔道的真实观感。
当年我从黔西去贵阳,一路上翻山越岭,过鸭池河,100公里不到的路要坐汽车走上一整天。70年代我曾在鸭池河边工作过一年,当时不通自来水,想用水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去河边挑水。千百年来,当地的少数民族同胞出行,只能依靠“手扒岩”,也就是双手扒在江两岸的悬崖峭壁上,在一条极窄的山道上移动。
出山“手扒岩”、喝水江边背、住着茅草屋,曾是黔西化屋村的真实写照丨史开心摄,图源:黔西市委宣传部
类似这样艰苦卓绝的交通条件,在过去的贵州比比皆是。后来我去到黔西南的24道拐,感慨山路雄奇险峻、历史波澜壮阔的同时,也难免心有戚戚焉。
几年前,我因写下《日鼓鼓的贵州》一文受到前国务委员戴秉国同志约见,回忆起年少时的贵州生活,他告诉我当时为了去四川大学读书,要四处借钱凑学费,然后再走上几天几夜的山路,才能从老家铜仁到达成都。坎坷崎岖的前路,是那个年代贵州人共同的苦涩记忆。
然而就在最近这二十年,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天地剧变。伴随中国高速铁路网络八纵八横的全面打通,贵州全境高铁穿行,民航机场密度西南第一,高速公路纵横交错。世界高桥前100名中有50座、前10名中有5座在贵州。山高水险的贵州,终于实现了“机场星罗棋布,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村村通硬化路”的宏伟蓝图。
鸭池河大桥——位于海拔高达434米高的悬崖之上,全长达1200米,耗资近8亿,是目前世界上建成的最大跨径的钢桁梁斜拉桥,更在2018年拿下了在桥梁界有“诺贝尔奖”之称的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丨代人才摄,图源:黔西市委宣传部
当年在瑞士考察,我根本想不到,在我有生之年,就能亲眼见证贵州在硬件方面超越了瑞士。当年的穷山恶水,成了赏心悦目的风景线;当年的峥嵘天险,成了“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的奇伟瑰丽;整个贵州,成了自然风光绝美,人文风貌独秀的超级大金矿,原来许多“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美妙之处被逐渐揭开面纱。
而瑞士似乎也愿意认这个东方亲戚,这两年在各个领域,二者都开展了不少交流合作。遗憾的是,如今“东方瑞士”已经成型,学术界却对此哑然了,这实在是人类认识过程中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所以我一直在想,姑且就由我来扮演这个雄鸡报晓的角色,把“东方瑞士”的呼吁“旧事重提”吧。
多年来我一直有个观点,农耕时代,平原地区最值钱;工业时代,沿海最值钱;而到了休闲时代,山岳最值钱。
农耕时代平原最适宜耕种,能养活大量人口,因而平原珍贵;而到了工业文明时期,商品流通、进出口贸易依赖港口水运与外部链接,所以沿海很快发展起来;而到了大休闲时代,山岳地区最适宜旅游休闲,因此它的价值将会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而今天,贵州正在迎来这样一个历史时刻。
如果将中国的候鸟型度假经济分为上下半场,那么上半场以“三亚现象”为代表的海南是当之无愧的王者。2021年整个海南接待游客数超过8000万人,光一个三亚就有2000多万。而在这些游客中,大部分是冬季南下到海南过冬的。度假经济所爆发的能量,已经让人们领教到休闲时代的威力。
有避寒就会有避暑,上半场避寒已被海南岛抢占先机,而下半场避暑,还未有区域能真正抢占制高点。放眼整个中国,唯一具备绝版避暑资源的地方就是贵州。贵州的青山绿水、民族风情、饮食风物“稀奇古怪”,对于相近的东部发达地区来说,又是“咫尺神秘”。
最重要的是,临近贵州的大片区域,火炉城市遍布。无论是成都、重庆,还是沿长江经济带的武汉、长沙、南昌,甚至包括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到夏季都是长达三四个月的高温酷暑,一片水深火热。一到夏季,近五亿人口的避暑需求无处释放。
所谓“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有了消费拉动、扩大内需的天时,加上交通完备的地利,贵州从此具备了成为“大休闲时代”消暑经济之翘楚的可能。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丨图源:pixbay
当东方瑞士初具雏形,贵州这个美人胚子终于开始浮现在世人面前。而要让这个美人胚子变得秀外慧中,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需要解决唯一性、权威性、排他性的问题。
今天贵州的资源禀赋已经人尽皆知,但如何把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进而先行一步,抢占一个时代的制高点,迫切需要正确的思路和方法。
02 一场别出心裁的“实验”
从1999年策划昆明世博会,帮助云南打出“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口号,到如今20多年来,我一直在深入地关注和研究中国旅游业态的发展。
关于旅游,我有一个阶段论的观点流传很广。
1.0时代是观光游,游客们往往抱着猎奇的心态,想去那些没去过的地方看一看。现代意义上的观光游,从民国时期就已经出现雏形,而直到现在,国内大多数的旅游业态都仍然是这种模式,依靠门票经济、景点经济维持运转。
到了2.0时代,游客们开始追求休闲,除了观光和猎奇,好吃、好玩、能放松的元素也很重要。十多年前我们帮助西双版纳打造的冬季避寒胜地,以及丽江古城的爆火,本质上都是这一时期休闲游的典型体现。
而如今,伴随整个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旅游的3.0时代已经叩开了历史的大门。所谓旅游3.0,其实就是买生活。把人们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展现出来,最终让一个地方成为“近悦远来”,人人心向往之的梦中之地。从吃、住、行到游、养、娱,亲子、养老、度假,种种要素,一个都不能少。
这些年,我在全中国范围内考察调研,发现尽管有了像阿那亚、告庄西双景之类的3.0项目和产品,但是对于3.0目的地的打造,还没有一个地方能够真正实现破题。
基于贵州已经成为“东方瑞士”的判断,我特意选择了水西这样一个“灯下黑”的地方,想通过一次的试验,让世人发现水西的价值。
应该说,整个毕节地区,在观光旅游时代,都是个被冷落的地方,并非传统旅游目的地。织金虽然条件略好,但影响力远远不够,黔西更还差得远。因此,此次接受家乡的委托,对水西价值进行重塑,既是一次我个人家乡情怀的变现,也是我和团队通过小试牛刀来验证贵州“东方瑞士”文旅价值的试金石。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带领团队从发现水西历史文化(点击阅读《水西在哪里?》),到感受水西烟火风味(点击阅读《水西的烟火》),再到走进水西体验生活,层层递进,逐步揭开水西的神秘面纱。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特地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以他们作为高质量,且有代表性的样本,用一种游客的角色,来共同完成这一极富历史价值的“实验”。
为什么水西的价值之前没有体现出来?
首先是条件不成熟,早些年水西属于极度贫困地区,交通不便,产业落后,谈文化旅游实属异想天开。但伴随整个贵州板块的崛起,交通四通八达,基础设施完备,城市格局拉开,水西的价值正在呼之欲出。
第二,水西的发展,还涉及到一个“点线面体”的问题。湖南黔籍企业家唐杨松此行也在考察团之中。他的观点颇具典型意义。他每年都会带很多企业家朋友回贵州游玩考察,但是几次下来,该去的景点都去了,该看的地方都看了,不知道贵州还有哪里值得去发现的。
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思维误区。以往的贵州旅游,处于1.0、2.0时代,无论是游客还是从业者,都是按照“点”和“线”的思维来理解旅游。黄果树也好、千户苗寨也罢,乃至于织金洞、天眼等,无一不是在“点”上进行观光,顶多依托一些度假酒店进行休闲游。旅行社把这些“点”串起来,就构成了旅游“线”,“线”以外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往往都会被忽略掉。
而我是以一种类似昆虫的“复眼”来看问题,看到的是立体、多维、关联的事物。3.0时代的旅游,从根上讲是一种“体”和生态,但是“体”是由不同的“面”构成的。对于水西来说,水西几条拿得出手的“线”可以组成一个“面“,而水西的好生活则最终构成了一个生态“体”。
从这种思路出发,此行我为企业家们精心设计了一条游览线路,本质上是一种基于“面”和“体”打造的全方位、立体、深度体验游。
从黔西开始,首先让企业家们从水深火热的大城市里,直接跳入幸福指数超高的小城生活。一顿充斥着“黔西八珍”的晚宴先征服他们的味蕾。紧接着用繁华的市井烟火,让他们一头扎进热闹的夜生活之中。文峰路上的百味小吃,灯火辉煌,让这些见过大世面的老板们都兴奋不已。
第二天一早,我们把黔西人尽皆知的丁家牛肉粉,搬进杜鹃湖湿地公园。在清晨和煦的微风里,吃上一碗汤美肉鲜的绝顶牛肉粉,全场嘉宾无不叫绝,大呼过瘾。有人甚至吃上两碗、三碗都不停歇。连贵州黔菜的天花板、黔香阁创始人李建忠先生都啧啧称赞,“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牛肉粉!”之所以能达到这种效果,除了食材本身讲究外,更重要的是氛围、场景、体验的营造。
百名企业家于杜鹃湖湿地公园品尝牛肉粉
牛肉粉的酣畅还在回味,随后我们便驱车直奔大方的奢香墓和宣慰府,食过午饭,转去象祠。
黔西象祠
这是主题深刻的历史游,其目的在于让所有人了解水西的前世今生,找到水西人文化自信的历史根源。从奢香夫人开龙场九驿,到王阳明开化西南,这里是古老贵州“走出去、请进来”的苦难辉煌,也是能够支撑“一部贵州史,半部在水西”的水西厚重文脉之体现。
智纲会企业家考察贵州宣慰府
白天严肃,晚上就得放松。在整个水西板块上,织金旅游已经初具雏形,生态初现。果然,当一行人进驻织金饭店的那一刻,所有人都为之震撼。上一秒车辆还在崇山峻岭之中穿行,下一秒就置身于一方烟雨江南般的天地。有比肩桂林山水的怪石嶙峋,有不输苏州园林的奇花异草。更重要的是,织金老城与仿古的平远古镇,新老之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相互打通。
织金饭店丨图源:网络
同为水西地区,织金的美食与黔西一脉相承,已经梳理成型的“水八碗”甚至更拿得出手。而织金走出的诸多历史名人,从丁宝桢到朱厚泽,再到一众高级干部,更加彰显了水西的钟灵毓秀。
整个活动的高潮在乌江源百里画廊。当我们一行四艘游艇在碧波荡漾的乌江之上顺流而下,映入眼帘的是两岸乌蒙峭壁蜿蜒逶迤,青翠秀丽。岸边牧人徐徐而行,几头小黄牛在江边闲庭信步,风声、鸟叫声、波涛声声声入耳。看到此情此景,原本驻足船头的年过半百的企业家们,一下子返璞归真,纷纷像孩童一样激动地挥舞手臂,放声高歌《我的祖国》。
智纲会企业家考察乌江源百里画廊
这是何等难得的景象!而激发人们内心深处这种对生活的无限憧憬和热爱的,其实就是水西人习以为常的景色风光。我常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关键是如何发现美、发现价值,并且能够把他们关联起来。
沿乌江顺流而下,一行人在总书记考察过的化屋村落脚,整场水西行以一场掷地有声的水西文化论坛迎来尾声。
水西文化论坛现场
化屋村是历史上的绝对贫困村,在短短几十年内实现了全面脱贫,极具示范意义。总书记在此地的考察,由此也掀开了全国范围内乡村振兴的序幕。而今天我们的水西文化论坛,正是在此基础上,用另一种方式喊出水西振兴的口号:“东方瑞士,水西先行。”
三天的考察行程,充实有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有松有紧,有轻有重,处处是惊喜,环环是体验。
尽管水西目前仍只是一个雏形,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但是通过把各条线关联起来,稍微把“体”的初级形态展现出来,就已经足够震撼人心。从本质上讲,它颠覆掉了传统旅游的俗套,进而实现了一种业态创新。不是看“点”,也不是简单守着“线”,而是在“面”上感受,深层次浸淫的是一个“体”。
我常说,旅游的最高境界是打造目的地,而目的地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是一个可以让人全身心体验的“生态体”。
在这个“体”之上,可以再来反弹琵琶,带“面”、牵”线“、打”点“,把水西的风情、生活完整地展现出来,彻底引爆,最后融入整个“东方瑞士”的大文旅目的地。
有了这种“走出去”,下一步才有“请进来”的可能。当“好生活在水西”成为东方瑞士的样板田,变成一个“近悦远来”的顶级目的地,越来越多有见识、有能量的人士将会愿意到水西来,进而愿意留下来。以往困扰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等难题,也将迎来新的突破口。
03 “三新”改变未来
这几年,我坚持在大江南北四处奔走,深刻感受到当前时代正在呈现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性变化,我把它概括总结为“三新”。我认为,这“三新”将主导中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大势,在群雄逐鹿的激烈区域竞争中,得“三新”者,将得天下。
第一“新”,是新基建。不同于旧基建,新基建是以新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它包含了当下最为热门的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多个前沿技术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与旧基建一样,新基建的推进依赖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需要高新技术龙头企业的持续发力。
第二“新”,是新能源,指的是在国家“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围绕太阳能、风能、氢能、核能等一系列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就当前的新能源产业而言,两个非常成熟的产业链和应用场景,莫过于太阳能光伏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前段时间,全球最大的光伏企业隆基股份邀请我担任其董事。我一向对担任上市公司董事之类的职务不感冒,但这次却破了一次例。一来是隆基的两位创始人均是我在兰州大学的学弟,也算是为母校增光添彩;二来是我一直在寻找一个研究中国新能源行业和头部企业的机会,借此契机,我的以了解光伏产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真正见识到了新能源产业对于区域发展的巨大拉动作用。
在双碳战略驱动下,光伏项目由于技术成熟、上马快、成效高受到地方政府的普遍青睐,这几年行业发展极为迅猛。各地都在抢占光伏产业高地,在这方面,贵州也算拔得头筹。2021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清单里,仅光伏项目就占了94个。毕节地区的威宁、赫章等县,更是依托高海拔、光照好等优势,把光伏项目落地搞得风生水起。
毕节市威宁自治县黑土河镇半坡村的光伏电板连绵山间丨图源:贵州日报
除了光,还有电。这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井喷式大爆发,直接带动了动力电池行业的天量增长。今年以来我在广东肇庆、四川宜宾、云南曲靖等地考察,深切感受到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行业龙头对于地方产业集群的强势拉动作用。
前些日子我在贵阳开阳县游玩,当地县委书记闻讯赶来,一番深谈之后,我了解到原来当地正在利用磷矿资源优势,火速上马磷酸铁锂生产线。仅行业龙头中伟股份一家,就砸了100亿投资20万吨年产项目,而磷酸铁锂正是动力电池制造的重要原材料。类似的案例在贵州和其他省份并不鲜见。
第三个“新”,指的是新生活。这个新生活,锚定的正是大文旅时代,人们对于新生活方式的体验和追求,是从观光游到休闲游,再到体验游的深刻转型。
人们到一个地方去,绝不仅仅满足于拍照打卡,休闲放松,更多的是对当地自然风光、饮食风物、风土人情的全方位感受,去真正融入当地生活。市井烟火、人间风味是新生活,田园牧歌、江上渔樵是新生活,时尚潮流、科技体验也是新生活。
对于水西而言,未来的新基建更多依赖国家宏观战略布局,需要像上一个十年一样拥有大规模投资拉动的时代机遇,才有可能挂的上挡;新能源则需要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才有可能获得龙头企业的青睐,一跃成为新时期的“暴发户”;而新生活,则是水西唯一具备“权威性、唯一性、排他性”可能的竞争优势。
因此,水西下一步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除了在新基建、新能源领域要想方设法挂挡之外,最关键的发力点就是“新生活”。我们常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好生活在水西”城市品牌的打造,正是水西通往未来之路的关键一指。
什么是水西好生活?
乌蒙山水的绝美风光,壮丽景象;小县城里的市井烟火,小吃百味;水西地区的人文积淀,历史文化,这些都是水西所独有的好生活。外地游客来到水西,真正吸引打动他们的,正是这些前所未有的生活体验。
为什么一百多位企业家走进水西后,会留下终身难忘的感慨?归根结底,还是水西的好生活。当这些来自五湖四海,拥有顶级见识的企业家们走进水西,真切感受到水西好生活时,他们不可避免地被深深折服了。因为他们真正感受到了水西“新生活”的价值,而这种价值,放在整个中国都是一种稀缺资源。
这些年我一直有一个“三生有幸”的观点,在企业家圈层里流传甚广。那就是所谓幸福,就是“生活、生意、生命”一个都不能少。过去很多企业家只讲生意,不注重生活,更遑论追求生命体验,这其实是舍本逐末的做法。现如今伴随整个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生活”和“生命”的重要性。
这一趟水西行下来,意想不到就引出了几件事。
首先是一个“茅台牛”的奇思妙想。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会长,钓鱼台酒业总经理丁远怀先生此行在考察团之中,当他在乌江上看到岸边放养的小黄牛时,惊喜万分,一拍大腿,说可以打造出一个“茅台牛”产业链。
黔西北与酱酒主产区仁怀一衣带水,都盛产高品质的糯高粱。如果酒企以相对高价收购本地土高粱,再运到茅台镇酿酒,后面产生的酒糟则用来喂养本地的生态小黄牛。这样就能打造出一个“茅台牛”生态闭环,形成一条产业链,不失为一个精准扶贫的好办法。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当即得到在场企业家一致叫好。丁会长也决定,返程后便派人来实地调研,论证项目可行性。
第二个则是一块月饼引发的故事。中国当前有一家非常火热的精品餐饮连锁店,名叫贵凤凰,创始人是两个八九零后的贵州小姑娘。她们从北京起家创业,把贵州的上百种小吃卖向全国,通过精细化运营,征服一线城市人群挑剔的味蕾。
这两年贵凤凰在北京、深圳接连开店,借助省政府政策扶持,利用自身优质渠道,帮助贵州农副产品黔货出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从蜂糖李、葡萄到玉米,原本在贵州稀松平常的有机农产品,经过她们的包装之后,一经面世,便迎来大批拥趸。
此次贵凤凰随行水西,她们一下子就相中了黔西的月饼。与一统天下的广味月饼不同,黔西月饼纯手工打造,外皮用荞麦面做酥皮,内馅儿常选用威宁火腿肉,不油不腻,食之让人欲罢不能。原本以为黔西月饼只是我个人独爱,没想到这次获得了企业家们的一致推崇。
而贵凤凰正准备下一步与相关商家进行深度合作,对于“藏在深闺”的黔西月饼来说,这将是一次核弹级别的引爆。
第三个则是黔香阁创始人李建忠先生的故事。世人只知他是黔菜美食家,殊不知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资深的古建收藏家。他在全国各地寻找合适的风景,与世界顶级设计师合作打造精品民宿。这次泛舟乌江,他一下子相中了百里画廊这块绝版资源,兴致勃勃地准备在乌江边打造一批精品古建和顶级民宿。而他下一步正在协调团队进驻黔西实地考察。
第四个则是在离开水西不久,一位在露营行业做到顶级的企业家一大早激动地打来电话,表示经过此次考察,已经决定要在鸭池河畔投资,力争用半年时间打造一批轰动市场的露营营地。而政府与他们已经开始积极地协调对接。
第五个是上文提到的唐杨松先生,他有感于此行的震撼,已经决定再带30多位企业家过来重走此线,让更多人感受水西之魅。
就是这么一次小小的水西行,便能引发如此多的连锁反应,是我始料未及的。这充分印证,东方瑞士的时代真的到来了。企业家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接下来,水西还将好戏连台。
而“三生有幸”的原则,则通过此行体现得淋漓尽致。生活、生命、生意一个都不能少,有了好生活、好体验,好生意找上门来只是顺带的结果。
通过我们一系列组合拳的饱和式打击,可以说水西已经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尘封日久的盖子已被揭开。但“小荷才露尖尖角”,下一步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黔西作为水西地区当之无愧的文化中心,需要高举高打,扛起水西这面大旗,牵头整合各方资源,加强联动,让周边各区县共享水西品牌,实现互利共赢。而把最难的临门一脚踢开以后,沿着既定的思路往下走,将会一年成名,两年成型,三年成功。
此次我们帮助策划的黔韵水西音乐节就是一个很好的缩影。之前没有人能想到,一个县城首次举办的音乐节,会在短短几天内吸引近十万人,不仅贵州省内的流量汇聚于此,连远至川渝的客群都被虹吸过来,连续三天,场场爆满。现场气氛极其燥热,几万人载歌载舞,民族风情与摇滚流行交相辉映,一派史无前例的热闹欢腾景象。
黔韵水西音乐节
这背后的原因,除了疫情之下,人们娱乐消费需求的井喷,黔西作为省内交通枢纽的地位也彰显出来,加之黔西本身具备的烟火气质,成功只是必然的结果。
所以下一步的水西,千万不要小看自身能量。市场不会辜负有心人,历史不会忘记开创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如果“好生活在水西”能够成为贵州文旅的一张王牌,那么水西未来必定能够抢占时代发展先机,让全天下不敢小觑。
04 小烟火,大文章
“水西初试”的成功,更加印证了旅游3.0时代的到来。水西能够做到这点,贵州其他那些远近闻名的地方更能做到这一点,关键是用什么样的认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打造,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
如果说水西的好生活来自于它特有的烟火气,那么对于整个贵州来说,市井烟火都是一张永远可以打得出手的王牌。休闲时代,人们渴望烟火,向往烟火,需要烟火治愈内心,烟火气永远是最打动人心的。
但是怎么营造和展现烟火气?这可是门大学问。它既不能是凭空硬造,也不能是生硬移植。既要有根,又要有创新。以往贵州在这种内容创新上,一直是相对落后的,但是近期的一系列观察让我认识到,一些民间的、市场的力量正在觉醒。这里面最突出的表现,首先就是贵阳夜经济的崛起。
长期以来,在贵州省的旅游业态中,贵阳一直扮演着一个十分尴尬的角色。因为是省会,所以成为交通枢纽。但由于贵阳本地旅游目的地匮乏,这就导致大多数游客都只把贵阳当作一个旅游集散地,而无法真正停留下来。而近两年来,这种状况正在悄然得到改观。
前段时间,省工商联李汉宇主席邀请我考察贵阳青云市集,令我大为惊喜。青云街原本是贵阳南明区的一条老街,这些年在政府支持下,进行了整体更新,贵州本地民企雅园集团负责开发运营。这就充分调动了民企的积极性,把民企擅长做服务、做内容的优势发挥了出来。
青云市集丨图源:新华网
在项目负责人邓一的陪同下,我们一行人边走边看,只见夜幕降临,烟火升腾,整个夜市人潮涌动,热闹喧腾。五彩斑斓的霓虹灯,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空气里香味四溢,一派老贵阳的繁华景象。
衣着靓丽的时尚男女站在闪烁的招牌下拍照打卡,文创店、小酒馆家家灯火通明,人满为患。所有好看、好吃、好玩的种种元素,在这里都展现得淋漓尽致。随便走入路边一家小店坐下来,小邓安排上了几十种贵州小吃,豆腐、粑粑、汤圆、洋芋,百味杂陈,道道精彩。
小邓作为贵阳老字号餐饮名店雅园的二代接班人,前些年曾专程带团队去深圳拜访过我,想要实现企业转型。没想到几年以后再见,他已经梦想成真,并且做出了具有标杆价值的样板。
见面之后,小邓很激动地告诉我,这两年他深刻意识到,中国文旅市场已经由卖产品、卖平台转向卖生活、卖生态,人们对新奇场景体验的需求前所未有。因此他带着团队琢磨复刻了老贵阳夜市的繁盛,同时加入年轻人喜欢的时尚潮流和新科技元素,最后打造出一个贵阳夜经济的形象平台。
通过青云市集这个平台,可以把老贵阳人的味道记忆,贵州本地的特色小吃,接地气的文创产品,经过严选之后,都植入到集市里来,形成“乔、灌、草”相辅相成的大生态。最后商家优胜劣汰、游客争相涌入,每天人山人海,一条老街变成了“近悦远来”的新晋网红地标,一下子火爆整个市场。
这些年,我们在全国各地打造了不少集市,包括早年的成都宽窄巷子和近期爆红的告庄西双景。我本人对于这一业态也一直保持高度关注。未曾想在贵州突然“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个3.0的夜经济生态横空出世,在贵州大地一枝独秀,且大有赶超“文和友”之势,即使放在全国平台上进行比较,也是意义非凡的。
因此在临走前我告诉小邓,千万不要小看自己当前所做的事,青云市集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开创了一个3.0时代,因为它完全是按照一个生态来打造的。伴随国潮汹涌,文化复兴,国内怀旧主题的文旅项目层出不穷。但比起青云市集,在内容上都很难与之相媲美。因为即使场景再怀旧,好吃依然是大前提。吃饭和看电影不一样,有了好吃,重游率才能真正提高。这样以来,既需要美食,又需要其他生活休闲场景,剧本杀、秀场、酒馆、KTV等业态随即逐渐衍生出来,最终被整合为一个大生态。
有了生态以后,人流量就会形成聚集效应,这时候“打望经济”就应运而生了。“打望”原本是重庆方言,多年前重庆解放碑商圈兴起,很快便成了当地时尚男女的聚集地,久而久之,很多人便经常为了去打望美女帅哥而跑到解放碑去。人一多,需求随之增多,消费由此产生,这便是“打望经济”的由来。
重庆解放碑
“打望经济”的核心是被关注的人和观众互为风景。一边是时尚美女“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一边是天南海北的如织游人四处活跃。游人喜欢看,美女喜欢被看,两方交相辉映,相互成全,最后构成了一幅大的人气图景。
正如卞之琳那首著名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些年我关注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几乎全世界所有成熟的商业业态,或多或少都包含了“打望经济”的成分。当年最早上海的新天地是这样,如今的北京三里屯、成都太古里也都是如此。这种“打望”所散发出来的魅力,正是旅游的高级境界。
如今,贵阳的青云市集也成了“打望经济”的新地标,许多外地同行前来考察,最后都惊叹不已。而小邓和他的团队由此也激发了雄心壮志,决心把项目业态更进一步推广出去。如果顺利的话,前景不可限量。
像这样的民间市场力量,在贵州还有很多。这些年轻一代既有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深切热爱,又有走遍世界、见多识广的认知优势,更有对贵州山水风物的文化自信。只要稍加琢磨,沿着正确的路径,就能做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好东西。对于这种民间力量,我们要好好地鼓励、支持和保护。在“走出去,请进来”的过程中,他们的力量绝对不容小觑。
有了青云市集这个夜经济示范田,贵阳旅游的崛起将会有新的抓手。如果贵阳因此崛起成为休闲时代的二线城市,那么它一定不是依靠经济总量,或产业类型的多寡,而是靠像青云市集这样的,烟火生活、五彩缤纷的东西。
类似的烟火气,在贵州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无论是遵义的乌江寨,还是坝陵河边民宿集群,其实都具备这样的潜力,正等待着全世界力量的关注和开掘。
这段时间在网上突然爆火的黔东南“村BA”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一个原本苗寨里村民自娱自乐的篮球赛,聚集了十里八乡成千上万的群众观看,最后吸引了各地队伍前来参赛,央视全方位跟踪报道,连篮协主席姚明都为其点赞。背后的原因,正是比赛本身所蕴藏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烟火气。这种烟火气回归了体育运动的本质,拉近了人们与幸福感的距离。
贵州“村BA”登上央视新闻
当东方瑞士的梦想穿越千年贫瘠闭塞,照进民族复兴的现实;当“新基建、新能源、新生活”的时代洪流滚滚向前,牵引贵州迈向万里新征程;当“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成为真实图景,变成贵州人顶天立地的文化自信,我相信,从水西到整个贵州,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将会迎来下一个万众瞩目的高光时刻,在新的时代舞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
无相关信息